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师课程观的调查与思考

  • 投稿Stan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61次
  • 评分4
  • 99
  • 0
  摘要 调查显示,不少化学教师对教科书、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认识不足或错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教师3方重视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师范院校要让师范生感悟新课程理念,领会新课改精神,建立新课程观念。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师 课程观 教学观 课程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在我省的实施层面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造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一线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存在不足,甚至错误。因为课程观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课程观,就不可能采取正确的行动。为了明确目前我省化学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情况,我们于2012年2月
  2012年4月,对我省5个省辖市部分中学化学教师的课程观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化学教师的课程观提供参考,使新课程改革更好地在我省中学化学教育中贯彻和实施。
  2 调查方案的设计
  调查内容是新课程环境下化学教师对教材与教科书、课程属性与课程改革、课程观的意义、课程的动态生成性的认识与理解情况。共设置27个选项,其中第1、21选项是反命题,其余是正命题。调查对象为山西省辖晋城市、长治市、临汾市、吕梁市、晋中市36所中学的化学教师。依据调查目的和实施的可行性,我们依托毕业班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4份。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如下。
  3 结果统计与分析
  化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调查结果统计见表1。
  表1中1~3选项显示,不少化学教师对教科书缺少正确的认识。约36.8%的化学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师的个人知识应服从于教科书知识。这些教师的观念依然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把教科书看作教学的唯一对象和依据,唯教科书是从。教科书对教与学的规范与控制作用,使得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记忆和复制教科书知识,教师不敢创造性地去“开发”教材和使用教科书。这种观念与新课程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更新与改进。约53.4%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教科书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约54.3%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范例。按初、高中课程标准编制的中学化学教科书,不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和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增强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范例;而且新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等方面,利于教师把教学过程营造成为师生之间利用各种手段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共同探究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在整个课堂中会占有较大比例。可见,教科书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而只是为展开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
  表1显示,4~20选项关于课程的看法约有60%以上的化学教师持相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22~27选项也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关于课程的看法,但化学教师有较低的认可度。约19.5%的化学教师仍坚持新课程改革前“课程”的观念,认为做教师就是上课,上课就是讲课本,学生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了。于是,课本(科目)就成了课程。仅约48.9%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课程是一切教学资源的总和。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树立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认识到课程是所有影响学生学习的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资料、外部环境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等一切教学资源的总和,并认识到自己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仅约54.6%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的单纯知识传授,学生的生活经验往往不被重视,甚至排除在课程之外。新课程吸纳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就存在有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实践等,获得的一些经验性知识,这些经验性知识有一些是正确的,有一些是错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已有的那些错误的经验知识在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会对理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备情况,特别是要找出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的经验知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可见,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是不完整的课程。仅约52.3%的化学教师认识到了课程内容是由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决定的。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和“培养科学精英”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化学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学生人格、个性发展的需要_3’;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体现出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建构性的特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仅有48.9%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课程资源的性质与状况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作为课程的物质资源,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相关联的种种背景和条件;学校教职工、校外专家、同学、家长等都可以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课程人力资源;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是促进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课程文化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制约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仅有52.5%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智慧潜能、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生活经验、学习方法、人格品质、人生观与价值观等都要作为教育内容进入课程,直接为教学所用,对学生的学习能产生深远影响。可见,教师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仅有53.6%的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课程改革受社会转型的带动,又在推进社会发展进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完全是教师行为,它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制度痕迹,源于社会影响和课程目标与教育环境。如教师对“知识传承至上”的关注,是“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传统思想的反映;现代社会需要全面科学素养的人才,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社会性矛盾,该矛盾将贯穿于课改的始终。课程改革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在课程领域里解决着社会问题。可见,课程改革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部分,它既受到社会转型的带动,又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   4 思考与建议
  教学观,即教师对教学的基本认识与看法。它受教师个人生活经验、教育经历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同时又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紧密相关。课程观,指教师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与看法。教师课程知识中最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它包括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对化学科学、教学、学生学习的理解,是教师对课程理解的3个主要因素,影响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制约着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分析和教学实践水平,教师的课程知识是在理解与实践的互动中发展的。可见,适应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观与课程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指南,影响着教师对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从调查来看,一些化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不足或错误,影响到了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发展。就原因来说:一是不少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学习与接受新教学观和课程观的同时,仍没有放松“应试升学”的指挥棒。化学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追求高、深、难的状况依然存在。二是不少化学教师没有真正融入新课改。不少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仍然看学生的纸笔测验成绩与升学情况,不少教师满足于现状,缺少实践新课改的动力与热情,少有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精力,这就阻碍了教师实现教学观与课程观的转变,阻碍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为了推进我省的课程改革,我们认为,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具备新课程意识。要求在职教师通过自主学习、集体学习、观摩与讨论、参加培训、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掌握课程标准与新课改精神。明确新课程要求教师把课程看做一切教学资源的总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生成和发展,从被动执行教材者转变为课程开发与建设者。其次,强化教师的教育信念与热情,使教师真正融入新课程。做教师最可贵的品质,是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与热情。这种品质能促使教师形成把工作做好的心愿与追求,在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复杂而辛勤的实践活动中,有激情、有目标、有方向、不辞劳苦,倾心按照新课程要求改进教学行为方式,探究适当课程实施方案,实践课程多样性和动态生成性,在实践中权衡比较、积累经验,提高驾驭课程能力。第三,改进对教与学的评价。依据新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宗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应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为基准,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教师反思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第四,加强在校师范生新课程理念教育,让师范生懂得新课改初衷,掌握新课程精神;通过教育见习、实习,让师范生直面新课程实践,适应新课程环境,领悟新课程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师范生实施新课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