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是”字功用比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17
  • 阅读量19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系词“是”的来源及成因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还存在分歧,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字的功用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是”;功用


  作者简介:杨云霞(1993-),女,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2


  一、古代汉语中的“是”字


  古代汉语中的“是”字通常被归入到虚词中。“是”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是用作代词,可以做主语和宾语;还可以用作指示形容词,作定语;第三种情况“是”可以作为结构助词。这三种用法是最普通的用法。


  首先,“是”为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用法和“此”相同,相当于口语的“这”,偶尔也表远指,当“那”讲。翻译时有的要译出相应的名词和量词。


  “是”作指示代词,在句中做主语,翻译为“这”。例如:


  ①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中“是”为指示代词,作主语,指上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翻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②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解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鲁仲连义不帝秦》)中“是”为指示代词,做主语,译为“这就是生意人的行为了。”


  ③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是”为指示代词,指前面的“五十步而后止”,作主语,翻译成“这也是逃跑呀。”


  (2)“是”为指示代词,在句中作宾语。如:


  ①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中“是”作“谓”的宾语,译为“这个”,整句话的意思是“大概是说这种情况吧。”


  ②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是”为代词,指包茅,作“徵”的宾语,“寡人是问”结构相当,“我来索取它”。


  ③于是使人发趋徵庄辛于赵。(《庄辛说楚襄王》)“于是”译为“在这时”,“是”为代词,作介词“于”的宾语。全句译为“在这时派遣骑士道赵国请庄辛。”


  第二,“是”为指示形容词,作定语。在这种情况下,“是”后面有名词,也译为“此、这”。


  ①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秦桓晋文之事》)——孟子说:“凭这种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吝啬,我早就知道大王是不忍。”“是”后面有名词“心”。


  ②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这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是”后面有名词“邦”所以“是”为形容词。


  ③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鲁仲连义不帝秦》)——正当这个时候,邹国国君逝世,齐闵王想入境吊丧。


  第三,“是”为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无实际意义。例:


  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还爱什么呢?


  ②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齐侯说:“难道这次用兵是为了我个人吗?只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③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黄天无亲,惟德是辅。”(《宫之奇谏假道》)——我听说,鬼神真正亲近的并不是人,而是依附亲近于德行。所以《周书》说:“上天没有亲近的人,只辅助有德行的人。”


  以上这些例子,还有一种说法,即“是”为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


  最后,“是”和其他虚词组合成双音连词,如“是以”、“是故”。


  ①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宫之奇谏假道》)——大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是以”为连词,译为“因此”。


  ②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闻之也。(《奇桓晋文之事》)——孔子的门徒没有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传下来,我也就没有听说过。“是以”也译为“因此”。


  ③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笑他。”“是故”为连词,译为“因此”。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礼记·大同》)——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不会发生。这里的“是故”也译为“因此”。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古时期“是”就已经用作系动词,表判断了。系词“是”的来源和产生时间等问题上一直都是人们探讨和争论的对象,大家都各抒己見。但是我认为将“是”看做系动词的例子并不是特别令人信服,例如《论语》和《孟子》中的一些句子。如: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②曰:“是鲁孔丘与?”③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④盍徵招角招是也。


  在这几句话中,意思虽然都表判断,译为“……是……”,但是表判断的意义应该是由“也”体现的,“是”还为代词,译为“这”,整体为“这是……”“这就是……”这类句子与“是”为代词,做主语是一样的。而且,虽然③出现的前一句有“非”,理应与“是”相对,但是如果“是”为系动词,中间为什么要用逗号隔开呢?


  二、现代汉语中的“是”字


  在现代汉语中,“是”被作为动词广泛使用,而且有一个特定的称号为判断动词,表判断。它与一般动词有很多共同点:①能受某些副词的修饰,例如:我们都是好孩子。②能带宾语,如:我是学生。③能和助动词结合。例:这个鸡蛋可能是坏的。④可以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形式发问,例如:你是不是北京人?⑤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例如,“你的妈妈是医生吗?”“是。”


  另外,“是”还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动词的用法:①“是”后一般不能附着动态助词“着、了、过”;②“是”后不能带动量补语;③“是”不能用“没”否定,只能用“不”否定;④“是”没有重叠形式;⑤一般动词后面加结构助词“的”可以作名词的定语,“是”则不能。


  “是”的第二种用法是用作副词,在句法成分上作状语,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例如“她是来了。”“今天是很冷。”这些“是”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有些句子分不清“是”作动词还是副词,区分的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句中的“是”能否去掉,如果能去掉,意思不变,只是程度变了,则为副词。例如:她的性格体重是则加了。“是”就是为了加强语气,去掉后意思不变。如果不能去掉,则为动词。②“是”重读时为副词,作动词时不重读。


  第三,“是”与其他词组成合成词,当连词或副词用。如:“若是”、“要是”、“但是”、“可是”、“或是”、“是因为”、“为的是”、“不是……就是……”;“只是”、“总是”“凡是”,等等。例如:①我想出去打羽毛球,但是外面风太大了。②她哭是因为想家了。③你总是说我脾气不好。④我只是说了他一句,他就哭了。


  三、总结


  古代汉语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的“是”既有區别又有联系。


  二者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古代汉语中的“是”被划分在虚词里,现代汉语中的“是”为实词。其次古代汉语中的“是”字通常作为代词、指示形容词和助词使用,现代汉语一般作为判断动词使用,也用作副词。二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


  古代汉语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的“是”也有一定的联系,都为同一个字,从古代到现代的用法变了,一定有关系,最直观的就是二者都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一个新词当作连词使用,还有就是,“是”从《马氏文通》中的“断辞”,到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中的“同动词”,再到刘复《中国文法讲话》中的“内动词”。在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中都称之为“系词”。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和丁声树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称之为“动词”。1956年公布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把“是”放在“动词附类”里,称为“判断词”。1984年公布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把它列入动词的一个小类,简称“判断词”,即“判断动词”。经过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最终定型,但这是人们在当时的条件下的观点,关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的来源及成因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晓,s汉语的句子类型[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