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可能路径

  • 投稿Xiga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72次
  • 评分4
  • 61
  • 0

施雨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210008)

摘要:在教育领域中,教师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理解和参与课程是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课程依赖教师的理解和实施而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课程之间往往容易形成主客体对立的二元关系,要么,教师为主体,课程文本成为教师利用的工具;要么,课程为主体,教师成为既定课程材料的接受者。这种对立的主客体关系造成了教师与课程之间缺少了平等的对话,而如何实现教师的课程理解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程理解 路径 通用技术教师

通用技术在江苏省实施还不到十年,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岗过来的,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透彻,两个极端的现象比较明显:一是抛开教材和课程标准,单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二是对课程和教材内容缺少开发,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复制者。对于通用技术教师而言,如何实现与课程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从教的经验和研究的结果,总结了以下可能的路径。

一、增强课程意识,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彰显。只有教师真正认可了课程,他才会产生去实践这个课程的强大内动力,同时,这种实践也能够实现教师对自我的发展。而很多教师会在课程理解时出现“自我”缺失的状态,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自我投入没有获得他所希望的成功,或者觉得课程理解时根本不需要“自我”的存在。要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需要为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随着成功经验的积累,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不断地提高,主动性也会迅速提高,相应地自我参与,甚至努力干预课程实践的意识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对于通用技术而言,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首先是由通用技术的学科特殊性所决定的。通用技术开设时间不长,评价也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考核阶段,并不为大多数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领导所了解和重视。其次,从通用技术教师的构成来看,绝大部分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的,在缺乏学科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那么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也就无法实现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一个学科的教师要想在本学科领域内获得自我发展,对该学科价值理念的认同与对该学科内容的热爱是其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特有教学方法的钻研、学科问题的攻关、基于本学科的学生素养的培养等,都离不开对学科本身的认同。通用技术课程由于它的新生性与不受重视的客观现实,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只是应付课时任务,或者以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改变课程内容,对于课程本身根本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反对、抵触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与价值观念,认为做通用技术教师没前途、没发展的空间,这都不利于这个学科的发展。因此,通过国家级的培训,让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与一线教师能够有平等对话的机会,或者通过省级培训、市级培训、教研活动等增强通用技术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够让广大一线教师热爱课程,通过课程实现自我价值。

二、注重反思与对话,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理解需要人在理性的状态中清醒地反思。教师理解课程的关键是要秉持自己的教育理念,面对教学中的困境,时刻进行教学反思。经过自我剖析,才能鲜活地和自己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课程文本对话。教师和课程设计者之间的“对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程设计者进入教学现场,对话双方建立平等的关系,真诚地就课程问题进行交流;一种形式是教师参与到课程设计中,与课程设计者一起就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两种情况交叉进行。“对话”还指教师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对话,教师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对话是一种视阈的融合,教师以自身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来理解课程标准,在课程理解和实施过程中,以自己对该意义的理解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得课程的实施个性十足。

通用技术学科的反思不仅存在于每一节课或者每一个项目之后,甚至在课程或者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师的及时反思。比如,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中“技术的价值”时,教材介绍了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其中在“发展人的作用”中,教材以“通过技术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爱迪生的故事”,说明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获得终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这个例子学生并不是很认同,认为爱迪生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我们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和他一样,也就谈不上技术对人的发展。我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翻开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上是这样描述的:技术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拓展人的能力,解决我们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课程标准并没有认为技术一定会实现自我价值,反而可以理解为破除人们的思想迷信和提高人们的判断能力。因此,我再讲到这个内容时,列举了因为技术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发展的事例并播放了一些相关视频,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回归生活的认知体验,注重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师理解课程的过程是基于其内在的“履历情境”,把生活融人课程之中,建立课程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的生成性过程。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理念下的课程理解能够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解读课程,这除了教师必须具备熟练地驾驭课程的能力外,还要求教师有真实、客观地理解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因为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的课程理解有偏颇,甚至错误,那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例如,我在课堂上引入了一个DI比赛的项目——“无懈可击——结构类搭建”。结构类搭建需要根据设计活动及要求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这个项目的要求是设计并制作一个结构,结构的重量不超过50g,高度在19.1 cm~22.9 cm之间,结构必须是一个单一个体,有自上而下的开口,能够放进测试容器里,可以轻易贯穿一根外围直径2.5 cm的圆柱,但是不穿过承重板上直径5.1 cm的圆孔,并且结构只允许接触测试器的底座、圆柱及承重板的底部表面。给学生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是:桐木条、钓鱼线、502胶水、美工刀、钢直尺、细砂纸等。制作完成以后需要进行承重测试,用“承重量”(公斤)除以“结构总质量”(克)得到的结果“承重比例(WHR)”为测试结果的评分依据。最后,评分时在课堂上引入了竞争机制,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对项目充满了热情和积极性,学生的自身能力也在这个项目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整个设计活动,学生意识到结构类搭建项目看似简单,而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强度、自身重量等因素,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有制作工艺的要求,并且和生活还有一定的联系。这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技术课程,并且学会了从生活实际审视技术问题,从而为学生建构了正确的技术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课题号DHA07015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