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调查与提升策略建议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15次
  • 评分4
  • 68
  • 0

陈建华 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

韩思菊 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陈建华,男,副教授,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邮编:830043。

韩思菊,女,副教授,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邮编:830043。

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辖七区一县,各区县以及校际之间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非常大,相应地,美术教学的成效差异也很明显。为缩小各区县、各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全市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对该市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建议。希望能够以管窥豹、抛砖引玉,引发专家、学者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问题的关注,并引导探索提升我国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路径。

一、乌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现状抽样调查

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师教育教研能力、教学设施、办学历史、家长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乌市匕区一县之间美术教育发展的水平差异较大,甚至同一个区(县)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笔者以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天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乌鲁木齐县,以及基本情况介于两者之间的水磨沟区作为样本库,根据以上指标从二区一县分别遴选3所层次不同的小学来进行调查分析。

(一)天山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

天山区共有小学33所,笔者对3所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进行了调研,下面分别以A1校、A2校、A3校代之。Al校是“天山区示范小学”,也是天山区美术教学示范与观摩基地,其办学历史已超过80年,学校规模较大,办学成果突出,社会反应良好。该校位于天山区的繁华地段——幸福路,有南北两个校区,共有民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835人,在编教职工150人。该校共有美术教师7人,学历均为本科;其中40岁以上4人,30岁以上3人;4人为小教高级职称,3人为小教一级职称。该校美术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任务中学习领域的差异对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因此,在专业成长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分工,例如有3人专攻儿童画,2人专攻儿童版画,1人专攻书法,1人专攻陶艺。但是,从小学美术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来看,仍然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过分重视“造型·表现”,而轻视其他学习领域;在“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中,又过于重视儿童画和儿童版画,而轻视儿童国画、水彩等内容。这说明,该校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该校美术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不多:最近8年只有2人参加、观摩过全国中小学美术现场课大赛,1人参加过书法培训,1人参加过陶艺培训,无人参加过“国培计划”,到目前为止仍有3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和交流,其中就包括2名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这至少说明四个问题:一是该校美术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比较少,二是该校高级职称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懈怠心理,三是该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执行和业绩考核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四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额拨款使广大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受益的“国培计划”无法惠及该校的小学美术教师。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A2校办学历史超过50年,共有19个教学班,987名学生,45名在职教师。该校仅有1名美术教师,为本科学历,33岁。近8年来该教师共参加过3次继续教育培训(2006年、2008年、2012年),还参加过天山区组织的美术教师基本功培训(2008年),自治区美术教育年会(2012年),自治区优质小课题汇报(2013年)。从该教师8年来参加过的各种培训交流青况来看,A2校、该教师本人都非常重视专业素质的提升,但是繁重的工作有可能成为制约其专业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教体艺[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1 9个班级每周的美术课时总量为38课时,加上第二课堂以及该教师所承担的学校宣传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对于一个年轻的美术老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减少美术课时、降低美术教学质量、弱化第二课堂,以释放该教师的时间,可能就是不得已的做法。可见,师资短缺是该校美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种条件下,要想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从该校的学生规模来看,需要再引进2位美术教师才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

A3校的办学历史超过40年,地处乌市边缘,原是一所企业子弟学校,2006年7月才移交到天山区教育局,学校规模较小,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50人,在职教师27人,代课教师17人。该校仅有1名美术教师,47岁,1993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学历。该教师少有外出参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近8年来只参加过1次继续教育培训(2013年)。该校除了与A2校都存在美术教师短缺的情况外,还存在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年龄偏大、存在职业倦怠心理,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执行和业绩考核评价方面执行不严等问题。

(二)水磨沟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

B1校办学历史6年,有24个教学班,3位美术教师,年龄在26岁到33岁之间:其中2位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中专,第二学历为本科。有2位教师工龄已满15年,参加过教材编写培训、“新课标”培训和水磨沟区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3位教师都参加过“国培计划”的短期培训项目。从该校美术教师的职前学历与职后培训情况来看,该校美术教师侧重于教学能力的提升,而比较忽视美术技能、美术创作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这与他们的职前学历教育阶段(中专)不太重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绘画等美术门类的技法、创作、教学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B2校办学历史32年,地处乌市边缘,为民汉合校,共有26个教学班(其中汉语班20个,双语班6个)。该校共有4位美术教师,其中1人25岁,2人33岁,1人40岁;本科学历1名,专科2名,中专1名,其中1位为少数民族。该校有3位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位教师参加过水磨沟区组织的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培训,1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过新疆师范大学成教学院主办的为期2年的脱产双语本科(美术)培训。该校教师参加过多次自治区教科院组织的教研活动,承担过多项市级美术教研课题,其校本课程《纸版画》在水磨沟区有很大影响力。这说明,该校美术教师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学校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该校对美术教研活动比较重视,美术教师也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但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人数相对于双语班学生人数比例偏低,少数民族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路径过于狭窄也是制约该校美术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

