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6-03-01
  • 阅读量237次
  • 评分4
  • 73
  • 0
  [摘要]新课程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凸显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重在参与,培养兴趣;深入探究,提质增效;立足高考,重在运用。同时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及现实价值,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双方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政治合作学习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6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本文简单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支撑、实施方式及价值。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理论支撑 
  1.合作学习理论 
  “万物莫不相异”,“三人行,必有吾师”。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度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基于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开展小组互助合作有利于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2.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 
  1.重在参与,培养兴趣 
  在高一阶段,政治学科的课时每周只有两节,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查方式又是开卷考试,所以学生普遍不太重视。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学生很难真正入门。成立时事政治学习小组,是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前3分钟开设“新闻联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课前资料搜集,由本组成员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或播报。开展这一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深入探究,提质增效 
  现在普通高中一般在高二就要进行文理分科,因此,高二的合作学习就不能仅仅囿于兴趣的培养这个层次了。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有层次、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完成。比如,必修四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重点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表现,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教师可以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这一哲学观点的?”等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探究问题并不意味着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恰恰相反,教师可以设计出既有探究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如通过小品、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立足高考,重在运用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都必须服务于高考,切实提高学生成绩。因此,小组互助学习模式也需要因时制宜。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较强的操作性,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由于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大部分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开展课堂活动,高三复习课一般会比较沉闷。我们可以将复习课优化为 “考点阐释”“典型例题”以及“体系建构” 等环节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考点阐释”部分的教学,可根据考点内容有选择地给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讨论、归纳小专题知识,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归纳整理出来的内容往往比教师对这一专题的认识总结还要细致完整,这充分说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互助合作,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典型例题”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从自己手中的资料选取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典型且容易出错的试题,对试题的背景材料有用信息、设问方式、知识范围等,进行共同讨论和解析,然后推荐代表在课堂上与全班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对于“体系构建”部分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在每一单元复习之后进行总结、归纳与整合,尝试构建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二轮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准备几个能反映当前社会重大问题的热点专题。在二轮复习开始前让各个小组认领一个专题,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视角进行分析(包括背景材料、设问、答案),用一周的时间准备,课堂上分组汇报研究成果(需提供纸质资料并注明资料来源和搜集整理者)。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高考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及现实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要分组科学、目的明确。一般以自然小组为单位,以4~6人为宜,推选责任心强的学生为合作学习小组长。小组成员最好具有互补性,成绩具有层次性,注重优势互补、性格互补、以强带弱、共同提高,而不宜强强联合。 
  二要由浅入深、稳步推进。学生的知识层次、个性都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表现力,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的默契度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树立“三年一盘棋”的思想。从高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不过分追求短期目标即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二虽然文理有别,学生重视程度也有差异,但贵在坚持;高三需要更加务实,通过各种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考试能力。 
  三要合理激励、合作竞争。合作学习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否则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难以持久,学习的热情也会减退。这种激励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教师的口头表扬,同学的广泛认同;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奖励棒棒糖、笔记本、水性笔等小物件。 
  2.开展合作学习的现实价值 
  首先,有利于促进学生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担心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教师提问。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取长补短,讨论和交流的成果可以为整个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所共享。 
  其次,有利于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对知识的钻研就会更加深入,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更注意融合新旧知识,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 
  再次,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学生在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感情,培养了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冷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感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宽.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