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观念艺术的创作方式

  • 投稿游子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77次
  • 评分4
  • 76
  • 0

孙嫣

20 世纪50 年代晚期到70 年代早期,是艺术发生转向的一个关键阶段,以“观念艺术”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体系逐渐代替了以“形式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体系,成为艺术主流。观念艺术虽然仅仅是西方后现代艺术诸多流派中的一个,但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强调艺术家思考及其思想重要性的艺术取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观念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直接划上等号,它是后现代艺术体系的核心。

“观念艺术”这个词是由美国音乐家亨利· 弗林特(Henry Flynt)在1961 年率先提出。他认为:“观念相对于观念艺术,就像声音相对于音乐,他们是基础材料。”①荷兰极少主义雕塑家索尔·勒·维特(Solle Witt)在1967 年发表的《关于观念艺术的短评》一文中指出:“在观念艺术之中,观念或者概念是作品最重要的方面。当一个艺术家使用了艺术的一种观念的形式,这就意味着一切计划和决定都已事先完成,而其实施则只是一种敷衍了事的工作,观念成为创作艺术的机器。”②

如上所述,西方的观念艺术旨在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强调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家们摒弃传统的手工创作方式,同时也对艺术作品作为独立的、可收藏的、可买卖的商品属性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体现在具体的创作方式上,传统艺术在技巧上的统一标准,在观念艺术家的手中已经成为浮云。本文将重点论述其极具颠覆性的创作方式。

一、使用现成品

对于直接使用现成品这一艺术表现方式,还要从观念艺术的鼻祖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的作品《泉》谈起。作品中小便器的展示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艺术的进程——对艺术价值的判断不在于作品显示了怎样的自身价值,而在于艺术家选择什么对象呈现给观众,这个客观物既可以是现成品也可以是绘画(一种人造的现成品),它使展出物本身第一次成为非欣赏的对象而仅是引起思索的媒介。

③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Josef Beugs)曾经说过“杜尚之后的艺术都是观念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④波伊斯以他的“社会雕塑”的观念去完成艺术作品,而“社会雕塑”的观念比杜尚的“小便器”更进一步地将艺术彻底推向大众。如《放上黄油的椅子》《磔刑》等。作品《磔刑》就是由木头、贮血瓶、电线、铜丝、纸等现成品装置而成,艺术家试图通过日常用品的组合来表达自己的主观理念。

二、挪用为主

挪用,或者说是借用,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表现为艺术家借用某位艺术家的名作来表达自己的观念意图,但是这种“借用”并非单纯复制,而是将借来的图像进行再处理、再描绘或者再摄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艺术所崇拜的原创性。在后现代的众多艺术流派中,波普艺术是挪用的先驱,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则是挪用手法的教父。他经常对已有作品进行复制,通过形象的重复来创作新颖而简单的作品。《玛丽莲·梦露》就是采用这一手法完成的典型作品。该作品直接挪用了电影广告上玛丽莲·梦露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翻拍、复制50 张相同的照片而形成作品。沃霍尔在创作中,将玛丽莲·梦露形象之前所代表的内涵完全摒弃掉,挪用到一个新的平面上,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与意蕴。

三、文字表现

观念艺术对于文字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将艺术单纯地作为可视化的物质形态性抹煞掉了。艺术不仅可以单纯地“观看”,也同样可以“阅读”,并且“理解”。

作为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先驱,约瑟夫·库苏斯(Joseph Kosuth)于1965 年创作的《一把和三把椅子》即是该表现手法的典型代表。作品由三部分构成:一把真实可视的椅子、该椅子的照片以及“椅子”的定义。库苏斯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是:每件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所传达的艺术的本质(观念),而以现成物为依据的图像,最终的目的就是给人提供了一种观念。具体实际物的椅子通过画家或者摄影艺术家的绘制或拍摄而成为图像的椅子,但无论是真实的椅子还是通过艺术语言转化了的椅子,都导向了一个最终的概念,即观念的椅子,也就是文字对椅子的定义。

观念艺术对于文字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样做的后果之一就是使艺术重新陷入“抽象表现主义”,即由文字所构成的看似有意义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的抽象。德国艺术家汉娜·波尔文的艺术采用的就是下意识涂写的表现方式。她每年要在成千上万张纸上涂写数字以及从书籍上照抄文字,这样的作品使观众很难在字里行间窥探到艺术家的真实用意,一切似乎都是无意义地堆砌和信手涂鸦。

四、观众参与

观念艺术已然成为20 世纪后期西方当代文化的主流。艺术家从以往的启蒙者转化为一种平民身份的对话者,艺术作品也从单向性的传输进入到一种观众积极介入和交互的反馈状态。

越来越多的观念艺术家使其作品走向生活、面向观众。以德裔美国艺术家汉斯·哈克(Hans Haacke)于1970 年创作的《汉斯·哈克美展调查》为例。在创作过程中,他让观众参与填写一份调查表,其中不乏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如“你认为美国介入越南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美国国民整体的道德观念?”、“你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困难是否应该归咎于尼克松政权?”等与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他将自己的作品与当时一些非常尖锐的政治问题结合在一起,使他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这种方式,哈克不仅使他作品的信息量大大增强,也使其作品就像一面镜子,让观众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社会。

五、行为表达

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行为来表达艺术观念,也是观念艺术的一种重要创作手法。

美国艺术家丹尼斯·奥本海姆(DennisOppenheim)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涉及对行为象征意义的挖掘。如在作品《读本位置》中,艺术家本人躺在沙滩上,将一本书放在自己身体上并进行拍照,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将书本拿走露出遮住的部分,再次进行拍照。从表面上看,作品仅为两张照片,实际上是通过照片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狂人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的作品《荒原狼:美国爱我,我爱美国》中,他用毛毯裹着自己,与狼在笼子里一起不吃不喝地相处了5天。波伊斯运用符号的力量和宗教活动的魅力,使得在与传统概念中的动物相接触中找到动物和人的相通点和交融的可能。可见,在行为艺术中,艺术家本人不仅成为其作品的策划者,也成了参与者,并借助自身的行为来表达艺术理念。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西方的观念艺术开始影响到中国大陆,并风靡一时。1988年艺术家徐冰在北京展出了《析世鉴-天书》,作品中书写着一些由汉字笔画自由组合而成的错乱符号。1995 年,一群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张洹、马六明、张彬彬等以裸体重叠的方式共同创作了《为无名山增高一米》。除此之外,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张培力的《静音》等众多作品皆呈现出观念艺术在中国所特有的创作方式。

总之,观念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体系的主流,在创作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技巧,同时反对现代主义艺术体系所要求的形式主义,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兴趣,更多的是关注物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观念艺术家以社会文化作为题材,运用非艺术媒介扩大艺术表达空间,摒弃传统艺术的造型性,催发艺术创作方式发生变异,导致观念艺术可以由装置、照片、解构、文字、行为、电影和录像等一切能够传达观念的形式存在,并使之成为艺术界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之一。

注释:

①马永健.后现代主义艺术20 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15

②常晓.浅析西方观念艺术[J].消费导刊,2007,9:208

③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5-16

④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22

【孙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