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效果

  • 投稿Leon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50次
  • 评分4
  • 94
  • 0

——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情境设计为例

王爱琴

摘 要:如何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的选材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情境的编写要服务于教学内容,符合逻辑,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学情境设问要让学生明白易懂、引导学生由境界入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方能产生有效的教学互动,理论生成,获得教书育人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教学情境设计 情境选材 情境编写 情境设问

作者简介:王爱琴,女,江苏省南通市二中,中学高级教师。

某教师在公开课“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一次试讲中,学生很少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活动很不顺利。课堂互动为何陷入僵局呢?该教师从学生和听课教师了解到问题主要出在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上。找到症结后,该教师根据学情,针对不足,以学生为中心,认真完善了本课的教学情境及问题设计。再次试讲时,学生纷纷参与互动,教学效果显著改善。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使得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师和学情差不多的学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如何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呢?

一、情境选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合适、得体的外衣能扮靓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让人熠熠生辉、神采飞扬。情境好比是课堂的外衣,合适、恰当的情境让课堂紧跟时代,贴近生活。而营造合适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的前提是选择恰当的情境材料。所以在选择情境材料时要兼顾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点面结合,时新而生动,纵横有致,大气而得体。

课堂教学情境选材要贴近时代。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材料会为课堂注入时代精神,焕发出时新意蕴,为课堂背景带来时尚靓感,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例如,该教师在设计公开课“市场配置资源”导入时,原先准备用两句话导人:“同学们好!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价值规律的有关理论;今天我们将继续合作探究学习价值规律即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有关内容。”这样导入在第一次试讲时,令师生感觉平淡无奇,毫无新意。该教师后改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时政视频导人,该视频解读了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所提出的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提升为起决定性作用,而这个重要决定正好切合本课主题“市场配置资源”;视频中还播放了我国实行市场经济20多年来取得瞩目成就的生动画面,这些瞩目成就正好契合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的教学内容。如此与教学内容无缝对接的时政视频宏观、大气、时新、饱含正能量,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营造出美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意蕴,滋生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可见,选择与教材契合的、贴近时代的教学情境,会让课堂背景增添时新亮色,为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淀底气,营造气场。

课堂教学情境选材要贴近生活。生活是学生认识的源泉和归宿,是学生感受、体会、认知、探究的平台和土壤;生活情境之于学生的学习犹如水之于鱼,不可缺失。远离生活的学习是认知的空中楼阁,是枯燥而无味、费解而低效的。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的体验和解读中,从生活逻辑走向理论逻辑,实现理论认知的自然生成。例如,在公开课“市场配置资源”中,该教师曾考虑选用一则汽车排长队加油的视频做情境材料。但汽车排队加油与当前倡导的少开车,低碳出行、防治雾霾等时代新要求不符,不能传递正能量。相比较而言,2014年美国利用海水直接制造飞机燃料的材料很时新,可它却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无从体验,难于参与互动,所以该教师放弃选用这两则材料。相比较而言,2014年4月的热点中生姜比猪肉贵却值得考虑。学生对生活中的生姜和猪肉都比较熟悉,且生姜、猪肉的价格变化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符合本课的教学逻辑。于是该教师设计了“生姜比猪肉贵”的教学情境话题,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助学案中的“老刘喜从姜来——生姜比猪肉贵”等系列教学情境。生姜竟然比猪肉贵?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两样食品价格出现逆袭,一下子吊起学生的好奇心。看到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地、饶有兴趣地展开合作讨论时,听课的教师感到该贴近生活和时代的情境材料选对了。

二、情境编写:服务教学,逻辑自然

情境材料选好之后,编写情境是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关键,这犹如好的料子还得需要好的设计与裁剪手艺才能做出漂亮的衣服。编写教学情境时要遵循服务教学、正面引导,要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过渡自然,要将真实性、情节性、引导性、哲理性等特征和谐、自然地糅合于教学情境之中。

课堂教学情境的编写要服务教学、正面引导。教学情境不能是生活情景的全部再现。有些与教学内容没关系的枝节内容需要教师删除,有些内容可能还需要教师添加,以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利于学生理解。编写教学情境的初衷是为了吸引学生体验生活进而生成理性认识。所以教师在编写教学情境之前要仔细、认真地研究学情、教学内容、逻辑联系及引导方向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对接课堂教学情境服务教学内容的各个契合点,从阳光、正面引导的角度编写情境,而不能从灰暗的阴暗面编写教学情境。例如,在准备公开课“市场配置资源”初稿时,该教师编写了生姜消费者赵阿姨的两个生活情境:

情境一、赵阿姨的郁闷——生姜比猪肉贵。

2014年4月生姜的零售价大多在每公斤16元至22元,超过春节的价格。“我昨天买了一斤猪肉馅才花了9.8元,可生姜却要10元1斤,比去年涨了近三倍!”赵阿姨很郁闷,生姜比肉贵,觉得接受不了。“姜你军”卷土重来主要是因前两年生姜收购价格大跌,生姜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姜价在一段时间内还可能继续保持上行趋势。9月份,新生姜出来之后,价格才会逐渐恢复正常。

情境二、赵阿姨的愤怒——高价竞买到毒生姜!

