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实践的报告⑤ ——走向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课程再出发

  • 投稿任民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44次
  • 评分4
  • 86
  • 0

2014年4月8日,Windows XP正式宣布退役。

当天,微信朋友圈里转得最火的是一篇标题为《老师,XP退休了,您还教我XP系统?》的文章。作者意在提醒人们注意信息技术教材更新滞后的问题,也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由于缺乏核心的、稳定的、能够反映计算机科学本质和发展方向的内容,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很容易随波逐流,甚至丧失课程价值。

早在多年前,信息技术教师们就已感受到了上述危机。实际上,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这几年一直有很多争论。本期,我们对王荣良教授、刘靖峰博士,以及来自教学一线的张勤坚、吴俊杰老师,就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发现,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教育理论的发展完善,尤其是得益于最近几年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和方向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

本刊一直密切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动向。在2012年11期专题《何去何从: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再思考》中,我们介绍了当时英国对于ICT课程的做法以及国内一线教师在多个方向上的课程探索与尝试。如今,英国的课程变革已经尘埃落定,而国内课程探索先锋们的“星星之火”也渐有燎原之势。

本期,刘向永博士从英国将ICT课程更名为Computing课程说起,梳理了国际上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最新动向,这对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吴向东和王继华老师结合自身从2005年开始的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实践,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信息素养”提出了大胆质疑,认为“技术—文化”一体的信息技术课程反映了当下时代的特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龙丽嫦教研员关于“智造机器人”的课程实验,则代表了一种新的课程发展视角,即从软硬件结合的角度,让学生们领略到除了办公软件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还有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课程建设的动因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受益。陆平老师的文章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的语言表达了学生经过算法思维训练后收获的满足感和喜悦之情。来自北京、浙江、辽宁的教研员和教师们也为下一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循着这些课程建设实践,一条体现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路径呼之欲出。

信息技术课程已做好准备,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牟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