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对南京市开展移动学习实验项目研究的思考

  • 投稿小猪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89次
  • 评分4
  • 88
  • 0

马 睿

2011年暑假,南京市教育局提出了“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和“基于小班的教育”的“新三基”教育思想。 2012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简称“e学习”)试点工作。在这一个大的框架和体系下,南京市教育局于2012年5月启动了“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以下简称“移动学习实验项目”)。作为实验项目的参与者,笔者认为南京市移动学习实验项目开展的相关经验对江苏省内乃至省外进行相关或相似实验的教育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移动学习背景、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背景

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教学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整合了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优点,做到了教育理念和技术的无缝连接。移动学习改变了受空间限制的课堂学习,真正地实现了泛在“教”与“学”的梦想。

移动学习从引入到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现在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也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移动学习在学校教育、远程教育、职业培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开展,移动学习的研究也正在成为当前的热点。

移动学习是一种结合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而形成的新型学习模式。对于移动学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移动学习做了不同的界定,虽然描述各不相同,但综合起来移动学习可以定义为:在移动设备帮助下随时随地能够开展的学习。

2. 概念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需要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讯网络选择、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实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的特征,即具有学习自主性、便捷性、高效性、无线性、个性化、多样性等特点,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我国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2000年。近年来,移动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价格不断降低,我国移动设备的普及率迅速增长,移动学习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移动学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不高。

目前,我国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加,相关研究表明:移动学习的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加入移动学习研究行列;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在当前仍然占据优势,技术性支持和交互性发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010年4月,香港地区教育局启动电子学习试验计划,首批61所学校进行试点,重在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2010年11月,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承担了教育部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区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的试验(简称“电子书包”)。虹口区通过“电子书包”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着力推动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生学习,有效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体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移动学习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实际层面上来看,当前移动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及其应用策略的研究和小范围实验上,并未有效普及。

南京市开展移动学习实验项目现状

1. 基本概况

实验项目名称: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时间:自2012年5月启动“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试点工作以来,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一年以来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实验项目参与单位:南京市教育局规划处、财务处、中教处、初教处、高师处、职社处,市电教馆、市教研室、市装备处、市教科所、市职教教研室。

2. 项目研究现状与变化

(1)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练习和讨论的授课形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学组织形式转型变化,如:南京市弘光中学利用iPad移动平台以及iTunes U、淘题吧等数字化软件平台精心设计的贯通课堂内外的“翻转课堂”——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参加实验学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学生愿意表达思想;更多的学生开始提问;更多学生开始自主、自如地交流,课堂上开始发生观点的碰撞和辩论;部分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都开始发生变化,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3)参加实验教师发生了变化。对于我们实验的教师来说,在实验过程中加速成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实际上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并不会降低对实验教师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一年的实验我们发现,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备课方式、研修方式,甚至教师的评课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4)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出现了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平台软件;电子白板、微格远程教室等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应用,部分学校进行了“双板教学”的有益尝试;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有了智慧教室等。

(5)数字化评价及反馈得以实现。对于实验,大家最大的感触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评价以及课堂练习的即时性反馈和共性错误分析,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利用数字化等平台得以真正实现。教师很容易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学习有了实现的可能。

甚至有些实验学校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构建起学生的作业系统。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处理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十分准确的掌控;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帮助教师很方便地对学生实行作业分层。

对南京市开展移动学习实验项目的思考

1.要把移动学习实验项目中的顶层设计和底层实践相结合,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特别是调动参与实验的一线教师以及相关实验学科团队的教师的积极性,这是实验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

2.要积极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在这一年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关移动学习的资源是相对缺乏的,完全依靠实验教师的自制或者IT软件厂商的提供是不现实的,只有两者有效融合才能使设计的平台资源不浮于技术的表面,而是适合个性化教学的资源体系。

3.参与实验者需要经常更新理念,增强理论素养,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这也是这一项目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加大理论培训和专家指引是势在必行的。

4.做好技术保障工作,让技术的问题不再拖实验的后腿: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应为实验的最基本要求,切实融合IOS、安卓、Windows三大系统的平台应该逐步实现并加以完善。

5.成功的实验应是“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校长的支持和领导力、信息技术教师(企业)的协调及学科教师的真正投入必不可少。由于是教学改革的前沿探索,专家的指导同样重要。

最后用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陈平馆长的一句话来进行总结:“我们进行移动学习教学实验项目试点所希望的成果不是取代传统的教学工具,而是希望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习惯,改变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学习、更加自主地学习、更加个性化地学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平,陈义柏,鄂艳.《以移动学习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J].南京教育技术研究,2013(3).

[2]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 与实践十年瞰览 [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3]李玉顺,马丁.移动学习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3).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