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2-26
  • 阅读量8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包含教学研究和应用型科学研究,对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的调研情况显示,教学研究评价支撑应用型高校教学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还不够,应用型科学研究评价对科研成果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激励性还不足,将影响到应用型高校学术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科学的应用型高校学术研究评价体系,要从宏观层面加强科研政策顶层设计,建立针对应用型高校的评价体系,应用型高校需加强学校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建设,将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作为整体进行评价,并在科研评价中加大应用型科研评价比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学术研究评价;教学研究;应用型科研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3.037


  建设应用型高校是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下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应用型高校的学术研究在高校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应用型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术研究评价对于应用型高校教师而言是非常有效的指挥棒,对促进教师转型和发展有着定向和激励的作用,建立符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师学术研究评价机制势在必行。然而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时间较短,发展经验不足,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政策多偏于宏观,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较集中在价值论证和概念辨析,符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师学术研究评价机制尚处于探索中。对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进行研究,有助于应用型高校建立教师学术研究评价机制,使学术研究助力人才培养,促进应用型高校发展。


  1应用型高校的学术研究定位


  应用型高校肩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时代使命,要走出特色发展的道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培养适应产业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学术研究要符合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1服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990年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中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将教学行为纳入学术研究范畴,教学学术在学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教学学术研究,是在教学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规律的反思,形成高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进而指导教学实践。应用型高校总结和反思产教融合教学经验,形成产教融合的教学研究理论和成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研究是应用型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学研究的引领,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改革将无从进行,教学水平也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用型高校教师要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应用型教育教学规律,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1.2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办学能力


  学术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应用型高校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国外应用型大学发展经验证明,应用型科研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高校要加强与技术、经济和社会关系密切的应用型科学研究,提升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在产业界和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教师在科学研究中要产学研结合,以应用为导向,注重提高应用型科研能力,关注并积极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综上,应用型高校的学术研究包含教学研究和应用型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定位在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服务创新能力。


  2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情况,本研究对我国18个省市公布的转型应用型的高校的教师评价相关文件进行了调研,其中包含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以及教师聘期、年度考核的制度政策,并重点关注了教学研究评价和应用型科研评价的内容。


  2.1教学研究评价状况


  应用型高校与教学研究评价的相关条文。(1)在教师考核中有制定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主要围绕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三方面进行。教学工作业绩每学年考核一次,结果分为四个等级。(2)在教师专技评审中完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育人成果等效评价机制。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及项目在专业技术资格评聘中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师实践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等取得的成果均可作为教师的教学成果。(3)在教师职评中注重对教学业绩的评价,主要包含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态度及精力投入、教研教改及其效果、总体教学效果、标志性教学业绩5项内容。教学业绩依据客观材料,由学校教学督导团、学院、学校教授委员会进行主观评价。(4)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规定,为促进学校转型发展,鼓励改革创新,对在应用型人才培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中取得校级以上经验成果者,给予特别奖励加分。


  2.2应用型科研评价状况


  首先,应用型高校科研评价中注重应用型科研评价的相关条文。


  (1)专业技术申报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副教授的,须在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完成挂职或实践锻炼或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委托的横向项目。(2)教师考核业绩要求里有横向项目要求,政府咨询报告是教师奖励内容之一。(3)对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师的评价,要求有横向课题、科研成果推广、撰写咨询报告、参与地方服务。(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教师获得省部级奖励或科技成果转让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取得经济效益或技术开发推广取得经济效益,可替代论文及出版物要求。(5)科研聘期考核有如下应用型科研成果要求:横向课题、专利、成果转让、科技鉴定、咨政建议。(6)在教师评聘中将科研成果转让与推广作为评聘条件的选项之一。(7)将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产业化作为评聘副高职称的优先资格之一。


  其次,省级教师专业技术评审文件中关于应用型科研评价的相关条文。


  (1)将科研业绩分为理论和应用,重视代表作在理论和应用上的深度和广度,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加分条件。(2)在专业技术评审中注重对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实际运用的考核。(3)职称申报文件有对教师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要求。(4)在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中对业绩成果有专利、成果转化的要求(可选项)。(5)将教师参与企业应用、产品开发、社会服务作为专业技术评聘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高校针对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有效专利和论文一并作为教师晋升条件,并制定细则。(6)职称评审中有科技成果转让、专利等条件。


  2.3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状况总结


  首先,教学研究评价总结。调研发现应用型高校普遍加强对教师教学研究评价的重视,引导教师以学术高度对待教学工作,将教学研究作为学术探索的过程。调研中的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教学研究项目、论文等成果认定为教师业绩成果,一些高校还规定教研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等效评价。


  其次,应用型科研评价总结。调研中的一些省市开始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省级教师专业技术评审政策中对应用型科研提出了相应要求。这表明在省级层面已经开始关注各类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从教师科研评价上进行了一定的引导。一些应用转型高校的学校政策也体现出了对应用型科研的重视和相应的引导措施,开始注重评价教师研究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不过,这些对教师应用型科研工作有所引导和要求的高校,在所调研高校的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高校还是以出版物和纵向科研项目为主要衡量的科研评价管理模式。此外,在这些对教师应用型科研工作有所要求的高校中,许多高校也仍然将论文、著作等出版物作为硬性条件,专利、咨政建议等应用型科研成果是可选择项、加分项或优先项,极少数高校可以用应用型科研成果代替出版物要求。