隔壁的张大爷来串门,他一眼看出赵阿姨所买的那又脆又黄的生姜是毒生姜。张大爷告诉赵阿姨毒生姜是姜农或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其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之后在市场上高价出售获取暴利。如此制作的毒生姜都对人体有危害,不能食用。高价却买来毒生姜,这令赵阿姨愤懑不已。

虽然上面的教学情境所反映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比较高,但是这些底调灰暗的情境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灰暗的教学情境设计无以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调节的积极性,传播正能量。此教学情境在第一次试讲后,有学生发生疑问:“市场调节有如此多局限性,让消费者有这么多的不快和烦恼,那为什么还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呢?”学生的质疑有道理。于是,该教师将此处教学情境的主人公改成生姜生产者老刘,并重新设计了老刘种姜致富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老刘喜从姜来——生姜比猪肉贵。

2014年4月南通市区超市的生姜零售价在每公斤16元至22元,比去年涨了近三倍。而超市肉价9元左右一斤。市民赵阿姨打电话给老家莱州市种生姜的亲戚老刘:“现在生姜比肉贵,生姜为啥涨这么多啊?”老刘说:“主要是因前两年生姜收购价跌得凶,生姜种植大幅缩减。等到9月份,新生姜上市了,价格才会下跌。”赵阿姨又问:“那你去年少种姜了吗?”老刘笑嘻嘻地说:“没有,还扩种了。我还爱用新技术。去年我种的是新研制出来的“脱毒生姜”,不仅病虫害少,质量好,而且产量高,亩产能达到4千公斤。按今年的姜价计算,去掉成本,每亩种姜收入近五万元呢。”说得老刘喜上眉梢。听到这儿,赵阿姨准备将银行的两万元储蓄取出,投资老刘的生姜生产。

情境二:老刘为人担忧——种姜应走正道。

听说老刘扩种新品种生姜发了,不少村民纷纷大量求购老刘的生姜当种姜,准备大面积扩种生姜。见此,老刘提醒村民们不要忘记前年生姜种得太多,几毛钱一斤也没人要的伤心往事。可这些良言阻挡不了村民们的生姜扩种热情。而邻居老宋嫌新品种贵,还种老品种。在种植幼姜苗时,将黑市上买来的剧毒农药“神农丹”洒在幼苗周围防虫害。正直、善良的老刘好言相劝:“不要用政府禁止的农药,要是被查出来,就坏了!”果然,卖剧毒农药的被刑拘了,老宋家的毒生姜苗也被查出,销毁,损失了一年的生姜收入,亏大了。

材料主题仍是关于猪肉和生姜价格跌、涨变化,但将情绪消极的主人公变换成情绪积极的主人公,既能凸显教材中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的主要方面,同时以老刘的口吻宣传市场交易中的法律、市场规则和道德规范,进行正面引导。修改后,在第二次试讲时,课堂气氛大不一样。课堂背景明显鲜亮、正能量凸显、正气升腾,正面引导自然而然、一气呵成,教学效果甚好。可见课堂情境材料设计的底色要遵循服务教学、正面引导、传递正能量的原则。

情境编写还要遵循教学的逻辑顺序,过渡自然,不能牵强。教学情境编写如果只是众多信息简单而无逻辑的罗列和堆积,那将无法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更谈不上由探究情境而生成理论。同时在遵循教学逻辑顺序编写具体教学情境时不要机械地或曲意编造一些牵强附会的情节,让学生看出故意编造的痕迹,觉得不可信,而失去探究的兴趣,甚至会误导学生的认知活动,其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所以在编写情境前一定要先研究本课教学的逻辑顺序,然后遵循此逻辑顺序编写所选的生活情景素材,将教学的内在逻辑隐藏于具体教学情境的生活现象之中,以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逐步解读出隐藏在教学情境中的理论及逻辑。例如,在设计“市场配置资源”初稿时,该教师在编写了赵阿姨的郁闷、赵阿姨的愤怒之后接着编写情境三:赵阿姨的担忧——武钢养猪

