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东乡武术传承与保护研究

  • 投稿萨娜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20次
  • 评分4
  • 15
  • 0

姚 煜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摘 要: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东乡武术于2010年7月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子目录中.发展史不清、技术体系缺乏保护、政府民众的观望态度等现状,使东乡武术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亟待挖掘整理与保护.通过研究,建议通过学校教育推动、区域赛事和文化旅游推广、高校科研助力的途径对枞阳东乡武术进行传承与保护.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安庆;东乡武术;传承;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25-02

武术是中国武技体系的总称,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时代的变迁以及受到外来武技的冲击,世界范围内的武术文化的争夺、流失、呼唤着传统武术的自信与自觉.[1]中国武术发展面临严峻的危机,其核心问题就是武术的本色与时代特征的融合.这一融合是中国武术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融合,是对传统武术文化批判地继承基础上的融合,是塑造新时代武术文化核心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离不开中国武术系统性的梳理,更离不开地域武术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地域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的根系,是中国武术发展之本,传承和保护地域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地域武术文化是以地域为特点的文化类型,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必定脱离不了历史的机缘.[2]

安徽省安庆市东乡(今枞阳境内)自古就有尚武的传统,至今都有“文不过南乡,武不过东乡”的说法.东乡武术秉承皖江文化特色,武技风格独特,历千年而经久不衰.从唐末至今,东乡历史上出现许多武将和武术名师,仅清朝就有多名武举和钦命武林郎.“东乡”所包括的区域今为枞阳县周潭、项铺、汤沟、老洲等乡镇,东乡武术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东乡武术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今却频临失传.为挽救这一传统文化,2010年7月,安庆市枞阳县东乡武术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子目录中,序号30,编号Ⅵ—6,其传承人为章根苗.[3]2013年,东乡武术入选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4]

对东乡武术文化传承和保护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东乡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也对充实皖江文化研究和我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安庆东乡武术传承的现状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的长江北岸,背靠群湖,面临大江,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自古就是农业渔业重镇.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不仅是鱼米之乡,也是东乡武术的发源地.东乡武术起源福建南少林武术,融入了桐城文化和皖江文化的精髓,一度枝繁叶茂.到了清初达到了鼎盛,当地各大家族办武堂、请名师,极大推动了东乡武术的发展,以周潭为中心,方圆五十里家家户户争相习武.历史上东乡人人练武、高手云集,民风彪悍.“黄小姑两下苏州报父仇”、“周铁弹飞弹打臬台”、“三十六教头九华山大战花和尚”和“三十六教头力拒粤贼”等民间传说在皖南地区广为流传.清咸丰年间,大儒吴汝纶有感于东乡武术教头侠义之事,执笔为东乡首席武术教头章冠鏊作了传记.

在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时期,东乡由于地处长江沿岸、扼守枞阳县城通往铜陵的道路,成为清军和太平军的反复争夺之地.东乡各大家族在那个剧烈动荡的年代,出于家族利益和政治形式的考虑,建立民团对抗太平军,最终受到太平军的剿灭.东乡武术名师、高手丧失殆尽,拳论拳谱付之一炬.不仅如此,此役还导致当地各大家族因此相互指责,以致结怨日深、不相往来,甚至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还一度出现过大规模的家族武力冲突.从此,东乡武术的发展出现了断裂.

2008年初,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到周潭镇大山村对东乡武术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中国江河水》栏目中播出,引起了电视观众和业内人士对东乡武术的关注.2010年7月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东乡武术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安徽省第二个入选该目录的地方拳种.新编《安徽省体育志》将东乡武术作为传统武术的精华列在第二名,仅次于“九华山拳”.2013年,东乡武术被国家体育总局设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一方面,东乡武术的传承与保护的形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周潭镇中、小学在课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东乡武术的传承,没有其它研习活动.[5]缺乏科研人员的挖掘研究、缺少政府相关政策引导、没有社会力量积极推动,东乡武术传承和保护只能在困境中挣扎.

2 安庆东乡武术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2.1 对东乡武术发展史认识模糊

受到太平军剿灭后,东乡武术发展的断裂对东乡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并且为现在的研究挖掘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障碍.在东乡武术的发源地周潭镇,几乎每个乡民都可以道出东乡武术的一些往事和传奇,但是笔者在调查及走访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当地民众、无论是政府网站还是地方志,都无法对东乡武术给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广为流传的武侠往事基本是人们的口口相传,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需要进行口述研究和进一步的史料考证.理清传承架构和脉络,可以正本清源、还原历史,是东乡武术传承与保护的当务之急和重点.

