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共舞 “耳聪目明”——浅谈“奥尔夫”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551次
  • 评分4
  • 91
  • 0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中学 戴玉珠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中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两者之间的结合表现得相当明显。正是因为如此特征才使得其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主要就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改善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进行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中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81-02

初中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不喜欢多动,不太愿意参与音乐表现,所以课堂经常呈现出“默默无声”的现象。怎样让学生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动起来,是摆在所有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怎么动才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的体验?怎样动才能让学生乐意动?一系列的课题困扰着音乐教师,笔者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奥尔夫教学,通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在音乐课堂中引进奥尔夫教学方法是个不错的办法,经过尝试发现,不管是在歌曲教学或者演唱歌曲环节,都能有一定的作用。

一、“身动”——声势动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身动”指的是学生身体的运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体态动作”。很多人可能认为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动起来应该很简单,其实在中学阶段,要学生动起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可以自觉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而中学生遇到即兴发挥时大多纹丝不动。所以笔者尽量设计他们能做到的动作,让他们有章可循,逐渐体验其中的快乐,从而习惯成自然“动”起来。“声势”活动的本质意义在于它作为“人体乐器”去演奏音乐,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手、脚等任何身体部位的每一个动作都应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做连贯、流畅的节律性运动,全身各部位要协调配合,使“声势”活动的过程看来如同优美的舞蹈。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音乐的各个要素是在教学时由学生身体动作来反映的。声势教学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各种有节奏的声音简单而原始地进行身体动作。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1)节奏模仿。可以是师生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一般的节奏模仿是教师打击节奏,学生模仿着进行演奏。一般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学生会产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

(2)接龙游戏。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节奏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反应、记忆和即兴创作的。当学生根据教师的速度与节奏,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节奏,变换不同的动作,自由创造。

(3)创编节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创编节奏,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型之后,这个练习很够很容易实现。学生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节奏,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搭配,避免出现组间非常大的差距,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4)用“固定音型”为音乐旋律伴奏。用“固定音型”这种训练方法是最自然、最能体现音乐的表现形式,学生不但学起来非常容易,而且对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等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多声部音乐的参与及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眼动”欣赏教学中按图谱律动

“眼动”指的是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看清图谱,按照音乐图谱的要求准确完成演奏、演唱任务。其实,在平时的欣赏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情绪,分析曲式结构,从事一些过于理性的欣赏。生动的奥尔夫节奏图谱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条件,活跃学生的音乐思维,为学生创造性参与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例如,在分辨两段不同乐曲的表现内容上,可以用横线表现走路,用波浪线表现小高兴的跳舞,学生对于图谱的应用反复欣赏、观察、记忆。由此可见,适当地绘画、图谱在学生的眼中变成了有内容、看得见的画面,简单的图谱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了音乐内涵。

黑格尔指出:“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而作为视觉对象的图画、符号等,却是十分稳定的,人们可以反反复复地加以欣赏、观察。比如,《雷鸣电闪波尔卡》就是一个典型的采用音乐图谱来参与音乐表现的课例。A段一共有2个主题音乐。第一主题反复出现一个密集紧凑、具有跳跃感的节奏,在每次出现时配上图谱(左右脚掌),为给音乐配合简单的舞步——左右左跺脚,让学生参与到这场舞会中来感受人们欢聚一堂舞蹈的场面,A段第二主题配上图谱(双手击掌的图案)来迎接狂风暴雨的到来,大手表示强拍,小手表示弱拍,规整的节奏配合强弱规律的拍手声势,共同营造更加欢快、热烈的场面;B段的两个主题音乐分别用斜杠、V字、圆点图案来表示,用三角铁、摇铃、双响筒三种打击乐配合表现外面虽然是雷鸣电闪,但是大厅里的人们依然沉浸在欢乐的舞蹈之中的场景,三种图案很好地描绘了这段音乐的形象,将倚音及短促的八分音符和连线表现得十分轻巧、活泼。以上这些笔者都通过音乐图谱的形式出现,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很直观地看到音乐的形象,并指导自己如何参与到音乐的表现中来。

三、“心动”——教学过程中培养“通感体验”

“通感”这一概念最初可能出现于19世纪早期,具体内容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声音时感觉看到颜色,吃东西时听到某种声音,这种现象就可称之为“通感”!享受音乐并不是耳朵的专利,还有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音乐作用于心灵产生共鸣,正像列队士兵齐步走过大桥产生共振,足以摧毁大桥一样,音乐足以使人力大无穷,也足以使人心力衰竭,不堪一击。不管你会不会跳舞,一支霹雳舞曲都可以唤起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跳荡,这就是心灵之舞,也是通感的奇功。因此,毫不稀奇,一首《我的太阳》令意大利足球健儿热血沸腾,反败为胜;一曲《黑色的星期天》不愧为魔鬼的邀请书,令琴师和听者或因过度悲怆而猝死,或者干脆痛不欲生……

奥尔夫教学点通过学生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有了心的参与,中学生的音乐课堂将更赋予音乐的动感。所以,教师要多用质朴、简单、单纯、最自然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往往这些简单的方式能够诉诸心灵、反应内心,成为一种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形式,虽然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浅”,但却能够由浅入深,在艺术上登堂入室;有时候或许会显得比较“小”,但通过它也能够小中见大,有足以充分发挥和发展的余地。利用奥尔夫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通感体验,确实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振动”,产生必要的通感体验,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学生静心聆听,流淌着的音乐正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音乐课是学生体验感受音乐重要的场合,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身动”“眼动”“心动”,不但是丰富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更是让学生疲劳的身心能够合着音乐的节拍“共舞”。动静结合的课堂才是受到学生欢迎的课堂,只有让学生“身心共舞”,才能使得学生“耳聪目明”,学生也才会发自心底地喜欢音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楠.再谈奥尔夫教学法之理念[J].民族音乐,2015,(1):101-102.

[2]李亭亭.在奥尔夫教学法指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音乐时空,2015,(1):129-130.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