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的“哲学味道”

  • 投稿石二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84次
  • 评分4
  • 39
  • 0

李宏亮

摘 要:以文化视野来审视,课堂教学是师生独特的文化交往。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构建文化课堂,首要的就是让课堂充盈“哲学味道”。为此,需要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以哲学思维方式来组织和呈现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追求上的轻“知”重“道”、教学方法上的轻“述”重“思”、教学思维上的轻“统”重“辨”和教学目的上的轻“记”重“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哲学味道 文化课堂

作者简介:李宏亮,男,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当下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教学内容的堆砌或是教学方法的炫呈,理论与实践都开始更多关注课堂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换言之,课堂教学如何摆脱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技术层面的思维定式,提升教学内容呈现的美感,增强教学方法使用的艺术性,让传播文化的课堂本身更具文化特质,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文化特质首要的就是让课堂充盈“哲学味道”。所谓思想政治课的“哲学味道”,就是以哲学思维方式来组织和呈现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给予师生充分的人文关怀,通过辩证、批判、实践等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彰显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文化内涵,提升师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课堂的文化品位。从文化层面理解,课堂的“哲学味道”包含着如下要素:其一,政治课教学要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文化,特别是哲学的相关文化。主要就是要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组织和呈现教学,让教学本身多一点辩证法。其二,政治课教学要多一点文化哲学的考量。文化哲学认为人之为人的规定性在于人是文化的存在,人不仅可以通过精神劳动创造文化,而且在文化创造中还能实现自我创造。因此,政治课必须关注人的文化存在,赋予师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创设条件激发师生的自我文化建构。其三,政治课教学要善于使用正确的哲学方法。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倡导的辩证、批判、实践等哲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课的“哲学味道”必须通过这些哲学方法的使用得以呈现。

一、轻“知”重“道”,回归教学的本真价值

回顾思想政治课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之弊端莫过于“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因此,知识教学便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涵,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追求与品位所在。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已经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也不应该再局限于知识的教学,而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能力与情感关注,谋求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毫无疑问,从知识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进步,也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实然。

教学片段1:《经济生活》(人教版)第十课“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情景设置:图文展示《母亲河之殇》。南京的秦淮河是南京人的母亲河,三组图片分别展示了外秦淮河作为一级水源地的清澈见底与河边郁郁葱葱的农田、秦淮河中断工业污水流进河水时的两色共存与河畔林立的工业烟囱、内秦淮河墨绿臭水上的白色垃圾与岸边人们的掩鼻而行。

学生活动1:结合图文展示的内容,小组讨论我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

学生发言:略。

教师小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生活动2: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第88-90页的内容,思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发言:略。

这个教学片段在今天的课堂中是比较典型的:其一,情境教学普遍使用。当下课堂教学的主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式教学,知识的传递开始关注其生成的情境。其二,教与学的方法更加多元。案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灌输方法,组合使用了情境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的方法,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然而,以文化视野审视课堂教学,这种进步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案例中情境创设与教学方法多元在本质上都未能摆脱“知识立意”的课堂追求,其情境设计是为了呈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其教学方法也只是满足于引导学生怎样获得知识。文化课堂需要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文化交往,“哲学味道”更需要政治课堂轻“知”重“道”,回归教学本真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彰显其“哲学味道”。具体而言,其一,倡导“生命立意”,强化课堂教学对生命的关照。教学活动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活动,也不是为了知识的活动,而是整体的生命活动,因此关照生命才是课堂的“道”之所在。其二,“道之以德”,激发文化的教育力。课堂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文化是连接学生生命发展与知识更新的桥梁,而“德”则是这桥梁上的催化剂。案例中,如果第一个活动问题改为“你觉得在经济发展中,人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问题2改为“要坚持以人为本,我们的经济社会该如何发展?”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更多指向生命而非知识,就能更好引导学生形成关照生命的思索。

二、轻“述”重“思”,优化学生的学习观感

学习是通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形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过程,观感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和环节。所谓观感是看到事物之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②。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教师以知识的陈述、灌输为主,旨在引发学生的持续观看,进而留下印象,并通过知识立意的考试强化学生的知识印象。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观感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机械性的重复劳作,是缺乏哲学态度与辩证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摒弃知识灌输,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观感。正如教学片段1所呈现的,教师以三组不同的图文资料代替了传统的直入主题式的概念解析,以多样的材料丰富了学生的观感,使课堂教学更显生动与可亲。同时,教师以两个学生活动设计代替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师讲授,给予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有利于课堂教学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观感。客观而言,新课程的这种变化算得上是课堂教学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重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与地位,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在。

然而,以文化视野来审视教学,这种进步又似乎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文化课堂的层面上,课堂教学不只是谋求教与学的共在,它更是一种有品位的文化交往。以此来反观教学片断1,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材料情境的刺激下,学习观感不再只是获得印象,而是多了一些感想。这种感想在教师的问题设置中,被局限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因此,学生的感想只是表现为对教师设定的知识结论的揣测而非自身的有感而发。活动2的自主学习,同样也只是让学生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寻找知识的答案。换言之,这种政治课堂还只是一种“义务本位”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观感表现为教师赋予的单一定向的观感,缺乏灵动与多元,无法体现学习观感的真正特质。为此,课堂教学必须多一点“哲学味道”,让“思”在教学中得以更多的呈现,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观感。具体而言,就是要建构“权利本位”课堂,赋予师生共建课堂的权利。一方面,教师有权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全过程,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是简单的课程受众,甚至是“知识容器”,而是有权利带着自己的生活感悟与思考走进课堂,借助于文化交往,审视并重建自己的精神结构。

