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进展评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7-16
  • 阅读量1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2009—2016年为时间界点,以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申请的基金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发表论文量、作者单位分布、合著情况、核心作者、期刊分布、研究主题等方面对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学术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9.2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05-22


  ★作者简介:王春泉,福建师范大学,馆员,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林丛,福建师范大学,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张欣,福建商贸学校,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明确指出高校档案部门除了档案日常业务外,还要积极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福建省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深入贯彻落实该办法有关要求,纷纷成立档案馆,完善基础设施,配备或增加档案专职人员,提高档案业务经费。福建省各高校迎来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机遇。那么,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的学术研究是否也出现了繁荣局面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福建省高校档案机构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研究数据的来源


  本文选取的学校研究样本为2016年教育部官方网站中公布的福建省88所普通高等学校中的所有公办本科类高校[1](见表1)。这些公办本科类院校办学历史大都比较悠久,办学水平比较高,涵盖福建省文、理、工、管、农、医等各领域的前列名次,其档案部门的学术研究情况可以代表福建省高校档案机构学术发展实际水平。本文所称的高校档案部门仅指这22所高校直属的档案馆或者学校办公室所属的综合档案室,不包含二级学院或附属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论文作者是以《福建高校档案概览》中的福建省高校档案馆(室)名录内的人员名单为基础,并结合现有高校档案机构实际从业人员情况作为选取的依据。因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从高校档案馆(室)退休的人员发表相关的论文非常少,故这些人员不作为这次的统计对象。


  笔者分别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2]、“letpub网站下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查询数据库”、“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数据检索平台,以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网站上公布的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名单为依据,时间范围为2009—2016年,对福建省高校档案机构人员的学术论文发表及基金申请情况进行统计。


  二、高校档案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截至2016年12月,成立档案馆的高校有9所,其余13所建立了综合档案室。档案从业人员在3人及3人以下的有12所,占统计高校总数的54.5%。其中只有1名档案从业人员的高校有6所,占统计高校总数的27.2%;2名的有4所,占统计高校总数的18.2%;3名的有2所,占统计高校总数的9.1%。


  在从业人员数上,共有80名从业人员,其中女性占59名,占总人数的73.8%;男性占21名,占总人数的26.2%。年齡结构上,34岁以下的人员有19名,占总人数的23.7%;35—49岁的人员有49名,占总人数的61.3%;50岁以上的人员有12名,占总人数的15%。学历结构上,所有从业人员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员为8人;本科学历人员有44名,占总人数的55%;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有28名,占总人数的35%。所学专业为档案学的人员有28名,占总人数的35%;计算机专业的有7名,占比为8.8%;其他专业有45名,占总人数的56.2%。在职称上,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有6名,副高职称的有有23名,中级职称的有24名,初级职称的有15名,其他人员12名。


  三、发文量统计分析


  1.期刊发文量分析。


  (1)各高校总发文量统计。各高校中,发文数最多的是福州大学,为31篇,占总发文数(195篇,下同)的15.8%;其次是集美大学,为29篇,占总发文量的14.8%;最少的是闽江学院和警察学院,均为0篇(见图1)。发文量在15篇(含15篇)以上的有6所学校,分别为福州大学、集美大学、武夷学院、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共计发文134篇(不含基金项目),占总发文数的68.7%;发文量在2篇以下的有6所学校,共计发文7篇,占总发文量的3.5%(见图2)。成立档案馆的高校发表论文数为135篇,占总发文数的69.2%。论文发表5篇(含5篇)以上的高校有13所,其中设立档案馆的高校有8所。


  (2)高校办学层次发文量统计。省部共建及以上高校共6所,占统计高校的27.3%,共发表论文90篇,占所有发文数的46.1%。省属重点高校共有6所,占统计高校的27.3%,共发表论文29篇,占所有发文数的14.9%。全日制本科院校有10所,占统计高校的45.4%,共发表论文76篇,占所有发文数的39%;其中,泉州师范学院共计发文21篇,占总发文数的10.7%。