物价上涨让赵阿姨烦心,而她的工作单位:武钢的前途更让赵阿姨担忧:前几年,一浪高过一浪的钢铁投资热潮和产能扩张,使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对此,赵阿姨的同事纷纷谈出自己的见解。同事甲说:如今2斤钢材抵不上4两猪肉!,武钢可以向网易学习,改行养猪。同事乙说:咱们可缩短流程、减少或不使用环保设备以降低成本,这样也可增加盈利。同事丙说:将武钢过剩的钢铁用来制造枪支武器,肯定销路不错!正直的赵阿姨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太靠谱。

该教师原先编写以上情境材料以生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但是生姜比猪肉贵是当下的事,而武钢养猪却是2012年的事,这两者在时间、空间上相距甚远,硬将这两者编在一起显得牵强附会,没有表现力。后来该教师将武钢养猪的材料换成老刘与其他村民之间的一些互动故事(详见上文中情境二:老刘为人担忧——种姜应走正道)以生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该教师重新编写设计教学情境比较符合人之常情、符合生活逻辑,学生在此生活情境体验中生成的理论自然而然,效果不错。

三、情境设问:明白易懂,由境人理

情境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情境设问的设计。情境设问是生活逻辑过渡到理论逻辑的桥梁,它关系到学生能否从情境体验中顺利生成理论。因此,编写了合适的情境之后需要精心设计与之相得益彰的情境设问。恰当的情境设问具有明白易懂、精炼完整、由境人理的特征。

情境设问首先要让学生感到明白易懂。那些晦涩的设问表达,学生弄不明白设问的要求,自然无法展开思维活动,从而无从参与课堂互动,进而影响课堂进程和教学效果。为此,情境设问表达要让学生能读懂设问的明确要求,明白问题回答的指向、范围及内容。例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初稿中,针对上文中“情境一、老刘喜从姜来——生姜比猪肉贵”,该教师原先设置了几个问题:1.生姜供不应求,价格猛涨使赵阿姨接受不了的生活现状中包含了人类一直面临的什么难题?2.生姜会一直走高吗?你能说出近年来生姜价格涨跌的经济学机制吗?这些设问多用长句,且表达晦涩,还用了高一学生不懂的“经济学机制”等学术语言,这些设问表达让学生不明白设问要求他们思考什么问题,从而导致第一次试讲课堂互动冷清。为此,该教师将那些晦涩的长句设问删除,将学术用语“机制”换成学生能读懂的“过程”,将几个设问合并,完善,精简为一设问:从老刘种姜致富的故事中你能概括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吗?写出此过程的循环路径图。在第二试讲时,学生读懂了设问,参照学习材料之后,很快回答出问题。可见,让学生明白易懂的情境设问可引导学生读懂教学指向,催生课堂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情境设问还要从整课教学要求的角度精心设计,要求精炼完整,由境入理,切忌繁杂琐碎。情境设问犹如衣服上的装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装饰不能过多,否则整件衣服显得零乱不堪,会失去整体审美价值。情境设问也像服饰那样讲究整体设计效果,不能太多、太琐碎,否则会将教学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所以在设计情境设问时,要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几个同时兼顾一些小知识点的精炼设问,既抓住重点、难点,又兼顾体系,点面结合,整课的设问体系显得精炼而完整,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例如,该教师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助学案中将几个情境设问几经反复修改、锤炼成精炼的两三个设问,如在上文中所提及的“你能根据老刘种姜致富的故事概括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过程吗?并写出此过程的循环路径图。”这个设问实质包含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等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在情境及此设问的指引下将有关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点串成一个过程、体系,由境入理,学习效果不错。

同时,在设计情境设问时,不可离开教学情境引导而直接发问教材理论,这有悖于由生活逻辑过渡到理论逻辑的认知规律。当然,也不能丢掉教学理论,只针对情境材料发问。如此将情境与教材理论分离成不相干的两张皮,失去了情境设计的本意,有灌输教学之嫌,教学也会因此缺失理性认识的升华,无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情境设问要从课堂教学情境的角度出发,对照教学需要,将情境与教学糅合为一体进行设问,以促进学生顺着由境入理的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孩子”。教学情境的选材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情境的编写要服务于教学内容,符合逻辑,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学情境的设问要让学生感到明白易懂、精炼完整,引导学生由境界人理,由点及面。如此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情境和设问方能产生积极而有效的教学互动,顺利生成理论,获得教书育人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