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管窥

  • 投稿李小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54次
  • 评分4
  • 99
  • 0

吕孝敏,朱华炳,阚绪平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 随着研究生扩招,人均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研究生实践机会不足,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通过分析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研究生实践教学途径,探索多元化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新途径,研究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从实践层面有效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能弥补研究生实践机会的不足,给研究生更多的实践选择机会,有利于研究生多种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化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实践与创新;研究生;实践教学;教育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64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83?04

一、我国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的不足

(一)实践机会及条件不足

目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跟随导师完成科研项目。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但导师的数量变化不大、科研经费不足、设备条件没能与学生数量协调发展,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日益明显;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鲜明,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强,配套资金和政策保障不足。具体情况是导师带的研究生较多,个别甚至多达几十个研究生,有的导师并没有足够的课题供其研究生参与。造成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机会不足,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导师对研究生的专项指导不够,难以给研究生提供稳定的科研实践平台。

(二)研究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受限

在导师科研项目中,研究生从事的多是一些辅助性工作和试验操作等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独自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曾说,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即使能够参与科研实践,也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往往不是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着眼其长远发展,而仅仅成为导师的打工仔。近年来也有不少高校探索了研究生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等实践途径,但距“多元化”、距保障每位学生都有相应实践机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实践途径的单一,造成了实践机会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不足,不能满足人才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甚至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二、研究生实践教学多元化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改善研究生实践现状,必须积极寻求多元化的研究生实践教学途径,全面提升研究创新实践能力,才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多元化是中国教育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必然。

(1)教育多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经济呈现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者和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来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加强各个方面的综合国力,才能抵挡世界经济的冲击。因此,社会发展和需求多元化,决定了教育多元化。

(2)教育多元化是我国的政治需求。党的十五大报告曾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 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可见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同时可见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社会多元化发展需要各门类、多种类的专门人才。因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教育多元化。

(3)教育多元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求。目前,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亟待提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推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教育多元化。

(4) 教育多元化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教育多元化并不是我们的“一国之见”,早在1963 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柯尔所描述的“多元巨型大学”就是一个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美国的高等教育成功借鉴了欧洲的经验,其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多元化[1]。1987 年日本曾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咨询报告》(终结报告)中提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铲除迄今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病——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2]。而我国当前的教育正是“划一性、僵硬性”: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标准;“一考定终身”、应试教育……

因此,教育多元化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之一,是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多元化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开发性,根据个体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其优势,促使其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能力达到最优状态,而对于弱势能力则予以促进,使之逐步强化。这样可以增强信心,深层挖掘个体的潜力。所以,教育多元化发展对教育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生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的原则与思路

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探索研究生实践教学多元化将会给研究生实践教学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一)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原则

根据研究生实践的基本要求,结合研究生实践的实际情况,研究生实践教学多元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基础,严格遵守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规定。

(2)以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为导向,灵活选用实践途径。

(3)以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体,主要强化探索、创新性实践项目。

(4)以全面提升研究生各项能力为目标,积极促进研究生全方位发展。

(二)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思路

(1)利用社会大学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是检验教育的终端,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是同学们最好的锻炼舞台。① 学校与各社会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开拓多方面的学生实践渠道。如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等。② 广泛征集富有时代特征或实际意义的活动主题,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③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积极为学生开拓“学以致用”训练场所。

社会训练场虽好,但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大学不能把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责任全部交给社会。大学应当给研究生争取多种社会锻炼机会,鼓励教师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不断学习和更新实践知识和经验,既要做好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指导,又要做好研究生的实践创新指导[3];大学还应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发掘自身资源潜能,开拓更多的有效实践途径。

(2)利用他校之利。由于各高校有着自己独到的研究视野,特有的知识结构以及各具特色的学风、教风和研风,如果各校能加强交流,合作培养,必定会使学生融汇各校之长,积累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财富。

(3)挖掘自身潜能。高校自身建有很多实验室、研究所、训练中心等很多实践场所,有的配有很高端的设备,然而,很多实践场所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如果能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深入挖掘校内实践途径,研究开发校内研究生实践基地,将会节省很多资金,又便于操作和管理。

四、研究生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的途径

据实践教学途径多元化原则及思路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途径如图1 所示。包括项目探索类、创新发展类、创新设计类、专业技能类、综合服务类共五大类15 种实践途径,涉及了校内、校外、国内及国外广泛的领域,着重提高研究生科研精神、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同时兼顾专业实践、专业技能以及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交际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一)项目探索类

项目探索类实践途径是以实战型科研项目为载体,以锻炼学生探索、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的实践途径。包括大家熟知的研究生实践基地、联合培养、交流培养,还包括有待开发利用的研究所等校内项目资源公开和导师项目或课题研究。

1. 研究所等校内项目资源公开

美国的研究所是跨系机构,研究所不允许有自己固定的教授及其研究生,其教授和研究生是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为共同的研究课题而来[4]。而国内高校有的研究所里的导师项目做不完,人手不够用,研究所外的导师却找不到项目做。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尽量让更多的研究生能有项目做,应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开招募项目组成员。应以项目为介,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校乃至跨国的项目组,整合最优质的团队,以取得最优异的研究成果。