  由以上数据可知,一是从年度论文发表情况来看,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成果较少,高校档案部门年度发文量和总发文量比较低。二是不同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差别比较大,发展不平衡,一般情况下,学校综合实力与档案部门科研产出能力呈正比关系。三是在论文发表数量上,成立档案馆的高校往往会多于未成立档案馆的高校。总的来说,高校档案部门论文发展增速缓慢,学术研究力量比较弱,学术研究的热度不高,学术研究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地形成,学术研究总体处于低水平的发展中。


  2.基金论文发文量分析。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以项目名称和所在省区市为检索字段,分别选取“档案”、“福建”为检索词,两个检索词之间是“逻辑与”的关系,共检索出项目7个,其中由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人员申请的项目为0个。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查询数据库”中以项目名称作为检索字段,选取“档案”作为检索词,共检索出16个项目,剔除省外15个项目,剩有省内项目1个,其中由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人员申请的项目为0个。在“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以关键字和关键字类型为检索字段,选取“档案”和“项目名称”作为检索字段,共检索出项目1个,其中由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人员申请的项目为0个。在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网站上公布的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历年立项名单中分别以题名包含“档案”和以作者单位为本文所指的22所高校作为检索关键词,共检索出项目有7项:2011年1项;2013年社科一般项目1项,青年博士项目1项;2014年一般项目1项;2015年青年博士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2016年一般项目1项。其中由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人员申请的项目为1个,即福州大学档案馆一般项目1个。综上,八年来,福建省高校档案机构申请的省级及省级以上基金项目只有1个,占基金总数的6%。由此可见,高校档案机构参与基金项目申请的热度不高,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非常少,专业学术水平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入。


  四、作者统计分析


  1.作者单位分布情况分析。


  (1)从各高校档案部门作者数来看(见表1),作者数在1位(含1位)以下的高校共计11所,占高校总数的50%,其中闽江学院和福建警察学院的作者数为0位;作者数在3位(含3位)以上的高校共计9所,其中福州大学的作者数最多,为7位,福建师范大学次之,为6位。由此可见,首先,部分高校档案人员参与学术研究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其次,高校档案部门人员越多,作者数相应地会更多,作者数与单位档案人员数成正比例关系。


  (2)从作者所在高校的办学属性来划分,省部共建及以上高校论文作者25人,占所有论文作者的50%;省属重点高校论文作者11人,占所有论文作者的22%;全日制本科院校论文作者14人,占所有论文作者的28%。将以上数据结合相应办学属性高校发文量来看,省部共建及省重点建设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加重视档案学术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多于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


  2.合著情况分析。在2009—2016年的195篇论文中,共有50名实名作者,其中第一作者(含独立作者)47名。从刊物论文的合著情况来看,独立作者撰写的论文共有169篇,占占总发文量的86.6%;由在2人或者2人以上作者撰写的文章共有26篇,占总发文量的13.4%。其中,2人合著发表的论文共计24篇,3人及4人合著发文的各仅有1篇(见图3)。


  由以上数据可知,首先,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以个人为主,合著率比较低;其次,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已开始注重团队协作但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团队;第三,随着合著人数的增多,发表的论文数反而越少,也从另一方面反映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在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合作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核心作者及发文量分析。


  (1)核心作者遴选方式。笔者通过综合考虑作者(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量来确定核心作者。2009—2016年以第一作者(含独立作者)发文最多为15篇,依据文献计量学中著名的普赖斯定律所提出的计算公式[3],计算出核心作者候选人最低发文量取整为3篇,论文发表数量在3篇以上有26个人。2009—2016年作者发文被引频次累积最高为54次,借鉴普赖斯定律确定出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发文累积最低被引量取整为6次,论文被引用数量在6次以上的有18位。


  (2)核心作者发文量统计。通过对符合以上两个标准的作者进行统计,最终确定高校档案部门核心作者为17位。这些核心作者共计发文108篇,占发文总数的55.3%,核心作者的总被引频次共计302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9.8%(见表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含1篇)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只有4个人,总篇数仅为13篇,其余13个人均未发表;在档案学类期刊上发表1篇(含1篇)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10位,总篇数仅为45篇,其他7人均未在档案学类期刊上发表。其中有4人的文章均在学报上发表,有1人的文章均为非档案研究方面的文章。