三、轻“统”重“辨”,释放教学的哲学魅力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教学的全部魅力似乎都在于追求以怎样优化的方式高效传递知识,并获得最大的知识产出,在这里,教学之美是一种格式化的标准美。世纪之初,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指导思想,后现代文明之光也照进了学校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理念,课堂教学开始进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探索阶段。

教学片断2:《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十二课“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奉献”

情境创设:视频展示,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孟祥民与菊美多吉的事迹。孟祥民是新时期环保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妻子下岗在家,女儿上大学的学费都要找亲戚东拼西凑,但是生活清贫的他坚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1年7月24日,那年他47岁。在生命最后时刻,已神智不清的老孟,还请求妻子给自己穿上执法制服。“最美司机”吴斌,2012年5月,驾驶大客车行驶于高速路上,被迎面飞来的残片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但他临危不乱,强忍剧痛将车停稳,并疏散乘客,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世。“最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2012年5月,年仅33岁的他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而离开人世。“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是菊美多吉一生鲜明的写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勤奋工作,群众的事在他心里永远是最大的事,但他却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问题1:作为普通人,他们为什么能受到社会如此广泛的尊重与认可?

学生:略。

问题2:讲到劳动,有人说它又苦又累,不如吃喝玩乐好。你怎么看待劳动?

学生:略。

问题3:作为中学生,你觉得自己怎样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略。

平心而论,这个案例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唯知识教学的弊端,将知识融于生活化的思考之中,展现了课堂对学生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课堂教学也呈现出生活化的美感和个性化的多姿。然而,仔细推敲,又不难发现,这个案例在教学中似乎已经为学生的发言拟定了思维路线,从“无私奉献得到社会认可——劳动有苦有乐,你怎么选择——你将怎样奉献社会”一路走来,学生只能说教师想听,也是教材所指的话。可见,案例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很大创新,但在教学思维上还是苛求一种思维方式的“标准化”——作为新时期的劳动者,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好像就很难顾及自身与家庭。这个思维是不美的,不是文化的,更不是哲学的。因为片面强调自我价值是一种错误,而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同样是形而上学的错误。因此,“哲学味道”需要课堂克服标准化的教学思维套路,多一点哲学的思辨。具体而言,其一,破除预设权威意识,多一点协商民主。“哲学味道”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受众变成有话说的人,更要成为能说出自己心里话的人。为此,必须打破预设的教师权威,以协商民主的要义来组织教学,赋予教师和学生共在、畅言的权利。其二,创设思维空间,优化课堂教学的思维互动。思维之美在于互动、生成,因此,课堂要能够激发有效的思维,必须摆脱课改初期只是形式上的丰富与美感,让教与学都表现为一种严密逻辑探究之上的丰富多彩的思维呈现。在实践中,其抓手就是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逻辑性、层次性与开放性,并关注学生思维的课堂实然,顺势而为。

四、轻“记”重“悟”,提升课堂的哲学意蕴

作为文科的思想政治课,一直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把“记”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这是“知识立意”与“义务本位”的课堂使然。新课程改革强调“能力立意”与“权利本位”,但是在实践中,以“记”为主的痕迹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建构文化课堂,让课堂充盈“哲学味道”,就需要在“思、辨”的基础上更多地触发学生的学习之“悟”。《说文》日:“悟,觉也。”所以,政治课教学追求的悟是通过各种平台的创设,引导学生以本真之心来理解社会、理解生活,并对如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有所觉醒、有所行动。

反观教学片段2,其问题的设计虽然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但它是教师设定的逻辑,即使学生有所思,也很难产生真正意义的辩证思维,悟也就无从谈起。“吾十心”才为悟,这就需要把思维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心在经历了观感、困惑、质疑等思维环节之后,有所顿悟。以教学片段2为例,如果将问题设计为:问题1:平凡与伟大,你从材料中读到了什么?问题2:个人与社会,你从前面的发言中感悟到了什么?问题3:明天,你会选择一种怎样的人生?课堂教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而又不偏离教学之道。问题1将会引导学生从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对立中去感悟材料中人物的人生,矛盾自身蕴含的思维冲突必然能丰富学生的观感。问题2则引导学生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重新审视对平凡与伟大的理解,既能引入人生价值的教学内容,又能很好地延续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成果。在两组不同角度的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问题3水到渠成地把教学转向学生的生命本身,“选择一种怎样的人生”,既是对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知识的回应,又是对学生人生规划的期待,必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思索与顿悟。在这样的问题设置中,学生始终拥有对学习进程的选择权,而这种选择又与学生自身的观感与思考紧密相连,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关照生命,顿悟人生。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是教学追求上的轻“知”重“道”、教学方法上的轻“述”重“思”、教学思维上的轻“统”重“辨”,还是教学目的上的轻“记”重“悟”,都不是对原有的“知、述、统、记”的绝对舍弃,而是一种合理张力之下的有所侧重,否则其自身将同样陷入片面与机械,显然就失去了“哲学味道”。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