把握关键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

  • 投稿第三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953次
  • 评分4
  • 20
  • 0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 建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如果没有传统课堂的根本变革,就不可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握好优化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负担;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变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五个重要的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五个环节,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效益;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74-02

课堂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课堂。高效课堂正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道:“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高效课堂正是这样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如果没有传统课堂的根本变革,就不可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

一、优化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但是,如果“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避免超负荷、低水平的家庭作业;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家庭作业,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与其他教师协调家庭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尽可能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给以及时的反馈。这样就给了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和应用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从而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也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人们仅仅把它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往往忽略课堂之外的东西。课堂之外学生的睡眠时间与质量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要使一昼夜的一部分时间充满紧张的脑力劳动,就必须使一昼夜的另一部分时间解除紧张的脑力劳动。在一昼夜的后一段时间里(夜里十二点以前)的睡眠时间越长,这种睡眠就越有利于消除疲劳,人也越容易睡醒,从而更迅速地投入脑力劳动。因此,学生最好在晚上十二点以前就睡觉,以便能够在第二天上课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涨的情绪,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还可以避免学生因睡眠不足而上课无精打采或瞌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的话,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也就成为了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情绪高涨的精神状态,构建高效课堂的话,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做保障。

三、变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由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也只注重言语的讲解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学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其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今后的教学显然应当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在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照抄照搬,而应灵活多变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师指导、主动参与、同伴交流、合作学习、变化提问类型等方式,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灵活地进行教育教学,以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把握最佳时域,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节课中,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五到二十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期,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时域,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只有当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激活、神采飞扬、精神充电的乐园,而不是统一罐装的车间、机械操练的作坊,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有意义、有效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学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的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所学的知识重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再通过实践转化成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好学、爱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具体来讲,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多鼓励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归因,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习的效益。

五、注重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

课堂是否有效,评价必不可少,如果没有严格、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最终就没有办法落到实处。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教学的效益是通过实践、投入、收益等指标综合体现的,简单地说,“多快好省”是其根本性的原则。所谓“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学得多、收获多;所谓“快”,是指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花费时间短;所谓“好”,是指教学的质量好;所谓“省”,是指学生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与所取得的成就相符合。“多快好省”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不是有些人讲的教师投入越少越好、学生答得越准确越好、教师教得越快越好,而是四个方面相互制约,最终形成一种合力。课堂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取决于学生的学。所以,对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打破传统的以教论学的评价模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加以评价,既可以采用笔试,也可以采用言语交流,还可以进行跟踪性检测。同时,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他评和社会评价等方法,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后,还要将评价的结果反馈到课堂教学中,以便改进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一节高效的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离不开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家庭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及课堂外良好的睡眠质量等重要的环节,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的,共同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实施和效益。家庭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学生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家庭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不会导致学生回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也直接为学生好的睡眠奠定了基础,良好的睡眠质量又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保障。在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科学的评价方法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也为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只有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环环相扣,才能构建出一堂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2]詹玉瑞.构建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浅谈[J].甘肃科技纵横,2011,(2).

[3](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1,74,73.

[4](日)左藤学著.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堂[M]. 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7.

[5]瞿梅福主编.校本教研:薄弱学校改造的策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7:163.

[6]刘旭利.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构建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7).

[7]王鉴.有效教学尚待深入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9-9-18,(6).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