  被调查的22所高校中,只有10所高校档案部门拥有核心作者(见表3),其中拥有核心作者最多的是福州大學和集美大学,核心作者人数均为3人,人均发文量最多的为武夷学院和泉州师范学院,数量为9.5篇。


  (3)核心作者发文量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核心作者是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为福建高校档案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可忽略的是,福建省档案人员科研水平总体较低,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数量较为有限,在档案学术界内没有树立典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期刊分布分析


  高校档案部门发表的论文分布在82种学术期刊上,其中档案学专业期刊有21种,占总期刊数的25.6%,发表论文共计91篇,占总论文数的46.7%;非档案学专业期刊61种,发表论文104篇,占总论文数的53.3%。在北大核心来源刊物(2016年版)以上级别期刊发表论文23篇,占总论文数的11.8%,普通CN刊物为172篇;在南大核心来源期刊(2016年版)上发表文章仅有9篇,只占所有论文数的4.6%。其中在南大核心档案学类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为4篇,2010年及2015年各发表2篇,《档案学通讯》1篇,《档案学研究》3篇;在北大核心档案学类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为18篇,在档案类普通CN刊物上发表73篇(见表4);在非档案学期刊中,在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5篇,发表时间均为2014年,在其他级别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为99篇,包含在高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63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是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作者对期刊的选择呈现多样化,但盲目性较强。二是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发表在专业性档案期刊的论文总量比较少,专业性不够强,高质量文章的产量不稳定。三是在档案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相对集中,在其他专业普通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则相对少些,而在北大核心刊物及南大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量则更少。这说明了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学术能力普遍偏低,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档案部门对学术研究不够重视。四是高校档案人员由于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所以在非专业性期刊发表论文主要以高校学报居多。


  六、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1.研究对象分析。通过对高校档案部门发表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高校档案部门研究的出发点跟落脚点更多的是高校自身,高校档案工作相关方面的论文共有119篇,占总论文数的61%;关于综合档案馆方面的论文为35篇,占总论文数的18%;跨领域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主要涉及新农村建设中的档案工作、城建档案管理等,共有17篇,占总论文数8.7%。非档案相关领域的文章共计24篇,主要是教育管理相关方面文章,占总论文数的12.3%。


  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高校档案人员对本职工作比较熟悉,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写起相关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得心应手。二是综合档案馆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在档案管理、档案建设等方面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容易成为高校档案部门的研究对象。三是对于跨领域研究的论文偏少,主要是由于开展这些领域的研究,往往需要有这些领域相关方面的知识,又要对这些领域的档案工作比较了解,而这恰恰是高校档案部门的短板所在。为此,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强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学习研究。四是福建省高校部分档案人员从学校其他部门调入,之前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职称评审主要是教育管理系列,故很多论文为非档案管理方面的文章。


  2.研究主题分析。通过对高校档案部门发表论文的主题进行归纳和分析,笔者发现,论文研究的主题比较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档案现代化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研究、档案保护研究、档案信息化研究、档案宣传教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其他等方面(见表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论文研究涵盖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等各类档案现象,既有对传统纸质档案的研究,也有对新型载体档案的探讨;既包括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史学研究,也包括档案学应用理论的研究;既有对档案学科领域的研究,也有跨学科的分析。(2)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研究比较强,研究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档案现代化管理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的热点,这与高校档案部门自身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積极改进档案工作方式方法及服务意识与能力不断提高有很大的关系。(3)近年来,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但是,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方面的研究却明显落后于高校档案部门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步伐,总发文为13篇,仅占总数的6.67%。(4)高校档案部门开始着手跨学科的研究与协作,如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研究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发文4篇,占总发论文数的2.05%。(5)高校档案部门顺应国家加强人才管理的需求,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相关理论研究。2014年开始,中组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高校档案部门以此为契机,特别是高校档案部门中内设机构包含干部人事档案室的高校,如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他们注重加强了对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共发表论文15篇,占论文总数的7.69%。(6)由于部分档案人员是从学校其他部门调入,职称评审系列为教育管理系列,在学术研究上体现为发表教育管理方面的文章。


  我们对教育部27号令颁布后,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学术研究的成果有了总体性的认识,也看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这对于福建省高校档案部门充分挖掘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进档案学术人才的培养,进而带动档案学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和福建省高校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