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大学食品本科专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与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09
  • 阅读量5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2017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组全体成员深入商州、丹凤、洛南三地进行了为期6d的实地调研活动,通过参观工厂、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了目前食品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食品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doi:10.16693/j.cnki.1671-9646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的一扇窗口,是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食品专业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顺应时代潮流、响应政策号召,也是势在必行的成长体验。古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大学生可以把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得到锻炼,正确定位自己,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并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感受现实国情,加深对食品专业应用的理解,加强对食品行业前景的信心,使自己逐步成为国家和民族需要的合格人才。


  1食品专业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1.1将理论实际相结合,坚定食品人的信念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真正了解食品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一个重要机会,借此机会大学生可将学习到的食品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与食品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既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现今市场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企业发展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作为食品人的责任心,坚定食品人捍卫食品安全的决心。


  1.2提高专业自信和责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深入食品企业,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工作环境及自身就业方向、发展前景有所了解,从而能提前认清未来社会工作形势、准确定位自己,并在学校期间有方向地准备、充实自己,为自己的就业规划早作准备;还能培养高度的专业自信心和专业责任心,明确学习的归宿是成为综合型高级食品专业人才、是为食品行业夯实基础,以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1.3深入感受工作环境,多方了解企业文化


  社会实践可使食品专业大学生深入社会,充分感受食品行业相关工作,体验工作环境,调动学习积极性。“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眼见过,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专业、了解社会。在商洛各家食品企业实地展开实践活动期间,通过参观食品加工车间,可以了解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注意事项;通过企业负责人讲解,对食品企业文化有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参观洛南的食品质量监督局,对现有监督手段有了更深入理解。


  1.4使教育模式多样化,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企业参观、座谈交流、知识宣传、问卷调查、采访企业负责人和政府人员等,可以使教育模式多样化,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在开展各类形式的活动中,队员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既锻炼了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思考总结能力、写作拍照能力、敢于担当能力和不怕吃苦精神[1],又彼此收获了深厚的友谊,让自己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和考验,有效提升了综合素质。


  1.5建立多个实习基地,拓宽就业入职渠道


  企业和人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与企业建立长期实习基地,让学校每届学生利用暑假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1]。这样既帮助企业吸纳更多更好的人才,又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使其能积累更多工作经验,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双赢。


  2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各阶层对暑期社會实践认识不到位


  (1)学生层面。虽然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高度重视,规定未取得社会实践活动“必修课”学分者必须重修,否则将不能毕业。然而,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从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来看,大部分都是找个单位盖章,加上一些空洞宽泛的感悟,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真正将暑期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并写出符合要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教师层面。有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对实践教育缺乏重视;有些教师则为了自身事业发展,专心于自身项目和学校规定的理论课时,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执行不加重视。学生原本对社会实践了解不多、参与度不高,加之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便被打压下来[2]。


  (3)家长层面。一些家长由于不了解情况或是思想跟不上时代,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偏见,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没有实际意义,禁止孩子参加;还有一些家长则出于对子女的溺爱,或缺乏对学校的信任,担心其安全,也不允许孩子参加。


  (4)社会层面。社会实践是一个互利双赢的事情,大学生接受锻炼,提高了综合素质,接收大学生的地区、单位得到了优质人才。但现阶段,社会各方面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比如,部分企业或单位因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为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对自身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做调查问卷时,会被认为是一种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大学生的积极性。


  2.2实践活动经费有限,带队师资力量不足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否则开展活动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学校划拨的经费也是非常有限,很多时候还要院系和学生承担一部分费用,这势必影响到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组织管理、联系企业、开展活动、生活安排等任务,是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此增强带队师资力量对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尤为重要。


  2.3实践场所数量不足,质量不够


  大多数高校自身没有固定的社会实践场所,学生每年在寻找实践场所上需花费大量时间,以至于部分学生开假证明,用来应付学校的“例行检查”。自己寻找实践基地的形式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社会实践要真正使大学生和社会两方面受益,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就必须建立固定的专属社会实践基地。


