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 投稿diba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37次
  • 评分4
  • 35
  • 0

张国庆

(吉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对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其中文章主要从两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整体、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阐述。研究认为每一个国家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上都有其各自的国情,对此不可能都采用同一种模式,但是,通过各国间的相互比较从中可以找到促进本国发展的东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日本;运动员文化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98-02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项目(2012B119)

中国的竞技体育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涉及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似乎并不理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仅仅是保障运动员权利的问题之一,也在促进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解决退役高水平运动员劳动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我国家的相关部门早就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认识到了“竞教分离”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并颁布了多份政策文件力求改革该体制,解决其造成的包括运动员文化教育在内的诸多问题。时至今日,虽然我国的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相对发达国家还是具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我们的领邦日本,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上给我带来诸多启示。

1 中日两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整体比较

近年来,许多的学者都非常关注中日两国竞技体育的比较,也发表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要具体而系统性的分析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的差异问题,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中日两国在高校运动员培养模式上的不同,尤其是运动员的成长模式。相关部门曾对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中,中日两国的参与运动员来源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此次亚运会中,日本国的所有参加运动员当中有80%以上是来自于日本国内的某某大学。例如,比赛中击败吴鹏的运动员松田丈志就是来自于日本鹿屋体育大学的学生,而北岛康介是来自于日本体育大学的学生,在日本女足队伍中很多的运动员还是高中生,排球对当中的一些选手还隶属某某“县”的体育协会,甚至还有小部分的运动员是三菱重工企业或医院的职工。[2]与其鲜明差异的是我国参加这次亚运会的运动员一共900多名,可是身份是大学生的又有多少呢。中日两国的运动员在其培养模式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性。在日本,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初中阶段才开始对其进行专业性的训练,等进入高中之后才学生才开始转向某一个项目的专业度较高的针对性训练,高中毕业后一些人继继进入大学(体育大学)继续深造。他们当中,仅有一少数运动员才能够进入专门性体育学院进行学习,更多的运动员是进入当地综合性大学进行读书。这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大学生是一边学业,一边训练的模式中度过的。事实证明了这种模式确保了日本的运动员在教育水平上并不低于普通的学生,相反又提高了日本在全民体育教育选材上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日本,很多的运动员是在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亚运会或奥运会,大学毕业后,他们进入企业,其主要“工作”还是训练和比赛,但同时却获得了企业赞助。在日本运动员相关的就业培训与资格考试等费用由企业负担[3],最近的几年,日本企业又相继推出“推迟入社”等一系列方案,其主要的内容是允许新录用的运动员可以推迟入社工作的时间(一般为3—5年),这样一来运动员们就完全可以安心地技能型训练与比赛,而不用一边工作一边训练了。不仅如此,运动员还可以获得企业的相关就业培训与资格考试,其花费的费用都是由企业进行负担[4]。而我国的运动员的成长模式是小学三年级之前培养兴趣,体育老师发掘“苗子”推荐到体校,进入体校后文化课基本就不重视了,小孩子每天就是训练与比赛,一直到进入国家队,拿奥运金牌。而拿不到奥运金牌或者世界性大赛的好成绩的运动员其退役后几乎都脱离了自己从事多年的运动项目。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现役国家队的运动员到处商业活动,为自己后半生储蓄。日本从“二战”之后,近半个世纪里翡翠城关注自己的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在教育模式上进行了非常多的改革,以至于其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研究生院、四年制本科大学和、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以及专修学校等,三级结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之下,在这些方面,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