B3校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为民汉合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有学生754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40人,有9个教学班。美术教师共有3人(2人为汉族,1人为少数民族),平均年龄30岁左右。该校美术教师除了承担基本的美术教学外,还承担其他学科的教学、学校宣传和一部分行政工作。最近8年中,只有1位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该教师还参加过市、区级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和大队辅导员的培训;还有1位教师参加过班主任培训和档案管理员的培训。从该校的学生规模来看,该校美术教师的数量可以足额开设教育部规定的美术课时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开展与美术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但是该校的美术教师还要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因此,专职化可能是该校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乌鲁木齐县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

与学校主要集中于市区的天山区,部分学校分布于城乡接合部的水磨沟区不同,乌鲁木齐县的小学大多处于乌市周边的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且分布分散,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教学质量不高。

Cl校办学历史已有50年,是一_所九年一贯制农牧区半寄宿制汉语学校,自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间,该校先后与当地5所学校合并。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8个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1095人,其中小学生642人,中学生453人。该校共有3位美术教师,其中1位为特岗招聘,刚刚入职,为本科学历;其他两位教师的年龄在40岁左右,从教时间都是11年。一位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专,主要担任1-5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周课时1 8节),已取得小教高级职称;另一位教师的第二学历是火专,为政教专业,主要担任6 8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周课时14节),已取得中教高级职称;以上这2位教师从事美术教学都是1 1年。从该校的办学规模来看,美术教师数量基本上可以维持正常的美术教学,但这3位美术老师,要么是刚入职,要么是中专,要么是由其他专业人职,如果说工作时间可以填平教学经验的不足,那么,第一学历和跨专业所欠缺的系统的专业技能、创作能力、知识结构、教研能力却很难通过职后的工作经验、短期培训等弥补,尤其是对于6年级的美术教学来说,难度更大。

C2校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哈)汉合校,共有10个教学班,只有1位哈萨克族美术教师,毕业于新疆幼儿师范学校的幼教专业(中专),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新疆大学哈语文大专文凭,中国汉语水平(HSK)为五级。该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训练,有4年教龄,期间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和交流,这说明,该教师还没有明确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的自觉意识。从该校的属性、学段以及办学规模等指标来看,一名美术教师显然不足。该教师承担1-9年级美术课的教学任务,这就意味着要在一周之内撰写9份完全不同的教案(如果汉语班、哈语班分开授课,就意味着要撰写18份完全不同的教案),作为HSK水平只有五级、非美术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中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因为编制紧缺,该校无法再引进美术教师,学校也曾尝试通过请代课教师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因工资低、生活条件差、地处偏远等原因,而一直未能如愿。

C3校地处哈萨克民族聚居地,创建于1935年,现有学生70名,教师1 8名。由于办学资金紧张,教学环境和设施均比较落后,教室供暖不足,冬天严寒时正常教学都会受到影响。该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正常的美术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乌市天山区、水磨沟区、乌鲁木齐县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素质高低基本上与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经费投入;2.不同区(县),甚至同一区(县)内不同学校的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差距非常大,教育均衡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3.各校美术教师专业背景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4.学校的综合实力、美术学科教科研成效与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不一定呈现正相关关系,其核心因素是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美术教师的主观意识;5.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比较弱的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特色不鲜明的问题;6.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学历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学历背后的专业技能、知识体系、人文素养的差异,还表现在教师职业意识的自觉、独立意识,以及为美术教育专业奉献终生的虔诚度等方面。

二、乌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建议

综合分析以上9所学校的不同情况,笔者对乌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1.足额配齐美术教师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

以满工作量来计算,每位教师每周应安排14-16个课时,也就是7-8个行政班的课堂教学,以每个班45人计算,合理的生师比应该为315:1或360:1,若将第二课堂、艺术展演、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因素计算在内,应小于这个数值。各校应该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于美术课时量的要求,增加编制,积极引进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释放美术教师的时间,让教师有精力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理论的学习,促进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2.专职化是提升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

小学美术教师的专职化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教师职前专业为美术学(教师教育),一种是职后主要从事美术教学,还有一种是职前为非美术教育专业,职后主要从事美术教学。第一种类型主要有三种情况:①第一学历为中专美术班;②第二学历为美术教育专科或本科;③第一学历为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第二种类型也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只承担美术教学;②承担美术教学和其他副科;③承担美术教学和部分行政工作。小学美术教师的专职化,既要确保教师的第一学历或第二学历为美术教育专业,又要保证美术教师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美术教育这一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专业素质提升的空间和能力。

