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 投稿鲁西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390次
  • 评分4
  • 41
  • 0

◆四川省广安市友谊中学 廖 炼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主要媒介,是教育最终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载体陈旧、运用不当等,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了。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要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37-0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具体活动形式,它既能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又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使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如谈心、理论学习、课外活动等,都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一、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1.传统载体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兴趣要求,忽视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需求,总是依托固定的场所(如教室、班级)进行,年复一年的固定模式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总是空泛地谈大道理,教条地灌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结论,日复一日地讲着同样枯燥的道理,重认知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厌倦、厌学,教书与育人完全脱离,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体现着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如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是发文件、发电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载体,如互联网、手机。这些新产品使信息渠道多样化、覆盖面广,时代的发展使载体的形态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由少到多、日益丰富的趋势,使载体的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1.网络。

(1)建立班级论坛。班级是每一个成员的班集体,人不可能把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所以每个成员都应该去关心和参与集体事物。教师可以将班级公共事务如班费使用情况、班级活动开展等发布到QQ群,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进行协商和讨论。这样,通过班级成员间的讨论达成对班级的未来规划和目标的一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QQ群建立班级论坛,随时设定讨论话题,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互动。讨论的内容不应局限于学习,可以是学生的兴趣、最新的国际国内新闻,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爱好等,从学生喜欢的内容出发,就易引起共鸣,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的学习或思想出现了偏差,也可以通过QQ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避免了当面进行交流的种种不便,学生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了解老师。

(2)创建班级网页,建立专题特色博客。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特色建立班级网页,创造性地营造班级文化,塑造班级形象。班级网页中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计,学生的成功与失败都能在上面得到体现,比如优秀作文、比赛的照片、心情日记等。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正面引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建立心理健康、学习辅导、生涯设计辅导等专题博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将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及时汇集在一起,设置“时事政治”或“热点新闻”板块,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最新事件,培养其对社会的敏锐度。在具有教育意义的特定时期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 “拇指文化”。

(1)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点对点”的优势,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对热情、开朗但焦躁的学生,可以适时以短信的方式提醒他们要控制情绪;对于内向、心理压抑的学生,则要以匿名的短信含蓄地教他们怎样消除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此外,还可在学生的生日、重大节日(如圣诞节)发去温馨的代表老师深深祝福的文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手机短信既体现了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又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交流,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使道德建设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精神追求,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拇指文化活动。拇指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利用,为此,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拇指文化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中。如开展拇指文化节、短信创作大赛等,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积极向上的精彩短信,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校方也可以联合各大媒体,充分利用各种重大事件开展大交流活动,比如祖国成立65周年,开展“给祖国母亲送祝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通过“‘文明修身、自觉抵制不良短信’等活动,在校园中展开短信消费的讨论,让其自觉认识到不良短信的危害,自觉约束收发不良短信的行为。”

3.社会实践活动。

(1)转变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只会学习、考试的机器。因此,家长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成绩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要看到社会实践的长处,大力鼓励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并情不自禁地将其转化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达到在实践中促进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2)教育源于生活,努力开发创新社会实践资源。生活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是一种无时不在发展的教育。教师应该洞悉生活的变化,从中开发社会实践的途径,不失时机地将实践的领域从校内扩展到社会。比如,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参观活动和以各类人群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扶贫帮困;生活体验型,如“走进农家”、“体验农活”。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的一切因素,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应该在优化传统载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载体。不可否认这些新载体存在一些缺点,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又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学教育工作者应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不断摸索,充分了解新载体的功能特点,根据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对象的情况,灵活选择新载体,发挥其积极因素,扬长避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爱霞.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

[2]毕西娟.以拇指文化为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下半月),2009,(1).

[3]张建国.大学生手机短信教育及其治理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