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的教育学原理发微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2-23
  • 阅读量77次
  • 评分0
  • 0
  • 0

  前言:在教育研究领域,无论是高校教授还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在谈论教育现象与教学规律时,都喜欢引用国外的舶来品,奉其为圭臬,好像中国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理论。其实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中国有超过两千多年的教育史,我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历史几乎同样悠久。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中,就有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理论的《学记》,里面不乏真知灼见,不少内容极为精辟地阐述了教育的原理和规律。郑玄《礼记目录》中说:“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朱熹更在《仪礼经传通解》里指出:“(《学记》)言古者学校教人传道授业之次序与其得失兴废之所由,盖兼大小学而言之。”他认为《学记》不但说明了教育的内容,还指出了教育的方法和意义。


  本文结合现代教育学知识解读《学记》部分语段,探讨我国古代典籍中所蕴含的关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建国建民,教育为先


  在当今时代,教育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无须在此赘言。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并非每一种文明形态都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此有相当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巴格莱说,教育是“突生进化论”的基础,它是促进社会进化的因素。这是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对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之后得出的共识。人类跨越丛林法则时代,走进社会进化的阶段以后,自身的进步不再单纯依靠生物性的器质进化,而是在知识的积累、提炼、学习中,代代相承,最终形成滚雪球似的进步。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靠的就是教育手段。中国的先民关于教育还没形成如此科学的论断,但《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则已非常朴素地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儒家提出“古之王者建国建民,教学为先”,此处的“教学”,指的就是教育。他们已经认识到,像璞玉经过雕琢才能成器一样,人要了解自身以及外界事物,成为理智的人,就要去学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获得发展取得进步,就必须加强教育。儒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把受教育的权利向普通民众推广,“有教无类”,无论贵贱不分老少,都能“学”,都有“知道”的权利。这使教育没有局限在特权阶层,成为一种固化的行为,使中国社会一开始就走在全民教育的理想道路上。这是儒家留给后代中国的一笔极为丰厚的遗产。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堂中师生清晰的角色定位,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几乎成为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的普遍追求,是各类教学形式的共同信仰。但在确立一种集体性的行为模式之前,我们是否厘清了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所谓主体与主导的地位是否能如概念界定的那样得以尊重?在具体教学行为中,主导者与主体者的互动形式是否具备科学性适恰性?考诸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不容乐观。许多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围着学生打转,一切以学生马首是瞻;而为了体现自己的“主导性”,设计了诸多问题,又是“启发”,又是“引导”,努力让课堂显得热烈、活跃、有气氛,仿佛不这样,就是失败的课堂。其实,这样的做法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玷污了真正的教育精神,可惜深陷误区之中的一线教师不在少数。


  学生在课堂里公开活动的情况,比如参与讨论的热烈程度、举手发言的次数等指标,并不是衡量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的基本要素。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并不是都通过提问、引导、不停地围着学生忙活而得以实现的。《学记》说,“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留心他们的细微变化,而非不停地进行询问,加以引导,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动脑筋的时间和存疑问的空间,这样,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有可能得以培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但不一定马上要得出结果。有时教师在课堂里运用一些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有了结论,但这样的结论是学生真正领悟到的吗?是不是他们真实需要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教师的引导反而成了多余和累赘。“故君子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已经清楚地就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问题给出了回答。教师引导的时机和方式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起的可能是适得其反的效果。《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3探求恰当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各施各法,各庙各菩萨。教无定法,但教学须有法。教师必须懂得一定的教学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今之教者,呻其笘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学记》这段话对教育行为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分析得可谓鞭辟入里。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健在,甚至还变本加厉。只会按书本上的内容讲,看着教案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师虽然不多,但多的是只顾灌输,全然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赶进度的做法。这些做法违背了教学规律,既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即使学习结业了,他所学的东西也很快就忘掉,致使教学目的落了空。这也造成现实之中学生痛恶自己的学业,并怨恨老师以师为敌的现象。


  那么,这个问题有解决的办法吗?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歌者”凭着自己的天赋,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听者被感动,因而仰慕他,走近他,主动向他学习唱歌的技巧。如果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可以完成得既愉快又轻松。教师怎样才能完成又愉快又轻松的教育过程呢?《学记》又给我们支了招:“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作者告诉我们,教学语言很重要,教师的表达简约而通达、精微而妙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这也关乎教师的教育态度,日常的行为举止都是教育。光会夸夸其谈,善于用言语来包装自己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一定比不擅言辞的老师高。所以,教师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可以“讷于言”,但要“敏于行”,行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4教学相长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教师的学习不拘于形式、方法和对象,在教学中也可学习。这就是《学记》所说的:“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学习,在“知困”时学习,更要在“知困”前学习,要有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困”,学了,然后就能“自强”;如果视“困”而不见,其结果就是想“以其昏昏”而使学生“昭昭”,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刻怀藏着学习的心愿,利用一切机会研修肄习,休息时可以学习,游乐时也不忘学习。这个道理对学生适用,对教师同样可行。教师跟学生一样,首先就是一个学习者。我们的学习任务比学生还要繁重,学习时间比学生更加漫长,所以,我们要有“藏”的潜意识,要有“修”的良好习惯,在“息”与“游”时也能保持学习状态。


  5少壮当努力


  教育有其方法和規律,但学习更要讲究时效性。《学记》告诉我们,“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原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成长也是一样,不遵循自然规律,则做什么都将事倍功半,最终还可能一事无成。


  对于学习者来说,青少年是最佳的学习时段,记忆力好,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可塑性强,因而学习效果也最佳。但青少年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最不稳定最不可靠的时期,叛逆性强,抗诱惑能力弱,没有足够的自觉性可以承担起完成学业的推动力,因此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辩自明的。


  既然明白了“时”在学习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师就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生的守护人的角色,完成这个职业所赋予的重大使命。我们要让学生在最好的年龄做最好的事情,“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帮助他们尽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此,“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剧,就不会在他们的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