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音孔对笛子表现力的丰富作用

  • 投稿薛梧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84次
  • 评分4
  • 60
  • 0

刘彬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大同300171)

【摘要】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文章主要分析半音孔对笛子表现力的丰富作用。

【关键词】半音孔;笛子;科学应用;表现力;交叉指法

一、绪论

中国的竹笛只有六个指孔,构造再简单不过,且每一个调都有自己的一支笛子,正因为这样从古开始它就一直存在着如何在同一只笛子上旋宫转调的问题。经过一代代演奏家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来进行转调——交叉指法。这样的指法虽然能够在笛子转几个近关系调,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制约性。在与其他乐器合作时交叉指法有些音存在着不准确的问题,也存在演奏中的一些限制,例如交叉指法动作相对繁琐在有些快速演奏时影响了速度。到了近半个世纪时笛子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适应更多的需要,笛子终于在六个指孔上能完整地演奏十二个半音,从而也解决了在同一只笛子上转调的问题。这就是半音孔。更重要的是它的应用又把笛子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大地拓宽了竹笛的表现力。

二、本论

半音孔这个词如果你要是早半个世纪前说出来很可能根本就没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南北各派以及各大音乐院校的必练科目,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半音孔。

半音孔,即按半孔所发出的音。在半孔的按孔动作上现在主流也分两种不同的形式(由于无法做例图,为了叙述的方便,本人以演奏者本身为参照物,笛孔的靠演奏者左方的为上半孔,右方的为下半孔,前方的为前半孔,靠演奏者身体方向的为后半孔,左方向持笛者反之):一种是用指尖在指孔上按上半部分,另一种是用指肚按在指孔的后半部分(由于二、三孔的音程属于一个小二度关系,所以第三孔不存在按半孔发音),两种按孔方式各有千秋,用哪种就因个人而异了。

转调问题,这是笛子的历史难题,如何在不换乐器的情况下实现多种调性的变换,在以前我们的前辈们一直用交叉指法来完成,如以c调笛为例这只笛子按照本调的指法按照筒音做5演奏即可得到G调的音阶,但是如果出现了F调需要演奏的话就出现了原来的本位音孔上没有的音,这是就需要用特殊指法来解决,我们的前辈们就是用了交叉指法来完成的,即:吹奏F调的1时打开二孔上的中指(指孔顺序由笛尾向笛头方向算起123456个孔按顺序排列),其他手指全部按闭,这样就出了F这个音。虽然我们演奏出了这个音,但是它的准确度却是存在质疑的,并不是所有的交叉指法都不准确,它需要很多客观条件影响,笛子本身质量的好坏,开孔的方式,演奏者的控制能力等。但是如果用半孔音就相对容易了。我们还用G调笛为例,还演奏F调,我们吹奏F调的首调1时只需把第二指孔上按一半即可得到这个音,且它的准确度可以用遮挡指孔的多少来轻松调节。除了在第三孔上没法做半孔外,其他各个指孔都可以轻易完成,算上筒音一共有七个基音,由五个孔可以使用半孔,增加五个音,这样一个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已全部齐全,可以实现在同一支笛子上的各个调的转换。由于半音孔的完善,使得笛子转调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作曲家们可以创作出更多转调的乐曲,来丰富笛子的表现力,更为明晰地表现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用一支笛子可以演奏多个调,使得演奏者不再需要频繁更换乐器演奏,即使出现大量转调乐曲,也可以从容应对。

表现力,竹笛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现田野、牛背、牧童这样的清新安逸,也可以表现气势如虹、金戈铁马的激越悲壮,有时它清新活泼宛如一缕清风把我们带进田园,有时它又悲凄哀怨静静地向我们低诉。但是这些都一直是我们民族几千年一直延续的表现特点,如今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里,世界不断地借鉴学习我们,而我们也在不断地借鉴学习世界的。在这里半孔的应用为我们学习外国的音乐立下了汗马功劳。西洋的大小调体系与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的变化音应用得很广泛,而半孔开拓出的笛子的完整半音阶满足了演奏两洋乐曲的条件,在众多的演奏家的不断努力下一首首异域风情的笛子移植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而使人们对笛子的看法又焕然一新。在现在一些优秀的演奏者可以非常自如的演奏《霍拉舞曲》《野蜂飞舞》,甚至《流浪者之歌》这样的非常有难度的小提琴曲。这样使笛子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更好地与世界接轨。

