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精神浸润学生心海——读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7-09-14
  • 阅读量892次
  • 评分4
  • 99
  • 0
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高年级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感受民族耻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品质。读于永正老师教学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感觉到他的课堂上真正落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在他的课堂上铭记了民族耻辱,生长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当了解到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已读了两遍后,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且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更好”。

于老师在这里强调“感受”,非常有智慧!课文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当美的东西被帝国主义毁灭了,这就是一个历史悲剧,就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愤怒。但这种智慧、用意,学生们是不是能够产生“感受”?这种痛心与愤怒是不是能在课堂上生成?可以说,于老师在这里强调“感受”,是对学情的一次调查与了解,也是对学生初步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感的培养。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会文明被毁灭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所收藏的珍贵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与壮观。但作者这样写,目的是形成对比、反差,因为圆明园被毁了!因此,“宏伟与壮观成了历史,而毁灭却成了铁的事实!”

课文对比鲜明,前后呼应。第一段先直接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才写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以及作者的痛惜、愤怒——“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作者的这种写法、这种感情,学生们有没有“感受”到?是不是涌起了作为中国人的屈辱、愤怒了呢?因此,于老师在这里轻轻提醒的“感受”,直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毁灭后的震动与遗憾。

学生读两遍课文后,于老师要求学生们把书放下。他说:“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与刚才完全不一样了,咱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每位同学的脸上。现在我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顺着前面提出的“感受”,于老师要求学生们说说自己心中的“滋味”——可见于老师的用心良苦。我们看学生们的“感受”与“滋味”——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

生:我痛恨英法联军!

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

生:圆明园的毁灭源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师:他读出一个难过、痛心、恨。(板书“恨”字)注意“恨”这个字的写法,竖心,先两边后中间。这位同学说了,他一恨英法联军,二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同学们,你读到课文哪一段最恨?

生:第五自然段。

师:读到第五自然段最恨,请同学们再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

师:请你读第五自然段。

师:请坐。看黑板,(板书:掠、搬、毁、放火)价值连城的国宝统统掠走,这个“掠”活化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的是,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行是活的东西,销毁了吗?同学们再看书,这是帝国主义的嘴脸,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读,1860年10月6日——读(生齐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中华民族所受耻辱的教育呢?在这个环节中,于老师做出了示范与榜样。《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高年级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诵读以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感受民族耻辱和民族进步,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爱国志向。在课堂上,于老师让学生不断深入地朗读课文,并没有从技巧上指导,而是直接让学生体会、感悟、宣泄。学生们通过语言文字与内心感悟的融合,用声音表达出自己所体味到的真正“恨”,读得很到位,读得很解恨!

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民族自尊心教育,常常需要用理智、用事实教育学生。当学生们初步感受了圆明园的毁灭,生成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于老师则用理智的方式引导学生弄清为什么要对敌人恨、对敌人怒。

在学生们充分感受了课文中的“恨”之后,于老师对学生们说:“请告诉我,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带着这样的问题,他让学生读课文2、3、4自然段,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们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当然也就知道“为什么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的答案了。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5200余亩,方圆10公里,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原是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直到乾隆九年(1745)才基本建成。之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不断修缮扩建。也就是说,圆明园建设历时150多年!对于这样的宏伟建筑、艺术宝库的形成与毁灭,以及作者行文的理性与智慧,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出来。

作者在生成愤恨的同时,也保持着理性与智慧。于老师这里让学生通过细细体会、慢慢感受来理解文章蕴含的理性与智慧,非常有必要。每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有不少人往往会情感用事,不十分理智。于老师的“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就是引导学生作理性、理智的思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让学生理性地看问题、理性地探究问题。

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上的对话引导上做得非常好。我们看——

生: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让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痛恨!

于老师的理智在哪里?就在于引导学生审视圆明园的“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英法联军可恨,是因为他们将人类文明毁坏!满清政府可恨,是因为他们腐败无能,守不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智地看问题,这样形成的“感受”“滋味”才更加深刻。

在理智地认识了“恨”之因后,于老师又让学生们思考:“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2、3段?”学生们说,应该“以十分自豪、十分高兴的语气去读”。

于老师也真的让学生以“自豪的语气把第3自然段读一读”,但紧接着于老师又说:“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书拿起来,再次读这一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读——”

学生们充满愤怒地诵读后,于老师才赞许地说:“我发现每位同学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们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情读第4自然段?(学生齐读)……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月10月6日,这是中华人民的国耻日,大家拿好书读。1860年,读——”

这个环节,于老师引导学生们读得酣畅淋漓!他巧妙地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比较、体会。课堂上一位同学这样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的一种伤害,一种深刻的教训。帝国主义,罢手吧,这是世界上每个渴望和平、渴望平等之人的呼唤。我最想说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朋友们,站起来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学生们小小的年纪,诵读课文后,竟能说出所有中国人想说的话,于老师了不起!这样“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便烙在了学生的心中。

小学阶段,如何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理解?如何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被侵略、被压迫中不断崛起的历史?于老师关于《圆明园的毁灭》的诵读教学给我们以启示。一名中国学生,只有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才能理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才能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发展中遇到的灾难,才能培养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