2 中日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比较

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在特点上主要体现为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实践证明,好的教育模式必须具有好的教育理念才行,教育理念是引导教育有效化发展的方针。同样,对于教育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提练出来的一种意识、观念和整套操作方案的总称。一种教学模式其要包含足够的教育要素:首先,教学模式必须要符合教育规律。我们说教育模式实质就是让人们较为容易地把握教育规律的一种折衷方案。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能够把握教育规律的运行程序或步骤。从这一点来说,教育模式的产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其次,教育模式必须直抵事物本质。教育模式是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认识的一种理性操作策略,是帮助人们尽快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途径,其能够帮助人们避免做一些重复无效的工作以及思考。第三,教学模式必须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只能无限地接近或者近似地把握教育真理,而达不到穷尽教育规律和现象的程度,这就决定教育模式在一定时期是比较稳定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一种教育模式开发出来后,有较广阔的生存空间。基于上述的剖析,我们再来看一下中日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理念区别。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相关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加强高校运动员教育对于提高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竞争力非常重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尤其是提炼出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理念更是重中之重。透析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多年来所采用还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体的举国体制。从国家到地方,竞技体育所实施的都是什么奥运战略、什么全运会战略、什么省运会战略、甚至还有什么区运战略,这些战略导致了在日常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中“金牌论”占据主要部分,一切以金牌多少来说话,金牌成为衡量各地方、各部门竞技体育的实力、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运动员水平高低的平价标准。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高校运动员大学生只能为金牌而进行长年累月的“时间战”与“消耗战”,从而就导致了文化课学习的无暇顾及,造成了“学训矛盾”、“只管训练,不管文化”极端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事实证明,随着各国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理念的落后必然影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所导致的问题也将日渐凸显。尤其是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运动员人格品质方面二者间出现的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明显地导致我国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大幅萎缩。

那么,我们再转过头来看看日本高校运动员又是如何进行文化教育的,所执行的又有哪些教育理念。前文中我们已经例举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日本运动员的相关资料。从中,我们看到了中日两国在高校就读的运动员之间的差距。而隐藏在差距背后的是不同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2000年的9月,日本制定了一个《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实现2001年—2010年的10年间的日本体育发展目标,规划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振兴策略。[4]而在2012年日本又制定出台的《体育基本计划》作为日本《体育基本法》政策理念的具体化,成为继《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后又一个10年期的实质性体育政策规划,指出了今后10年日本体育政策的基本方针、目标方向,以及今后5年体育政策的具体目标措施。[5]这些文件或者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日本高校对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的形成,同时也促成了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

3 中日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形式比较

许小冬和薛亚刚对731名现役国家运动员调查显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已经占到了54.31%,这一数据表明我国运动员学历层次开始向以高等教育型转变;而有效的文化课学习(在校跟班学习)的运动员人数仅有16%,这说明要保证这些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效果是非常难的;而对文化课学习没有兴趣的运动员仅占总数的3%,这说明多数运动员还是有文化课学习的要求与欲望。[6]这样一来,运动员有需要,可我们又无法给以,二者间的矛盾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偶然,而是我国运动队训练体制的问题。我国的训练体制一直采用的是“三级训练体制”,也有学者将其称为“三集中”模式:即运动员从业余体校到中专学制的体育运动学校再到省属专科学制的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采用集中训练、集中学习与集中食宿的管理模式。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形式可以概括为“走读”、“借读”、“双学籍制”、“网点学校”等。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线队伍运动员,除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形式外,还出现了挂靠高校、与高校联合培养、函授教育等多种形式。[7]那么,日本在此方面又是怎么做呢。我们再来看下日本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日本的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兴趣,初中才开始进行专业性训练,高中后才开始转向某一个项目的专业度较高针对性练习,在此基础上继而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可以看出,日本在运动员的培养上是以兴趣作为发展导向,在文化教育上不同于国内。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中日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给我们也带来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各自的国情,对于运动员文化教育各国不可能都采用同一种模式。但是,通过各国间的相互比较,从中可以找到适合本国的经验。通过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本文认为针对我国高校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应该深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不单纯是女子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系统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凡红,吕洲翔。体育权利论[M]。四川出版集团,2008.

(3)从亚运会运动员花名册看中日两国差距。http://bbs。tiexue。net/post_4619970_1.html。

(3)岡崎.亜美.日本のスポーツ構造におけるアスリートキャリア支援制度の研究[J]..早稲田大学上沼ゼミナール,2011.

(5)陆作生。日本《体育振兴基本计划》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

(6)景俊杰,黑田勇。日本2012《体育基本计划》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4)。

(7)许小冬,薛亚刚。现役国家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及对策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8)黄琳,吴希林。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对比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