现如今,我们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移植外国作品的阶段上,我们也有自己很多知名的作曲家为笛子做了很多当代的作品,如《梆笛协奏曲》《蝴蝶梦》《陕北四章》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大量的创新技法和新的演奏形式,他们在技术上的高度也是空前的,具有丰富的变化音和更新奇的调式调性,这样的丰富的变化音和新的调式在半孔音技术不完善时它的演奏是不可能的。有很多著名笛子演奏家演奏大型协奏曲都是与世界上的一流交响乐团合作,使笛子被更多的人认识,被更多的人认可。

半音孔的发展,虽然我们从理论上能在六孔竹笛上做十二个半音的演奏,但是在实际演奏中它依然存在着诸多不便,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两个无名指按的一、四指孔,这两个指孔因笛子的音程关系特点一二孔之间、四五孔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所以这两个手指必须用力伸开才能够到,也正因为这样使这两个手指的灵活度大大下降,从而在这俩个指孔上做半音是相当有难度的,尤其当有快速乐段的时候。此外,存在的问题是,在远关系调性上不容易做出传统装饰手法,如叠音、颤音、滑音、剁音等。

然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笛子事业从事者并没有止步不前,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有人开始着手笛子音孔的改革。因为笛子只有六个孔不容易解决旋相为宫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指法和半孔来弥补,但是终究还有诸多不便,于是便出现了不少加键笛,加键笛的音域有所扩大,半音阶完整,可以自由转调,但是它也有着很大的缺点,它使原有的优美清脆的音色和传统技法受到非常大的损失。传统技法与笛子的风格和个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加键笛改变了传统的指法同时也使民族风格的展现受到损失。正因为这些原因,又有些人研制了不加键的多孔笛,如简广义的七孔笛,北京戴亚的八孔笛,天津刘管乐的九孔笛,中国广播民乐团的十孔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韩义的双托十一孔笛等。这些指孔加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加在两个小指和大拇指上的,本身两个小指在不演奏大G调以下笛时根本就是闲置的,由于它们也正好与无名指相邻,所以在这两个位置开两个半音孔,也恰好解决了这两个手指半音演奏速度和准确度的问题,从而使两个无名指的半音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还有就是开在大拇指上的半音孔,在距离第六孔其正下方不远处开一个与第六孔成小二度的拇指孔,这个孔的音高与筒音是一致的。这个孔的打开对笛子传统技法的表现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笛子过筒音的小三度滑音问题和第六孔的小二度颤音问题。简广义先生已经在他个人的多个作品中应用,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结论

在竹笛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它由鸟类肢骨做成的三四孔笛一直到如今的最多十一孔笛,其发展过程凝聚了太多笛艺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但是,并不是笛身开的半音孔越多那就越好,天津音乐学院沿用简广义的开第六孔上方的半音孔和中央音乐学院戴亚应用的两个小指半音孔是我个人非常接受的,这三个孔配合在第二、五、六孔上做的半孔变化音,可以达到自如转调,十二音齐全且演奏方便,这样既能使竹笛保持它原有的民族魅力又能轻松地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异天,戈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2]陆金山笛子自修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陆金山,笛、箫、埙、笙、唢呐吹走指南[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缪天瑞.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吴赣伯,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6]于宝臣,俞逊发.笛坛精英繁星录[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6.

[7]赵松庭.笛艺春秋[M] 杭州:浙江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8]赵松庭.笛子演奏技巧广播讲座[M]. 北京:北京广播出版社.1983.

[9]陆金山.吹破天——笛子大师冯子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1)

[10]陆金山,陆海,陆江.十二孔陶埙制作歌诀一一陆氏掏堂托底式简易制埙法[J].乐器,2006,( 1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