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单元目标分析

  • 投稿石欣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464次
  • 评分4
  • 90
  • 0

栾海军

一、解读教材

教材在编排上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整体把握教材,深入解读教材。就每个单元的教学来说,首先必须对这个单元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制定相应的单元教学计划,然后才能走进课堂,引领学生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孤立地进行每一课的教学,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单元知识体系。以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水循环》单元为例,《蒸发》引导学生探究加快蒸发的几个因素,《沸腾》一课引导学生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凝结》一课则是探究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原因。从表面来看,这几个知识点非常零散,毫无联系。

其实,这三课与后面两课是有内在联系的。

《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是在学习前面三课的基础上研究冰、水、水蒸气受温度的变化而形态发生变化,《小水滴的旅行》一课是对小水滴在自然界中不同状态观察的基础上研究小水滴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说,蒸发、沸腾、凝结是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是对前几课的总结和提升,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如果教师在上课前没有理清这些关系,就难以有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二、了解学情

通过三年级《水的科学》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的基本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蒸发、沸腾、凝结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洗的衣服晾一段时间就干了;杯中的水放上一段时间,也会变少甚至没有了;人发烧时,用温水或酒精擦身体,能起到降温的作用;用湿拖把拖地时,一会儿地就干了;水烧开时水泡翻滚;冬天我们呼吸时会呼出白气;冬天家里的窗户上会有水珠等。但大多数同学没有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在概念教学方面,学生对“蒸发”“沸腾”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同学不知道蒸发是液体在常温下发生的气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特定温度下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气化现象。

在实验探究方面,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但是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思维仍缺乏严谨性,因此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确定《水循环》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2.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做好记录,并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3.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联系,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些准备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熟悉、是否能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之外,还与学生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引导学生课前做一些观察记录、查阅相关材料非常有必要。《水循环》单元应该布置学生课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观察生活中的蒸发、沸腾、凝结、云、雾、雨、霜等现象,并记录下来。

2.复习温度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在教室里放几杯水,让学生定期观察水位变化,并做好记录。

4.熟悉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四、优化设计

如果说《水循环》单元中每节课的知识点是一颗颗珍珠,那么单元教学目标“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就是一根线,只有它才能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穿成一副项链,成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紧紧围绕这条线,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并做好记录。

2.在《蒸发》《沸腾》《凝结》三节课结束时,都要加上一个总结提升环节:蒸发、沸腾、凝结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3.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先要复习蒸发、沸腾、凝结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学生通过对信息资料的综合分析,归纳出科学结论: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是水所处的外界温度的变化。它们导致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呈现出水的状态的变化。

4.在学习《小水滴的旅行》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中雨、雪、霜、露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雨、雪、霜、露有什么不同”“雨、雪、霜、露形成时,气温有什么不同”展开讨论,从而对自然界中雨、雪、霜、露的成因形成准确的认识。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2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