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餐桌礼仪对比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24
  • 阅读量926次
  • 评分0
  • 1
  • 1

  摘要:中国有一句老话“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体现出了食物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中西方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渊源。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好处,它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在与西方人的交流和交往过程中也能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差异与不同,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


  《饮食男女》这部电影讲述了老朱虽是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但妻子去世后便要肩负起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惟她们性情各异,充满叛逆个性,有着自身的问题。女儿们都逐渐长大了,老父亲也渐渐力不从心,不过他那一手炉火纯青的厨艺却依旧维系着全家的和睦。吃晚饭也就成为全家团聚沟通的唯一时刻。


  1饮食文化差异


  1.1饮食观念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干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遵从理智的告诫,将它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但同时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以及一切他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家倩在吃饭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做菜要做到能,性,味三方面的平衡。”


  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在中国,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1.2饮食对象的差异


  在《饮食男女》中,父亲呈上的佳肴,一眼望去,红绿相间,异常惹眼,每道菜都有其搭配的色彩和形式,这满满一大桌菜堪称是艺术品。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中国以素食为主,西方以肉食为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访问得出: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在以前,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家常食物,荤菜只有在节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日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现今,养生成了人们日常提及最多的话题了,素食的養生功效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所以菜食在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位置,主张素食主义。西方人过去以渔猎、养殖来维持生计,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现今也仍以荤食较多。


  1.3烹饪方式的差异


  片子一开头,朱师傅就以娴熟的手法在做松鼠鱼,切鱿鱼花片,鸭胗,去椒籽,蒸腊肉,扣肉,炖鸡汤,包小笼包等各类菜式,鲁川粤,包罗万象。镜头中厨房的刀架里竞插着几十把大小,宽窄不一的刀,真令人叹服。


  中国常用的烹饪技法就有24种: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氽、煮、烩、炝、腌、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这些各具特色的烹饪技法俨然已成为一种艺术,单单看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就已经品尝了一道道视觉盛宴。西方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制。


  2餐桌礼仪对比


  说到饮食文化,不得不谈一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餐桌礼仪。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2.1餐具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得知,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中国人手中的筷子,上粗下细。拿在手中不棱不转,置之台面不滚不滑,夹菜入口不伤唇舌,这样直来直去且有方有圆的造型特征正是中国人性格的写照,是一种“温柔”的“中”与“和”;西方人手中的刀叉将一整块食物分割成若干,冷冰冰而生硬撕裂食物,没有调和与温柔,运用自身的力量对待盘中的食物,去肢解它、分离它、研究它,最后征服它,是一种“庄严”的“利”与“力”。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2.2宴请礼仪


  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邀请别人吃饭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预定。然而提前几天预订在两种文化中则有不同的深意。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请客要提前几天以上,这是表达一种对客人的尊重。而西方宴请也要提前通知,像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另外,如果宴会时间是7点,你最好是6点55就要到。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这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或长辈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饮食男女》中朱师傅一家请梁阿姨一家吃饭时,朱师傅与梁阿姨这两位长辈便在左方坐着,两家的女儿与女婿依次就坐。


  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


  2.3进餐方式


  首先,在进餐时,要先请客人,若站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其次,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中国人似乎比较喜欢在餐桌上谈论事情,《饮食男女》中朱师傅及他的三个女儿,每次都是在吃饭时宣布重要消息或与大家商讨事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口里在嚼着东西,切记,不要说话,以免喷出饭粒,造成尴尬。


  相反,西方人,一般是每个人一个盘子,就不存在夹菜的问题。但是西餐的餐具很复杂,如果弄错了餐具也是件很丢人的事情。一般的餐具使用是这样的:菜盘两边如摆放了几副刀叉,应先用最外边的。第一道菜吃完,侍者会将菜盘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但是他们一般不喜欢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所以吃东西时尽量的不说话的,只有在吃甜点的时候,可以聊一些,轻松地话题。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2.4座位顺序


  座位的排序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


  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3结论


  單从这样一部短短的影片中就透露出了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的差异,这些差异的背后蕴含的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观念的巨大差别。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现今,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各个文化之间并不存在着高低,好坏问题。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及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丁绪江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 

  2.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从影片《饮食男女》谈起,王珊,2014 

  3.《筷子与刀叉》,朱莉、孙俊秀、高海薇、李云云,2007 

  作者简介 :程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