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运用效果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13
  • 阅读量8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到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两组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检验。结果两组CHE、AFP、AFU、CEA、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E、AFP、AFU、CEA、CA125单个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联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作者:赵继学,王静岩


  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会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提升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尽早筛查、尽早诊断和对症治疗。而肿瘤生物标志物主要产生于肿瘤组织或细胞,可在肿瘤细胞的胞质、胞核、胞膜或体液中广泛分布,且能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对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在肿瘤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而化学发光免疫法能经由化学发光剂,对抗原或抗体进行直接标记,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以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6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组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到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60例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36~70岁,平均(58.3±5.2)岁。对照组60例健康人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36~70岁,平均(58.5±5.4)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1.2.1检验方法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3ml,置入生化管,以3000r/min做离心处理,持续15min。所用仪器为ROCHE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盒,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


  1.2.2正常参考值CHE:<25000U/L;AFP:<20ng/ml;AFU:<40U/L;CEA:<5ng/ml;CA125:<35U/ml[2]。


  1.3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结果


  研究组CHE、AFP、AFU、CEA、CA125水平分别为(45.2±10.2)×103U/L、(320.8±250.2)ng/ml、(48.2±17.0)U/L、(268.2±188.5)ng/ml、(302.0±210.0)U/ml,均高于对照组的(10.5±5.2)×103U/L、(10.0±2.2)ng/ml、(17.5±4.2)U/L、(2.2±1.0)ng/ml、(18.2±2.0)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9、11.514、11.088、15.201、13.241,P=0.000、0.000、0.000、0.000、0.000)。


  2.2两组检出阳性率对比


  研究组CHE、AFP、AFU、CEA、CA125单个检出率分别为55.0%(33/60)、68.3%(41/60)、51.7%(31/60)、83.3%(50/60)、51.7%(31/60),均高于对照组的0.0%(0/60)、1.7%(1/60)、0.0%(0/60)、0.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2、58.61、41.80、85.71、41.80,P=0.000、0.000、0.000、0.000、0.000)。


  研究组、对照组联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7%(58/60)、1.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3,P=0.000)。


  3讨论


  恶性肿瘤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且临床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在肿瘤诊断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应用于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临床价值较高[3]。


  化学发光免疫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师一致肯定。当前,临床上大量实践表明,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疗效评估与预后判断[4-5]。


  本研究中,研究组CHE、AFP、AFU、CEA、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6]。其中,CHE广泛分布于人体子宫、胰、肝等部位,是一种血浆固有酶,能水解丁酰胆碱。CHE包括真性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两种类型。后者主要生成于肝脏,且能进入血液,可准确反映人体肝实质合成蛋白的能力。AFP是常用肝癌诊断标志物,但敏感性低,阳性率为60%~70%,不能满足疾病诊断需求[7]。还有研究认为,一旦机体出现肝、肾等组织病变,可能会导致血清中AFU活性提升,而在经过积极治疗后,AFU水平会明显降低[8]。而CEA在鉴别肿瘤原发及转移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肿瘤早期诊断疗效不显著。肝癌患者CA125水平提升可能是由于肝脏对抗原处理能力下降,减少白蛋白合成,导致腹水生成;同时受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刺激,增加血清中CA125水平。


  此外,研究组、对照组联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CHE、AFP、AFU、CEA、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升检出阳性率,有利于按照检测结果,对恶性肿瘤进行筛查、诊断及治疗。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