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教学实录

  • 投稿蓝调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46次
  • 评分4
  • 58
  • 0

张建庆(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为《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内容,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理解“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树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理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2.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二)能力目标

1.批判与反思能力。“反思”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哲学课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更需要培养学生以哲学的思维进行比较、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2.建构生活与学习关系和意义的能力。教学过程围绕“治水”主题展开,一方面以学生的观察和体验为基础,另一方面依据教材“运动是有规律的”一目中的相关知识点,在师生基于共同主题的学习中,从“形而下”的经验逐渐走向“形而上”的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从人与水的关系中,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世界观,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教学难点: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法:围绕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主题),依据教材内容,设置情境,开启对话;师生双方通过共同的探究活动,结合知识目标,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堂实录

【主题导入】哲学之“水”

师:今天的学习将和“水”有关。湖州是水乡,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将湖州誉为“水晶宫”;作家徐迟写了《江南小镇》,对故乡南浔的赞美一共用了六十六个“水晶晶”——“这里有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水风车,水晶晶的池塘……”

哲学和水,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智者乐水”。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追求智慧,爱智慧的学问,今天我们将围绕“治水”主题,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应该如何“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

在古代很多哲学家的世界里,“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大家想一想,哪些重要的哲学家有过与“水”有关的哲学表述?

生:回答略。

PPT1呈现:古代一些哲学家眼中的“水”

(1)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源,水是始基。

(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孔子:“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4)《孙子兵法>:“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5)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点评:教学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方面,导入是从师生共同生活的环境开始的;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把“水”引入“哲学”的学习中,从而找到了师生对话的切入点,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题探究】识水性,思治水

师:围绕“治水”话题,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面的问题——

PPT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8分钟)

1.什么是规律?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有什么特性?

2.面对规律我们应持有什么态度?

3.在规律面前,我们如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师:从大禹治水开始,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在有历史记载的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是历代为政者的大事。湖州就出过一个伟大的治理黄河的专家,哪位同学知道?

生:回答略。

师:我们学校边上有座“潘公桥”,就是纪念明代万历年间的潘季驯的。

(PPT3资料链接:湖州潘公桥)

师:今天,治水还是个大问题,浙江不是正在轰轰烈烈搞“五水共治”吗?

学生议论。

(PPT4资料链接:浙江推进“五水共治”宣传图片)

师:浙江是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很快,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却成了一个大问题。要治水,先要认识“水性”。

PPT5:要治水,识“水性”

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有“水性”吗?

2.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成功?

3.为什么“大地上所有的水都往低处流”?

生:回答略。

师:我们祖先在和水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水性”,懂得了应该怎样治水、用水的道理。

大禹能够治水成功,是因为他发现了水是“善下”的,“水往低处流”,所以“治水”只能疏,不能堵。水为什么往低处流?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性谦卑,水可以包容一切,所以“上善若水”。

对这个问题科学的解释,当然是牛顿。人类文明史上有三个非常有名的苹果,牛顿的苹果叫做“科学”。亚历山大·蒲波在《万物简史》中对牛顿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则藏匿于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世界即臻于光明。——亚历山大·蒲波《万物简史》

牛顿发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水会往低处流,地球围绕太阳转。这是了不起的发现,这个发现说明,在大自然各种看似复杂、无序的运动背后,有一种非常稳定的东西,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规律”。

(点评:在主题探究的第一环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思考的目光转向历史和现实,以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将本课的核心概念“规律”和“水性”内在地联系起来,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从形而下的观察逐渐导向形而上的思维。)

师:什么是规律?请大家理解教材给出的解释。

师:“规律”,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高度概括的“概念”,教材的定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这个概念,荀子说是“常道”和“常数”,赫拉克利特称之为“逻各斯”,而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称之为“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呢?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不同的人,就产生分歧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概括的规律,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还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的特点:

师:这就是说,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首先要承认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我们也相信,人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可以有所作为。早在春秋时期,苟子就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我们接着来考察人和水的关系。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老祖先是有发言权的。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水的灌溉,农产品的运输离不开水路交通,古人有“水利修,农业安,天下稳”的说法。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治水用水,是农业社会的一个重要主题。

PPT8:历史回顾篇(一部中国治水史)

师:我们祖先在长期的治水过程中,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请大家结合历史学科的学习,完成下面的表格。

师:为加深大家的理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都江堰水利工程(3分钟)

PPT9:想一想

师:什么是水利?让水造福于人,让水有利于人,这就是水利。怎么才能让水造福于人,在都江堰工程面前,我们可以找到什么答案?