2. 导师项目或课题持续性研究

参与导师或导师组项目研究是普遍采用的实践途径,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效果显著。导师项目或课题应有基础类和应用类两种,导师的基础类课题应该是持续进行的,即使没有经费支持。这样才能保障导师自身在学科领域的地位及高等教育走在科技前沿的目标,同时为更高层次的应用项目打好理论基础,也为研究生提供了稳定的实践锻炼机会和系统深入的学习机会。

(二)创新发展类

创新发展类实践途径是在已有案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反思”、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发现新问题,展开新思路,再研究、再创新及再拓展的一种实践途径,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及探索能力,发展已有研究成果或开拓新的研究课题。

1. 实验室项目拓展

试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减少验证性、演示性的试验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试验和模拟工程实践的试验。有的试验室能直接为科研项目提供试验条件,因此,教授可以直接在试验室展开科研案例教学,研究生可以进行案例再研究,再试验,甚至可以进一步深化,拓展,开发,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进一步提高并丰富了案例库,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使得实验室教学及试验室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 导师项目案例再创新

“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任何结论,包括自己导师的结论。重新探讨不一定就是对前人结论的推翻,而是有可能发现新的论点。真正有所突破的人无例外都是这样出来的”[6]。

因此,导师可以运用所做过科研实例给自己的科研团队安排案例课,让学生学习经验,开拓视野,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导师也可以在项目空闲期,让研究生进行项目再创新研究:把项目或课题分类,按类别建立案例库,让研究生按个人兴趣重新完成课题部分研究,实现技术二次创新,同时获取“新案例”,研究生通过比较分析,取得科研经验,积累科研知识,开拓了研究思路。项目再创新性研究后,还可以进行相关领域的拓展性研究或原领域的升级性研究,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三)创新设计类

创新设计类是通过一些系统类训练,利用大型模拟或真实的环境,给训练者以足够的想象、设计空间,建立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或认识。

1. 工程训练中心综合训练系统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一般都涵盖很多普通及现代加工工种,多个加工车间,多种加工设备,投资巨大。目前,工程训练中心主要是面向本科生实习,如果能进一步整合升级开发小型设计制造系统或包括管理决策、设计控制、执行加工于一体的大型训练系统,能够反映现代化制造企业的运行全貌和工作流程的综合训练平台,必将全面提升训练层次,为研究生实践创新性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2. 实验室综合试验平台

高校部分实验平台功能相对单一,利用价值不高;科研平台对研究生开放使用得较少,无法满足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训练需要。实验室资源共享,研究生综合实践平台项目开发,使设备真正为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学校各阶层服务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尽快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资源整合,组建跨学科、集成化、开放式平台,将会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研究生综合实践平台。

(四)专业技能类

专业技能类实践途径是通过一些专业训练、技能培训,提高某些专业技术、技能等。如职业培训。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报道,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团体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愿参加了职业培训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参加职业培训的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他们的论文几乎不需要作任何修改或者只需稍作修改能满足即学位论文要求[6]。

国内高校也已开始引入职业培训及认证,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是国际焊接学会授权的、国内唯一的专业培训机构,主要面向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国率先与其合作,将培训项目成功引进到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进而积极拓展成为硕士生及博士生都能参与的综合培训,培训内容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引入国际标准[7],使培训学员掌握了焊接的前沿技术,培养出兼具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我国焊接生产制造相关培训人员的资质与国际接轨,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五)综合服务类

综合服务类途径相对灵活多样,有益于综合能力提高。包括研究生助教、助管、助研岗和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自己寻找或导师推荐实践单位,还可以探索师兄带师弟式实践及“服务研习”。

1. 探索师兄带师弟式实践

对于母校来说,分布在社会各界的校友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丰富、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的群体,是一个丰富资源宝库,可以利用校友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该方式的优势在于,由于“师出同门”的特殊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新的环境,缩短学校与工厂的距离,快速投入到新的课题中去,在师长的帮助下得到良好的锻炼。学生可以从校友单位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整体管理和整个生产运作,可以参与企业课题,也可以结合企业现状自拟研究课题。

2.“服务研习”

20 世纪90 年代“服务研习”已渐在全美制度化。在新加坡,服务研习是高中教育的重要计划之一,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服务研习课程一般设置在大学阶段。“服务研习”是将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融于一体,鼓励跨学科组团,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通过在服务过程中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个人才能,同时学会思考、判断、关怀及承担。

“服务研习”在国外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具有成熟的教学理论、完善的合作组织,各组织角色和责任定位明确,科学的实施程序以及学习效果评估手段,与目前国内大学倡导的“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于一体”的新理念相吻合[8],十分值得借鉴和参考。

五、结语

研究生的实践经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就业市场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单纯的项目实践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步伐,实践教学途径的多元化为研究生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多元化的实践途径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有效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何晓雷.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研究[C].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 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368-375.

[2] 耿函.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咨询报告(终结报告) [J].外国教育资料,1988(1):1-13.

[3] 刘平,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4] 田长霖.从美国高教发展趋势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R].1985.

[5]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美国研究生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146.

[6] 李玉琼.职业培训有助于提高博士生学业完成率[N].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2013-12-11.

[7] 张妍.要“顶天”先“立地”—材料学院焊接系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侧记[EB/OL]. http://news.hit.edu.cn/articles/2011/03-23/03132941.html,2011-03-24/2014-01-24.

[8] 周旖,肖鹏.服务研习:图书馆学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1):22-30.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