  2.4前期宣传不到位,导致参与度低


  实践开始之前未能进行有效宣传,学生不了解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使部分学生失去参与机会。参加实践的学生也带有很大盲目性,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只有实践真正开始的时候,才慢慢了解社会实践真正含义、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体会到社会实践的真正作用[1]。


  2.5执行力度不够,活动效果打折扣


  部分团队的实践态度不端正,没有按照既定的日常安排和计划去开展,而是带有很大随意性,走一步算一步。只是选择性地挑几个实践活动去执行,简单拍几张合影证明做过实践,其他的干脆就忽略了。这种社会实践过于形式化,不符合实践初衷,达不到实践真正的效果。


  2.6考核力度不够,考核制度待完善


  全国成千上万的高校每年都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很多高校实践管理体系还不健全,考核力度还不够大,考核制度还有待完善[4]。一般情况下,学校要求开学后递交一份单位证明或实践报告,对于报告内容则没有具体要求,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此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只求完成任务,毫不关心自己是否真正有所收获。


  3针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建议


  3.1加强前期宣传,提升实践认识


  要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提高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暑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而言,可以提高综合能力,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为以后就业早做规划;对高校而言,可以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是高校的一块活招牌;对企业单位而言,可以与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收获高品质的人才支持;对社会而言,可以收获更多更优秀的年轻力量,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3.2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实践投入


  实践教育是建设食品专业的重要环节,为保障实践教育的正常运行,国家应增加各高校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开设食品专业的学校也应该对食品专业社会实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和经费方面的支持。随着食品问题的越演越烈和政府人民各方面对食品安全的不断关注,食品专业未来必将是热门专业。各高校应该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把食品专业建设成自身的“王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食品行业精英,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和学校的社会声誉。


  3.3高效利用现有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是高校培養出优秀的食品专业人才一个有效的途径。校内除了增加实验课之外,还应积极支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验。比如,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勤助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是进入教师实验室参与课题实验[5]。校外借助学院和企业建立的实践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参与产品研发等,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帮助其更好适应社会。


  3.4加强社会实践指导


  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时应注意“三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难点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6]。如理工科专业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搞科技扶贫,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文科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应岗位实践;师范专业可结合专业特点在山区开展爱心支教等。就食品专业来说,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讲,提高人民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的意识;或组织学生到工厂中去,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品质改善等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5加强实践创新


  社会实践要在各个方面有所创新:①在活动内容上,应注意综合把握社会热点、地方实际、学科优势,将三者有机结合,开展参观考察、调查访问、知识培训等高层次形式活动;②在活动方式上,要与实习、就业挂钩,使学生和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解决学生就业难、单位招人难问题;③在活动规模上,要从学院内组队向跨学院综合组队的方向上逐渐过渡,建立科学优秀团队,这样既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又能让不同学科学生充分交流,在实践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并且扩大团队数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


  3.6积极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应联系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多个相对固定的基地,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锻炼,企业真正获得收益。建立实践活动基地时还必须秉承双赢的原则,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一方面,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帮助地方或单位解决了许多科技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7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是提高实践活动效果的首要保证。教育部门要逐步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毕业实习同等看待,成绩记入档案;高校需建立系统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实践活动成果进行验收,并设置专业人员进行监督。


  对实践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团队和教师进行宣传报道并奖励;对于社会实践过程中乱用经费、搞形式主义、敷衍了事的个人、团队和教师进行处罚教育并通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才能维持其长期良好发展。


  3.8科学搭配,合理组队


  社会实践队伍的人员组成应具备科学合理性,可以把不同年级的食品专业学生加上带队教师混合组队,使知识结构层次合理搭配。孙中山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每个人各有所长,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使得团队分工明确,社会实践活动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社会实践是一个团体活动,在群体活动中,竞争与合作必定同在。


  要平等对待每个成员,合理分工,明晰任务,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成员才能既竞争又合作,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在活动中应当建立清楚明了的奖罚制度,对认真努力、敢于担当、勇于付出的队员要予以奖励,对漫不经心、懒散拖延、敷衍了事的队员要严厉惩罚,所有队员只有相互督促并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6]。


  4结论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日趋重要的食品行业,社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以促进食品行业和食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各高校要不断提高理论教学质量,改善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支持,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食品专业高级人才。


  作者:耶玉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