3.积极探索提升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路径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美术教师都是通过“民考民”向方式进入大学的。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他们既要学习汉语,又要学习专业,这势必会影响其专业素质的提升;入职后少数民族教师的施教对象也只是少数民族学生,而且使用单独编写的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美术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实效的评价都与国家通行的教育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对少数民族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可实施以下策略来解决。第一,在“国培计划”中实施针对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项目;第二,取消民考民、民考汉、汉考汉的区分,统一按照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准来招生、录取与培养大学生;第三,将双语小学当下通行的培养体制“民汉分班”改为“民汉混班”,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不仅要教本民族的学生,还要教汉族的学生,将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的美术教育置于同一个标准之下,以此来促进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4.探索学历为中专的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乌市各小学有大量学历为中专的美术教师,他们的年龄从35到55岁不等。虽然学历不能成为衡量专业素质的唯一指标,但是中专学历的美术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却是事实,这就导致他们在理解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能、美术创作、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可通过高校与市教育局的合作,开设专门的学历班或课程班来解决这一问题。

5根据新疆小学美术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新疆美术教师素质提升的“国培计划”、继续教育(因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实施要求参考的是“国培计划”的标准,在此两者合并论证,继续教育不单独列出)总目标、年度目标以及评审机制

“国培计划”实施之初就对培训对象、实施宗旨做了明确的界定,2012年又颁布了“课程标准”,但是并没有颁布年度培训目标,也没有要求各省制定总目标和年度目标,甚至2015年“国培计划”的实施与否都无法确定。为了监管实施院校的培训质量,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实施通知都对培训内容属性、施教者来源等做了严格的界定,尤其是增加了以疆外专家为主体的匿名评审环节。部分院校为了达到这一比例,以顺利通过匿名评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得不开设以全国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这就导致疆内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但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被忽视。于此,笔者认为:第一,全面普查新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情况,针对新疆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国培计划”、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目标、年度目标;第二,在匿名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增加本省专家的人数;第三,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增大美术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学科理论在国培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分批次有计划地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第四,真正落实“国培计划”的主题培训,变面面俱到的课程设置模式为问题解决模式,每一次培训重点确立为深入解决一个或一类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浅尝辄止。

6.启动“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名师成长计划”

虽然“国培计划”的实施宗旨中包含了“示范引领”的内容,但是从其培训对象侧重于农村骨干教师的定位来看,这并不是“国培计划”的主要功能;每五年须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更不具备这一功能。“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可有效地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进而带动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于此,笔者提议:第一,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联合启动该计划。高校负责美术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学科理论、教研能力提升等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等课程,协同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把平时的教学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层面,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案例寻求教育理论方面的支持;第二,将“国培计划”的置换项目与“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形成联动,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互补。

7积极开展市、区(县)区域美术教研活动和培训

目前小学美术教师的职后培训主要体现为国培、省培、继续教育,以及各种骨干培训。上述培训的组织单位均是教育部或省教育厅,在培训组织体系中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反而处于一个权利空白的地位。教师专业素质中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等内容均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只有将这些课程内容置于本市、区(县)的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市、区(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8.通过与美协的合作来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创作能力

美术专业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与美协联合举办活动,参加美协举办的各种美术作品展览,交流美术创作经验,可以使教师在确保专业技能、创作能力不退化的同时,形成专业能力、创作能力与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的良性互动。

9.改变一册教材由一个教师来授课的惯例,按照学习领域的差别来安排教师授课

为了体现内容的丰富性,编者在设计教材内容时,往往在同一册中安排不同学习领域的内容,而不同的学习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观点要求美术教师具备“一专多能”或“几专多能”就是为了适应教材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多能”必将弱化“一专”,“几专”“几能”更像是一种理想而缺乏操作的可能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师专业素质的深度和高度。在做好“一专”的同时,再去强调“多能”,而不是“一专”与“多能”齐头并进,否则,什么都做不好。按照学习领域的差别来安排教师授课就是为了强化“一专”;另外,这种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下流行的“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的教研模式。

10.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发展学校特色结合起来

专业素质的提升既应当考虑教师个人的特殊性因素,也应当考虑学校的特色定位。笔者认为,所谓“教育均衡”,不应是教育的标准化和平均化,更应该是教育的多元化。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度身定做专业素质提升计划,使其专业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建设目标相吻合,提升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应当充分考虑民族传统文化在其知识、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性。

“教师即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学科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也影响着学科的地位。乌市要实现基础美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以及相关高校等,都能重视这一问题,并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形成合力,为推进全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注:

①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新课改背景下新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2S42)阶段性研究成果。

②这是我国为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高考中实行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试卷。与民考汉相对。相应地,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卫艺司.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14]1号文件)[2].2014.

[2]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