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 投稿九毛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538次
  • 评分4
  • 94
  • 0

成 山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随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不断发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培育环境复杂化、培育主体个性化、培育模式多样化、培育内容碎片化等诸多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念,由灌输型培育向引导型培育转变;要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由单渠道培育向多渠道培育转型;要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由理论式培育向榜样式培育转换。不断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29-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由于青年人的思想比较开放和自由,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所以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尤其显著。新媒体环境既是我们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机遇,也增加了我们抵制不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的难度和挑战。因此,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特点,探究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媒体的概念内涵

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问题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在现代国家建设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在和谐社会发展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在个人道德规范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有三个目标:第一,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理想,增强青年自身的历史使命感;第二,帮助青年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青年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客观世界,使其能独立的区分善恶、好坏、美丑;第三,培育青年的优良品质,使其能妥善的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期帮助青年赤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研究新媒体的概念及内涵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问题的前提。新媒体时代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问题研究之前,必须对新媒体有全面的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传播媒介载体也在不断变化,自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媒介载体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即语言媒介传播、抄写文字媒介传播、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以及网络媒介传播。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当前,新媒体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三个部分,具有“去中心化”交流、极大的自主性、高度的参与性、广泛的传播性、完全的共享性等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复杂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复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人们的价值观上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先进的媒介传播技术将国外泛滥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潮传人中国,被部分人捧为“至理名言”,这严重影响青年正确价值的形成。第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失礼、失范、失序的行为与潜规则,新媒体的高传播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负面事件的复杂性,这对正处于价值思想形成期的青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媒介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是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流的平台,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舆论宣传“去中心化”,各种不正确的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媒介舆论监督难度增大。

(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个性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之一。但同时也使民众的思想认识趋向个性化,尤其是青年群体正处于思想的形成期和成熟期,他们的思想认识个性化是其价值观的典型特征。不可否认,思想认识的个性化是对人的一种精神解放,是在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现实下,不断充实人民精神生活的客观需要。但思想认识个性化是一把双刃剑,个性化的思想认识往往也容易导致极端思想的形成。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青年还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对真假、美丑、善恶的独自判断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走向思想的歧途,最终陷入人生的“罪恶循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互联网和手机是传导个性化思想的主要平台,并且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不良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不断扩散,影响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多样化。随着以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迅速发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日趋多样化,这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是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两点弊端。一方面,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说教、新闻广播宣传、户外传统媒介号召等模式,未及时、充分、有效的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得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思想价值体系利用新媒体的开放、平等、去中心化等特点,试图丑化和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青年的思想价值形成造成不利冲击。

(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碎片化。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多、渠道广、手段丰富,伴随而来的是青年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碎片化。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碎片化的方式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因为这能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式,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以人为本、贴近现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但同时也容易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被曲解。并且,由于现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方式不够多元,模式不够灵活,手段不够丰富,青年不仅不能充分利用内容碎片化带来的好处,反而容易受到其他不良思想价值的冲击。

三、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

(一)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念,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非常重视,但陈旧的培育理念影响了培育效果,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青年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依靠传统的课程、书刊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与新媒体相结合,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历史渊源、实践要求,使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个宏观了解。其次,要把传统的“任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转变为“自觉式”培育,化“被迫”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便捷性来实践五个引导:引导青年把“勤学”作为生活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实践;引导青年把“修德”作为自觉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状况;引导青年把“明辨”作为人生智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理论实效;引导青年把“笃实”作为人生信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年成长。

(二)改革培育方式,由单渠道向多渠道转型。众所周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中明方向、立主导、强共识的综合过程。新媒体是新时期人类社会传播媒介的新趋势、新代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要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由单渠道向多渠道培育转型。互联网渠道和手机渠道应该成为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战场,要通过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把单一的“课堂式”培育转变“课堂+生活式”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青年的生活,增加其教育的频率与趣味性,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三)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由理论式培育向榜样式培育转换。理论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大局限在于其抽象性,部分内容可能与生活实际脱节,从而增加了青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度,最终影响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因此,要想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必须由理论式培育向榜样式培育转换。榜样教育模式即榜样示范模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榜样的行为、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来影响受教育者,使之模仿榜样行为并形成与榜样相一致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我国的榜样教育内容众多,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都是学习的楷模。相比于理论式教育,榜样式教育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形象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从而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来塑造典型,通过建构有包容性、感染性、内发性、生活化、适用面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体系,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和积极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新青年[J].求是,2015,(5).

〔2〕董杰.情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

〔3〕邹国振.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学术论坛,2012,(1).

〔4〕孙其昂,侯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代性境遇与超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