生:回答略。

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如下:

1.人要充分地认识和把握水的运动规律,做到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2.既要承认和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又要努力发挥人的作用,人在自然面前不能无所作为,不能坐以待毙;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使自然能够造福于人类。但是人类也应该切记,不要以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可以驾驭一切,为所欲为。人不能“胜”天,人只能“顺”天。

(点评:在主题探究的第二、三两个环节中,教学的侧重点转向知识目标。教师一方面通过“比较”方法的运用,突破“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难点;另一方面,又通过指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水利工程,较好地把握了“人能够积极利用规律”这一教学重点。)

【主题反思】反思现在,展望未来

师: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由于生产落后,人在自然面前常常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天由命”;在人对自然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在生产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人是无法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造福自身的。

而今天则完全不同了,一方面,随着认识的提高,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欲望也在无限膨胀,甚至盲目自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而凌驾于自然之上了。在治水问题上,我们仍然面临着新的问题。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但是怎么“治”,更需要我们进行哲学的反思。

前两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三峡工程”的文章,不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PPT10:现实反思篇——关于三峡工程,.不妨听听不同的声音(参阅教材P43图片)

师: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

(见《炎黄春秋》2014年第九期,“李锐口述,《我知道的三峡工程上马经过》”)

布置课后思考题:从人与规律关系的角度,我们该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共存?

师: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很沉重。在我们与水的“斗争”中,人绝对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事实上也不可能有胜利者。我只是想说,我们永远不要忘了,面对大自然,人是渺小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有“人定胜天”的妄想。我们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该懂得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相处。

PPT11:未来展望篇

师:(最后结语)

有人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美丽中国是不是梦?首先,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能否和谐共处,这不取决于水,而取决于人。老子说“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希望我们能够从古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让我们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爱惜珍惜每一滴水……

(点评:在主题探究中,师生双方已经完成了教材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学习;教师将学生的目光从历史的回顾转向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将教学的目标重点转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从而挖掘并提升了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教学反思

“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是指内容(问题)为载体,文本内涵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语文和英语教学中运用较广。这一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治水”这一主题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这堂课的教学,个人有三点思考。

1.本课的教学目标,围绕师生共同关注的社会主题(问题)——“治水”展开。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政治课教学要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构“生活世界”与“逻辑世界”的关系,既要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也要体现时效性。一个好的“主题”意味着教学就有了比较好的切入点。

2.教学就像写文章。在主题确立以后,需要突出“立意”。古人说写文章要立意高远,“方可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本课教学的“立意”是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这一充分体现我们祖先智慧的伟大思想,从而获得“爱智慧”的体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带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落实。

3.在主题立意明确的前提下,整合教学资源,调用各类素材,以实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学文本内容为依据,进一步引用了时政、历史、文学等素材,既有助于“内化”学生对于哲学基本概念、理论的学习,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精神世界。

【专家点评】(李德雄,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张老师执教的这堂展示课,以“治水”为主题,以“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建立在认识和尊重水的运动规律基础上”为主线.借助丰富的教学素材、灵活的设问和积极的教学对话,将抽象的哲学理论通过形象的语言、图片和视频以及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是一堂有“哲学味”的哲学课。这堂课,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1.教学也需要创新。本课在教学模式上是一种大胆的创新。用“治水主题”将哲学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既有历史的回顾、现实的反思,还有未来的展望,不仅将教材的知识目标处理好了,还渗透了哲学思维的培养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深入浅出”。

2.教学需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融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相互独立、分离的目标,而是“三位一体”的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互融和互生来落实。本课的三维目标被置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学习情境中,并逐渐渗透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尤其是最后的教学环节,进一步突出和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教学需要不断地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这堂课的“哲学味人文味都很浓”,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哲学和生活的关联度高,契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样的课,不仅有助于我们改变学科教学上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我们学科教学的自信。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