  3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问题


  首先,由应用型高校对教师教学研究的评价政策可知,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将教师教学研究成果认定为教学工作的业绩,少数高校还将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等效评价,可以看出应用型高校对教学研究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的肯定。但尚未有高校在教学研究评价中鼓励产学结合的教学研究,表明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工作还主要在校内开展,已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高校,尚未在教师评价中对产学结合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进行鼓励和引导。


  其次,从应用型高校对教师应用型科研的评价政策上看,一些应用型高校在教师评价中加入了应用型科研评价的条文,表示应用型高校认为应用型科研是教师学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内容,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应用型科研不是所有教师学术研究的主导项,而通常只是少数在岗位分类中选择了社会服务与推广型的教师的主导性学术研究内容。科研论文、著作和纵向科研项目仍是绝大多数教师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校学术评价的主要范围。应用型科研评价只是在传统学术型科研评价基础上的补充内容,难以扭转传统的以学术业绩为导向的评价观,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很大程度还是学术型评价,并未建立应用型的科研评价体系。


  总之,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评价的主要问题为,教学研究评价支撑产学结合教学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还不够,科学研究评价对科研成果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激励性还不足,将影响到应用型高校学术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


  3.2原因分析


  首先,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系的认识上有偏失,存在科研的双轨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为划分,并给予截然不同的政策扶持。对基础研究加大经费投入,科研经费逐年高速增长,高校教师越来越倾向于基础研究,高校的科研评价加重了对论文和纵向项目的重视,并进一步推动了教师对基础研究的偏好。应用型高校多是由地方院校转型而来,在应用型高等教育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应用型发展道路经验还不足的情况下,存在发展的路径依赖,容易沿袭传统的学术兴校发展之路。


  其次,应用型高校处在一个学科导向的高校评价体系之内,国家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公办本科高校。在这个评价体系内,以基础研究为导向,注重论文发表和基础研究科研项目,并不注重对学术成果应用的评价。从国家层面还没有形成对高校的分类评价,缺少对应用型高校的评价体系。2015年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实施以后,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声誉和资源更加依赖于学科水平和科研成果。在这样的高校评价体系内,应用型高校在各方面的管理都要贯彻着学术导向。


  最后,部分应用型高校在学术型与应用型定位之间犹豫不定、畏缩不前,出于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抑或是对学校在学科竞赛中竞争力下降的担忧,仅仅从宣传和文本上进行应用型的定位,在各项管理制度上还是以往的状态,并未真正的转型。还有部分应用型高校还未认识到教师学术评价的转变对于教师转型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又或因为教师学术评價改革对教师利益触动较大,改革实施会遇到很大阻力,使得应用型高校还维持着传统的教师学术评价标准和方式。


  4建立科学的应用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对策


  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评价不是孤立的学校政策,需要考虑到应用型高校所处的宏观环境,要遵从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整体制度变革逻辑,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加以改进。


  4.1国家和政府层面


  4.1.1国家层面加强科研政策顶层设计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科研双轨制,对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不同等对待,甚至走到了两个极端。对学术研究过分重视,使得高校教师对行业发展和产业实践缺少跟踪了解,其研究成果只需接受学术界的评判,其学术研究并不能指导行业实践,对真实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有限。我国当前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急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要真正研究我国科技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因此,要提高对应用研究的重视,将其提升到与基础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中二者也应同样重要,并给予教师选择的权利。


  4.1.2建立适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评价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价,应用型高校多为地方院校,可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应用型高校的管理办法,赋予相应的建设任务和考核要求。


  4.2应用型高校层面


  4.2.1加强学校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建设


  学术研究评价体系是应用型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离不开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应用型高校要认识到教师学术评价的改革对于教师转型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学研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建立符合应用型定位的制度安排,各项制度改革需与学术研究评价制度进行配套和衔接,营造教师转型应用型的氛围。


  4.2.2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作为整体进行评价


  在产学研相结合的趋势下,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共同构成学术研究的有机整体,成为有产学研融合特色的学术研究。应用型高校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并非互不干涉、互相独立,要在学术研究评价中进行整体化设计,彰显教师在各项工作职责之间的内在逻辑。有研究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密切相关时,会有助于教学与科研正相关关系的建立,从而使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应用型高校要通过引导教师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统一,实现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耦合性发展。


  4.2.3在科研评价中加大应用型科研评价比重


  应用型高校在发展中具有诸多创新和突破空间的优势,需要抓住战略机遇、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弯道超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学术成果生产和转化上做出业绩,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以学以致用的办学能力赢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因此需要进行学术评价体制的创新,倡导以成果转化实绩论英雄的实用主义评价方式。减少对论著、课题等传统学术业绩的额外獎励,科学认定教师产学合作收益比例,体现出实用主义而非功利主义的评价取向。逐渐实现以纵向科研评价为主向纵横科研并重的转型,使教师将科学研究作为工作手段,将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作为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