2.2 对东乡武术技术体系缺乏保护和挖掘

东乡武术现存的套路主要分为拳术和器械两种,其中拳术套路居多.拳术以中、低架为主,其中步法以半马步、弓步、虚步和歇步居多,兼有较多的震脚动作;上肢动作丰富,拳、掌、爪和肘法丰富,变化多端;劲力刚猛、力大势沉、灵活多变、辅以发声,具有明显的南拳武术风格.器械以刀法、棍法为主,兼有扫把、铁尺和板凳等日常生产生活工具的用法,基本代表了安徽省民族传统武术的最高水平.民国以前习武之地被称为“场子”,教“场子”授徒的人被称为拳师,有影响的拳师被称为“老拳师”,相互比武被称为“破拳”.然而,作为促进东乡武术发展重要形式的“教场子”和“破拳”活动,其具体的规则、流程和运转方式等内容已经难以考证.

现有的技术体系主要依赖现存的“拳谱”和老拳师的个人演练.拳谱多为记述招式名称,并无太多的配图和技术线路的说明,且多以诗词和歌词形式出现,易因个人理解差异产生不同理解,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老拳师年龄很高(基本在80以上),其演练无法完全还原传统套路的原有内容和技术元素.对东乡武术技术体系的保护挖掘迫在眉睫,一旦老拳师过逝,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缺憾.东乡武术的技术体系既是东乡武术的主要内容,也是东乡武术发展的重要线索.东乡武术技术体系的保护与传承关系到东乡武术存亡的核心.

2.3 民众对东乡武术发展持观望态度

原东乡所辖地区(今周潭、项铺、汤沟、老洲等乡镇)基本是安徽省安庆市欠发达地区,当地的年青人多外出打工,留在家乡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儿童.东乡武术目前既无相关产业,也没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短时间内不能为当地民众带来经济利益.当地政府虽积极推动东乡武术在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但是没有提供足够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进行东乡武术的传承和保护.投入的不足导致东乡武术既缺乏科研机构的研究支持,又缺少社会组织参与开发,传承与保护工作流于形式.

当地民众对东乡武术谈起来津津乐道,一致认为“东乡武术”这一文化瑰宝应积极地进行保护和传承,但是鲜有人愿意从事东乡武术的传播和研究.笔者通过走访发现,除少数武术世家之外,研习东乡武术者寥寥几人、屈指可数.当地民众对东乡武术的发展前景持观望态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调动了当地民众对东乡武术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摆脱以前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坐吃山空的消极保护方法,积极主动地寻找时代机遇,继承和发展东乡武术.

3 安庆东乡武术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对策

3.1 融入体育课程,做好东乡武术普及推广

2010年9月,枞阳县周潭中心学校将东乡武术作为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内容,组建了兴趣小组,并聘请了当地的老拳师授拳指导.东乡武术的发展可以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素质教育.不仅借助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活动平台,普及、提高东乡武术;而且争取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的形式将东乡武术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当中、小学生达到参加相关赛事和武术段位考核的标准后,就可以通过比赛成绩和武术段位为家庭和学校赢得荣誉,也可以为自己赢得升学等方面的奖励政策,进一步获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在少年儿童中做好普及和推广工作,东乡武术才能重现往昔异彩,发扬光大.

3.2 借助武术赛事,举办东乡武术文化活动

通过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支持,举办东乡武术比赛,打造东乡武术的体育品牌.积极支持周潭等乡镇开办武术学校,进行武术交流活动.建立东乡武术文化推广机构,引进商业赛事运作机制,逐步将武术比赛扩大演绎为武术文化节,进行传统技能展示等具有鲜明东乡武术特征的武术文化活动,带动当地和周边东乡武术的推广.

3.3 凭借自然资源,开发东乡武术文化旅游

东乡武术发源地周潭镇大山村地处大山,湖泊遍布四周,拥有海燕洞风景区、特色农业1600亩果园以及大山农家乐度假区.融合枞阳艺术、桐城文化和东乡武术,依靠东乡武术文化活动和当地旅游资源,积极拓展东乡武术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交通、餐饮、酒店和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塑造“东乡武术”品牌形象,开发更多旅游产品和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4 联合相关高校,加大东乡武术研究力度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乡武术,理论研究极度匮乏.依靠有关高校和研究所,立足现有史料,广泛调研,理清历史传承脉络,规划保护与发展战略,论证相关传承与推广途径,为东乡武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立东乡武术相关课题的研究,增加政策制定的依据,减少项目建设盲动,增强发展深层动力,降低发展风险,建设“产、学、研”联动机制,科学地可持续地有力地推动安庆东乡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8-9.

〔2〕张勋华.河南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方略之研讨[C].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论文报告会.

〔3〕安徽政府网http://www.ahzwgk.gov.cn/XxgkWeb/show GKcontent.aspx?xxnr_id=64010.

〔4〕安庆政府网http://www.anqing.gov.cn/a/news/meiti/2013/1115/60148.html.

〔5〕张孝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枞阳东乡武术传承影响因素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3(2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