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梅江区的两所小学为例

  • 投稿菲斯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96次
  • 评分4
  • 71
  • 0

◇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傅海涛 曹汉斌

摘要:为了了解梅江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情况,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实地观察的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得到了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几个因素,并结合实际状况对梅江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提出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情况;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26-02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其他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以及实施。这门课程在我国从设置至今已有13年,全国城镇区的学校都理应开设落实这门课程,但笔者在学校组织的见习期间很少看到这门课程开展的踪迹,因此,对梅江地区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落实情况展开调查,由于时间关系,只调查了梅江地区的两所小学,采用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而了解梅江地区综合实践课程的落实情况。

一、调查的结果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两所学校3~6年级的学生,访问了11位教师,发放、回收52份有效学生问卷。通过本次访谈的结果以及问卷的资料信息分析发现,这两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情况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再通过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及亲自观察等方式,笔者了解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在这两所学校开设,在整理访谈与问卷收集的资料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两所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正常开展。据访谈收集的资料统计,过半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做学科的附属科目。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综合课程。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可知,影响这门课程落实的因素在家庭与社会方面可以忽略不计,在学校方面,主要因素为:专业人员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课时的安排、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二、存在的问题

所调查的两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忽略的,若不及时解决,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通过调查,笔者认为这两所学校展现的问题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落实不到位。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时不足。笔者调查的这两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只有一课时,接受访谈的教师也反映这门课程的课时不够充足,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平均每周应开设3课时,但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实施;二是课程地位低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理应享有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同等待遇。但在应试教育观的功利影响下,这门课程的地位是很低的,不能作为主科。统计数据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学校及教师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对于这门课程的价值还存在着观望的态度,对这门课程所取得的效果还存在怀疑心态。

2.专任教师奇缺。在问及是否有专任教师上这门课程时,过半的教师回答说没有,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大部分是由学科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的,这无疑加重了兼课教师的任务。因此,为了减轻自身的负担,教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作副科对待,使得这门课程开展的质量不高;大部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还不充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课程与生活、社会的有机联系,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也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梅州作为一个著名的“四乡”,但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缺少对家庭、社会资源的利用,这就反映了教师对身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不高,导致课程资源的浪费,再加上大部分教师的资源利用能力缺乏,使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难上加难,因此,提高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迫在眉睫。

3.没有教师团队。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第十章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范围广、因素多、人员复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这包括了指导教师与学校其他教师的密切配合、协调。在教师自身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不足时,就应该与其他教师一起组织、合作起来,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团队合作效益。

三、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帮助梅江区小学更好地落实这门课程,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1.重新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观。一门课程的存在,取决于该课程的绝对价值以及它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相对价值。从课程特性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在教育价值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能够重建课程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因此,重新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及成立课程开发小组。英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开发。”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课程开发与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前提,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的培训,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出发进行。学校是教师发展的立足之地,是教师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现其价值的用武之地,校本培训,需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强调学校与课堂的密切关联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实施课程的能力。校本培训是自主、反思、合作、高效的,它必然会成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行实践与研究最有效、最好的进修。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可以派教师外出学习,了解其他学校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通过借鉴以及结合本身实际进行设计开发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成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设计、实践的过程,逐渐改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从而促进综合实践课程的落实,并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3.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从人的角度对课程资源分类,可以分为四种:学生中的资源、教师中的资源、家长中的资源以及社会人士中的资源。面对这四种资源,教师应做到“多思考、多做、多练”,只有多思考如何利用周围的资源,才能真正达成提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了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学校只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建立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团队,群策群力,努力克服不足和问题,采取多种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够把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明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马笑岩.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2009,(1): 96.

[3]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58.

[4]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20-21.

[5]丁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8):78.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