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探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2-21
  • 阅读量3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新媒体时代到来,大学生作为先行体验者之一,其价值取向、知识获取、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展开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1面临的挑战


  首先,教育环境方面。传统意义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途径较为单一,基本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进行,但新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加快了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多维度交往,信息来源传播渠道更加立体化,多元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涌入高校,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新媒体传播中所掌握的技术优势,对我国大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演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行灌输方式及社会舆论的制约作用已不再具备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


  其次,教育主体方面。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利用教材发挥主导作用。而新媒体时代,学生与教师一样享有平等的机会获取公共信息,而海量信息给予了大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信息的机会,并且学生获取的信息可能多于教师、教材,在这一趋势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性以及影响力被削弱,强化了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能力。


  最后,教育模式方面。新媒体时代,单一的教学模式远无法满足学生对丰富知识的渴求,上课“低头族”成为普遍现象,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学内容缺乏“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面临的机遇


  2.1新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当代各类新兴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信息传播超越了地域、国界、文化的限制,并且实现了在大学生中的广泛覆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新媒体与各种网络工具结合的优势,构建各类教育载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校园BBS等数字化校园平台,通过更加生活化、人性化的方式向大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成更为广阔的共享平台。


  2.2新媒体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的迅捷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介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情、民情、社会新闻热点,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现象、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能得到大大提升,同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新媒体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方式


  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实时交互性。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同他人进行在线交流,还可以作为独立个体成为发布、传播、获得信息。而教育活动本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活动,新媒体极大地变革了二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方式,由单向度输出向转变为多向度互动,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分析、思考参与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参与度大幅度提升。


  2.4新媒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当前大学生普遍喜欢在虚拟世界用匿名的方式交流思想、传递价值观念、表达内心情感、宣泄释放情绪与压力,因此,相对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氛围更为浓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助新媒体,例如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及时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思想动态,把握大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波动和价值取向,之后反馈到现实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应对之策


  3.1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特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引领新媒体环境,构建具有思想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新媒体环境,发挥新媒体环境的育人功能。


  首先,要依据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指引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创建集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主流媒体平台,在日常化、生活化的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视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用积极健康、正确向上富有感召力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回答时代命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适当扩展大学生新媒体道德伦理教育,抢占虚拟世界的思想阵地。最后,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创新精神,支持引导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到新媒体环境构建中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受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拓展新媒体环境的育人功能。


  3.2正确把握新媒体时代教育关系,转变教学方式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受教育者对传统课堂的依赖性被弱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平等,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向师生互动,因此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功能机制,例如师生之间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便于就某个社会热点或理论要点问题随时展开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或发布的动态,有针对性了解大学生新形势下的心理动态和思想特点,以更温和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排忧解惑,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独立性越来越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新媒体信息选择、发布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鼓励和接纳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使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得到实质上的发挥;借助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引入慕课微课教学,拓展和延伸实体课堂的教育边界,一方面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更多渴求,另一方面构建师生间线上线下立体化教学交流模式;利用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模式,创设生动鲜活接地气的教育情境,促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展开交流,使受教育者接受、理解、认同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并内化入心,外化于行,切实树立起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3.3贴近大学生实际,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实践告诉我们,新媒体时代,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新媒体背景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强化监督引导新媒体信息。新媒体信息普遍存在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现象,且短时间内会迅速传播并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为避免其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必须对建立起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三是提供物质支持。由于外部势力渗透干预,在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对我国大学生造成了一定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维护红色阵地,争取灰色阵地,与黑色阵地展开广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