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对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传承的影响

  • 投稿薪人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827次
  • 评分4
  • 83
  • 0

刘大维木木 曾小玲 胡向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 410215)

[摘 要] 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通常集娱乐性、竞技性、音乐功能和健身功能于一体,适合儿童开展。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使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既有制约也有促进。民间体育游戏应系统化、课程化、科学化,方能继续发挥促进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城镇化;传统文化;民间体育游戏

马卡连柯曾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如今,大家普遍认同游戏是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其中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勇敢坚强的品质、活泼开朗的个性,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发展其动作技能,对提高孩子们的智力也很有帮助。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宝贵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正面临失传的危机。除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自身也应积极改革,以应对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儿童发展服务。

一、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

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它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综合了跑、跳、投等基本运动形式,具有内容活泼、取材便捷的显著特点,集娱乐性、竞技性、音乐功能和健身功能于一体。

这些有趣的传统民间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还能发展孩子们抗挫折的能力和发散性的创造思维能力。当然最基本的是,这类体育游戏能够促使儿童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与锻炼,促进儿童骨骼肌肉的成熟与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的发育。如“老鹰抓小鸡”“木头人”“打飞棒”等追逐、打闹游戏,不仅要求自我运动能力的协调,而且要求与他人的协调,如躲闪、避让、突然转身等,这为幼儿运动的协调性、有效性以及运用策略的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从而为其身体整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开展的制约

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城镇化影响了游戏的场地。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绝大部分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游戏的材料也主要来自广阔的大自然,如用稻草搓草绳跳绳、捡规则平滑的石子抓石子、削两根光滑的木棍玩飞棒、捧两撮软泥“搭响篷”等。这些游戏都是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进行的。然而,城镇化进程使得原来广阔的晒谷坪变成了停车场、原来清澈的小溪变成了臭水沟、原来长势喜人的稻田被规划成了砖场和小区;柴火灶改成了煤气灶,大人不再带着孩子上山去;田埂也变成了马路,有汽车穿梭,大人不再放心孩子到户外玩耍;“城里人”的风气走向乡村,农民也不再放任孩子在泥地里摸爬滚打。这也就使孩子们丧失了自由、自然、安全的游戏场地,而更多地躲在家里,活动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很少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三五成群地进行传统体育游戏。

其次是观念意识的城镇化使孩子们失去了自由玩耍的时间。在城市里,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重知识、重考试、重学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全部放在了功课学习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城市人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渐影响农村的家长,他们开始纷纷把孩子送到民办幼儿园或者私人开办的培训中心,并要求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算术等考试内容。这使孩子们完全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早上一醒来就被送到幼儿园,下午一放学就被关在了家里。而这些民办幼儿园和培训中心,受到经费等条件限制,偌大的场地通常只有零散的几样体育活动器械,不仅品种单一,而且数量缺乏,也根本无法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

三、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科技的进步、工业和电子业的发达,使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乡村网吧也随处可见,各种电动玩具更是琳琅满目,充斥着大街小巷。随着农村的城镇化,电子产品也逐渐走进了乡村生活。由于欠缺规范管理,很多儿童都沉溺在乡村网吧和游戏厅,或看电视、玩手机游戏。电子产品对儿童娱乐时间的垄断,造成了儿童眼睛近视、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乡村家长和教师开始认识到传统体育游戏的价值,希望孩子们能够从电子产品中脱身,回归自然,通过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达到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目的。

与此同时,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农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与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有效结合,彰显地方风土特色,这不仅推动了对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改良,也大大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形式。

四、科学传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对策

首先应广泛收集整理,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系统化。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打飞棒、打陀螺、踢毽子、打锁、跳房子、抓石子、滚铁环、赶绊儿、三尖角等。以“竹类”体育游戏为例,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竹子就能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的体育玩具,如竹枪、竹剑、竹马、竹高跷、竹梯、竹夹子、竹蜻蜒、竹棒、竹轿等。游戏方法上,也可以“一物多玩”“合作地玩”“创造性地玩”等。鉴于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零散性,应广泛发动社会人士、教育工作者、体育工作者、家长一起收集素材,将民间采风与网上查询结合起来,把了解到的民间体育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一一详细记录下来,编集成册,形成传统民间游戏资源库的雏形。

其次应进行校本研究,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课程化。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进行校本研究,结合本校实际,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从传统民间游戏中选择适合相应年龄段儿童特点的游戏项目,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梯次编排游戏内容,由此形成较科学的民间体育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制订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课时量、各年级教学内容安排、组织指导等,编写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校本教材。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原有游戏内容和规则的改革创新,使之更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注重游戏形式的综合化,将视觉、听觉、触觉、想象等糅合在一起,运用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增强民间体育游戏的吸引力。

第三应加强组织指导,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科学化。在日常进行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时,教育者或监护者应加强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充分发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科学化。很多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从找素材、制作玩具、规则制定、游戏过程等都需要儿童亲自参与和体验。比如打陀螺,制作陀螺的过程就为孩子们接触自然、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对比改进、合作竞争创造了绝佳机会。教育者或活动组织人不能全部包办,而应借助这项游戏促进儿童左右双脑的和谐发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从陀螺的美观、转速、外形、抽打姿势等方面进行分项评比,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应增加集体合作游戏的比重。克伯屈曾在其《教育方法原理》中明确指出应“鼓励集体合作的活动,将课程设置从外加的内容转变为内在有机的内容。”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中的“打飞棒”“跳房子”“抓石子”“纺麻绳”“老鹰抓小鸡”“乌龟穿背心”“网鱼”等都需要两人或更多的人参加。此类集体游戏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们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并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能够起到有效的冲击作用,将孩子们吸引到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中来。

除此之外,还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力求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科学化,如游戏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热身运动;游戏中,应组织有序,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增添有趣情节,灵活掌握儿童的活动量,充分利用道具吸引儿童,严格遵守规则,增强儿童的责任意识;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游戏后,应组织儿童反思与评价,总结发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等。

五、结语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在城镇化进程中,科学地传承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取材便捷,集娱乐性、竞技性、音乐功能和健身功能于一体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理应受到广大教育者尤其是幼教工作者的高度认识,并应不断探索实践,想方设法让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得到传承、改良和发展,通过系统化、课程化、科学化,使之继续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