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热点专题教学策略与实践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2
  • 阅读量97次
  • 评分0
  • 0
  • 0

  很多的同学在写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论文的时候都不清楚要写什么样的内容,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论文范例,希望小编整理的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摘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相对枯燥而晦涩的内容,使其成为多数大学生极不愿意面对,而又不得不修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反感与逃避,教学内容体系的重复与繁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同时,也极难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价值功能。如何利用社会热点吸引学生的关注,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社会热点及生活中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改革必须重点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热点专题教学课程价值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宜宾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热点专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中的应用新探”(项目编号[2014SZ15])和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受教育权语境中的教育体系重构”之成果(项目编号[XJYX2014B21])。


  作者简介:黄树斌,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097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是当代本科大学生必须面临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論课。由于在高中阶段的即定认知,让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反感。在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产生对社会不满,进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满。加之《马原》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没有兴趣,当前该课程教学面临不得不改变之局面。


  一、明确改革方向,更新课程理念


  改革要往哪里去?怎样的改革才算成功?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否则就是瞎折腾。只有把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价值统一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


  (一)《马原》课程价值取向决定教学改革方向


  《马原》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构成,其终极目标是什么?认清这个问题对于推进《马原》课的教学改革意义十分重大。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作支撑,故学习一门课程,掌握其基本的知识体系是前提和基础。但“政治是教授美德的最高技艺或最高科学”。因此,必须清醒地看到,理论知识学习终究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具有美德的人的才是终极目标。所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并自觉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处理现实问题才是该课程的价值所在。由于《马原》的知识体系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而枯燥,对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中理工科或艺、体类更甚),学习理论知识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对该门课程有所接触,感觉其内容晦涩难懂,对相关知识也是学得似懂非懂,他们极不愿再学一遍。有时理论就其表象而言与社会现象并不相符,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为学科教学带来巨大的现实阻力。是让学生记住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条条框框,还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尽管二者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但毕竟教师对这两个方面的不同偏重,这将决定教师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果味地去进行理论体系教学,或者是枯燥地说教,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马原》课程价值取向应当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自我、社会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所以,《马原》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就是要改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讲授方式,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为出发点,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感知与运用为落脚点,以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为关键点。


  (二)“以人为本”是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大学到底培养什么人才?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目标。但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成人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成人教育首先应当注重的是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以及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如若忽视这个问题,那么教育就没有方向保障,有着极大的风险性。《马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这个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反而无法实现。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有选择性,他们对自我行为的选择也是极主观的,对于外在的约束是排斥的,对于社会给他们“强加”的要求,往往是反感的。对于有利于自己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他们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这是现代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马原》课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正如从“人”字的结构形态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撇,是做人的根本。但如果没有一捺为支撑,这个人也是立不起来的,而这一捺就是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也就正如同“人”字的一撇和一捺的关系。


  归结起来,《马原》课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大学生的成人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成才教育;既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大胆突破桎梏,努力优化策略


  面对当前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普遍漠视的不利现状,如何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优化教学策略,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教学形式不局限于教师讲授,教学地点不局限于教室”。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首先在知识目标的确立上,不再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而是把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容易混淆的知识,或者是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的知识作为教师教学点评时的突破口;在能力目标的确立时,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上,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突破创新能力;在思想觉悟目标上,不再只是侧重社会性的责任要求,而是更多地去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人文关怀,个体需求与社会责任等。尊重学生对于自我、社会的即有认知,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引导教育。


  (二)精选教学内容,注重结合“三点”


  由于教材编定工作一直是加法法则,几年下来,教材内容也越来越多,体系更为庞杂,加上与高中的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下滑。什么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必须认真面对这个问题。精选内容,就是要摒弃繁、难、偏、旧的知识,注重选择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知识。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特别要做到“教学重点”、“社会热点”、“学生兴趣点”的完美结合。特别要注意突破教材的束缚,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把最新的、最前沿的东西带进课堂,如“中印洞朗对峙”、“十九大精神”,“中国梦”,“做空中国”,“萨德事件”等,形成了“‘重返亚太’到‘做空中国’——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美丽中国’之城镇化进程的得与失——辩证思维在现实中的应用”,“透过‘萨德’我们能看到什么——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梦’我们这五年——看质与量的相互演化”,“美国‘剪羊毛’看资本主义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欧债’看华尔街的幽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特色探究性教学内容。


  (三)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体


  在时间上,每周给学生安排一个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提供的思路引导下进行主题探索,并在全班进行探索成果展示。学生对此兴趣极高,不少小组因为时间关系而意犹未尽,他们往往在别人展示后都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然后教师再根据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点评引导。如果时间充裕,就类似的,或相关的问题进行师生间,或学生之间的答疑探讨。表面上看,好像是学生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但实际上,主题早就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定了。至于学生能否通过探究达到相关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其后的点评引导中来实现相关目标。


  在形式上,既有学生讲课展示,又有学生之间或由教师进行的评课,有师生间或学生相互之间的进一步探讨,不时也有激烈的争论,甚至还有学生的创新表演。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而又符合学生的需要及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时需要注意,只要学生不涉及原则是非问题,教师不可打压学生的新奇想法、做法等。但只要涉及原则是非问题,教师必须进行正向引导和教育。


  在空间上,由于学生在课前的准备,完全突破了课堂的束缚,也突破了教材原有的束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益,而且能无形地逼迫他们在课后相互认识,相互帮助,共同协作,这些对学生的专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学生通过一次次成功的探索,不仅是在知识上可以获得一定的收获,还可能因为教师和同学们给他的肯定而影响他的一生。


  (四)充分运用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学习,注重过程评价与养成评价


  教学考核的确良内容绝不能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目前,部分学校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但考核依旧是采用那种“只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尤其是记忆能力的评价,造成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因此不仅仅是考核内容要注重平时的学习状态和过程情况,还要注意评价要素的多元化,大大降低书本知识在学业评价中所占比重,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或其它学業成果(如,作业、论文、课堂发言等)中的成绩比重。还应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与学业挂钩,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同学间的评价体现出来,并在学业成绩中占应有比重。这种评价既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多主体”、“主体际性”或“主体间性”等特质。此外,动态比较评价与静态结果评价相结合。不再只是注重期末的考试(考查)评价,而是更为注重学生在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对比评价,考虑学生的进步表现。以上各种考核评价改革旨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持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