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同课异构”的专业素养探析

  • 投稿呐嘟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72次
  • 评分4
  • 77
  • 0

文/张继飞

同课异构,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学及备课模式。“同”是指相同的“课程标准”,“异”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的差异。同课异构,是同在目标,异在过程,异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特色化。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迥异的教学个性,表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造性要求,凸显课堂教学“构思”与“结构”的差异。

一、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构思

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教师对整节课的设计思路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案例的选取及呈现的方式、时机及教学的侧重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湘教版地理必修Ⅰ教材中《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节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其成因与危害”。笔者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讨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因此对于教材中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应该弱化处理;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教学中不可能一一列举,选取哪一种自然灾害,需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或体验,并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不同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案例,如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干旱,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地震……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选择的是当地学生(启东中学)感受最深刻的一种自然灾害——台风,让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及生活体验,尝试分析台风的成因及危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归纳自然灾害形成的共性的成因和危害。

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传统教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而现代教学模式则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探究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地理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学习对生活、对个人的成长有帮助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赋予地理学科新的发展动力。本节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科特色,同时也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危害,尤其是对生命造成的各种伤害,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些必备的逃生自救的技能,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要达成的重要能力目标。

二、课改理念的差异性认知与课堂流程的个性化处理

教学过程的差异,直接体现教师教学思路的差别。从课堂的导入,到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再到课堂的总结,各个环节都能展示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学理念、驾驭和管理课堂能力。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展示的是百度贴吧出现的在台风“菲特”影响期间当地的相关留言及图片,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展开,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经历、感受、所见所闻,进而总结台风造成的危害,除了强风、暴雨、风暴潮之外,还对生活、生产、生命及财产造成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探求台风的成因。在台风造成的各种危害中,城市内涝是当地学生感触最深的次生灾害,学生在分析成因时,直接就能想到强台风带来的暴雨是内涝产生的自然原因。关于内涝的成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人祸”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从水循环的环节入手,分析城市建设过程中天然河道的填埋、植被的破坏以及混凝土地面的广泛覆盖对下渗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治理城市内涝的一般方法。关于洪涝的成因,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特征、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展开,最终让学生掌握分析洪涝灾害问题的一般思路。

传统课堂往往按部就班,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同课异构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打破常规,采取各种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可以分组讨论,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自问自答……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正是同课“异构”的一种表现和追求。

板书设计是容易被很多老师忽视的环节,也是最能直观体现“同课异构”功能的环节。大多数老师都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尽管也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却不能反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零散、混乱。如果教师能够以知识框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素养的差异性养成与教学境界的个性化达成

教师的教学素养差异,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把控能力。本节课的素材最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及生命安全教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科学的人地关系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人类在“天灾”面前显得非常渺小,但这类天灾可以“防”;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有些自然灾害由于“人祸”加剧了成灾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这类自然灾害可以“控”;只要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就能造福于人类,反之也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观,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最终的升华所在。

本节课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应该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在有的老师看来,生命安全教育似乎“偏离”了主题。其实,我们研究自然灾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趋利避害,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对生命的伤害。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刻意利用如皋中学优秀学子赵晓婷的事迹,结合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自我防护及逃生技能的相关教育,这也是“异”于其他老师构思之一。

自然灾害对人类而言,常常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例如洪水泛滥带来肥沃的泥沙,促进农业发展甚至孕育了古代的文明;再如火山、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而言是灾害,但是站在自然界的角度,破坏的同时却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样体现出对同一节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

现代课堂,是开放的、多元化的课堂、是具有生成性、发展性的课堂。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在相同的课程标准下同课异构,由不同教师来展示不同的构思设想、不同的结构框架、不同的流程设计,这样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让我们的教与学都能踏上新的更高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