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程资源强化责任意识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74次
  • 评分4
  • 57
  • 0

袁小梅(重庆市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应尽义务和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态度、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公民意识。初中阶段是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初中学生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能够为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载体。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要“活用”课程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良好行为倾向,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

1.活用教材,逐步扩展学生对责任的认识。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空间为基础,设置各年级的教材内容。目前尽管有不同版本的教材,但每个版本都是围绕“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三组关系进行编写,直面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每组关系都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对学生应尽义务和应承担责任提出明确的要求。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各年级教材内容的连贯性、层次性和递进关系,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逐步扩展学生对责任的认识,知道并理解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观念和方法。在各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避免将各部分内容进行板块化讲解,也要避免一味要求学生简单识记知识概念。

2.活用生活事件,激发学生积极承担责任的主动性。遵循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思想品德课程强调教学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师要善于选择并运用生活化教育事件,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自己应尽的义务,感受在承担责任中的困惑、付出与回报,激发学生在与他人、与社会交往中应积极承担责任的主动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九年级开展“谁对我负责”教学时,灵活利用教材中“忘记带作业本”的活动设计,针对班级内某学生经常忘记带作业本的情况,对学生承担责任的行为进行探讨和反思。教师在这个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中设置了三个问题,即是“忘记带作业本由谁负责?”“我们应当向谁负责?”“我们应当怎样承担责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三个问题递进式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对自己负责,并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如果不对自己负责,将责任推给别人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生活化的组织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育事件应符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育事件中的责任行为进行探讨和反思时,教师应尽量还原事件的真相,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形成负责任的鲜明态度。

3.活用主题探究,增强学生积极承担责任的观念。思想品德课程在各年级单元开始之处都设置了一个主题探究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运用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题探究活动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主题探究活动,使小组成员在完成探究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强化自身在小组学习中应承担的责任观念。

例如,教师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结束时开展了“设计班徽”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班徽”。在活动中,各小组成员都认真讨论“班徽”创意并形成统一的想法后,再在组员内部进行分工,很快就完成了设计任务。当然,也有个别小组由于组员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设计速度比较慢,设计的成果也比较差。在活动小结时,教师请学生谈谈自己参与班徽设计活动的感受。学生们都谈到了组内成员的分工和相互间的配合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这个主题探究活动,学生真切体会到:个人与他人和集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人在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中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对学习小组进行鼓励,而且还要对小组成员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承担责任的荣誉,体验承担责任的自豪。

4.活用社会实践,使学生明确承担责任的价值取向。社会实践调查是思想品德课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社会角色和应尽的社会义务,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调查中,教师要创设社会实践调查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和选择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形成融入社会的行为倾向。

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教师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五项调查内容:本地区主要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作为本地区的市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什么?在课前,学生被分为五个任务组,选择自己的调查方式,如实地考察、上网查询、翻阅资料、个别访谈等,分别对五项内容进行调查。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调查的成果和调查活动记录,进行交流、分享和相互补充。下课后,学生分享此次实践探究活动的心得:爱护环境,主动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5.活用教师言行,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承担责任。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身教永远重于言教。教师的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使学生具有负责任的观念,还要用自身的人格、情感和行为引导学生践行承担责任的行为,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时,教师自己也要认真调查,并写出有见解的调查报告;安排学生设计班徽时,教师自己也要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班徽。同时,教师不仅应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要有责任心;要平等对待对每个学生,尽其所能地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发展。教师的言行只有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志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意识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学习和工作,践行中国人的梦想。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氛围,强化规则,不断提升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磨砺一颗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责任编辑:罗松涛)

上一篇: 被点燃的课堂
下一篇: 聆听、思考、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