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72次
  • 评分4
  • 89
  • 0

唐 雁

(泸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往来日益增多,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也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由于文化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格局等方面紧密相连,国家之间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就难免出现文化安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像发展中国家中国尤其如此。而高校作为科技发展、理论传播、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理所当然的成为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和侵袭的重要阵地,面对客观存在的挑战和冲击,使得高校文化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文化;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229-02

一、加强高校文化安全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稳定的基础;

强大的高校文化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思想保证,更是我国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抵制西方国家不良思潮袭击的重要阵地。历史证明,许多社会历史变革,往往是在高校这个文化高地中产生、发展乃至向前推动的。正因如此,西方国家及很多反华势力,往往首先选择高校这个文化阵地,作为意识形态侵蚀和文化渗透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学术的占领、文化的传播、人才交流和信息窃取等方式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思想文化的渗透;此外,通过国际、国内的政治事件对中国进行打压和攻击,诽谤、歪曲事实,挑起事端,扰乱视听,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受到欺骗,妄图通过破坏我国高校的政治稳定以达到破坏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防止西方国家的不良思潮和恶意袭击,对保持高校内部思想政治稳定,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合法性和人民凝聚力之所在。高校文化建设是构建一个国家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对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尊严、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首先表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上。“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传承、传播、交流、融合和发展文化等方面”,高等教育正是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的高等教育可以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代大学生盲目模仿西方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鲜有读过孔孟经典,了解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对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国家的节日的热爱远超过对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的期待。

更不用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事实证明,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安全意识的淡薄已达到令人堪忧的地步。强化高校文化安全意识,这是众多文化冲击中保持独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关键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高发期,高校办学的日益开放,各种社会思潮、文化观念百花齐放的局面已日益形成,但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荣辱观等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在面对各种文化碰撞和冲击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往往摇摆不定,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导致了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日益突出,出现了盲目攀比、迷恋网络甚至轻率同居等不良行为。我们只有通过文化安全教育,传播正能量,加强文化建设等,既能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文化素质底蕴,从而使高校的文化氛围向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上前进。

二、高校文化安全现状

(一)西方国家文化渗透日益加剧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全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进行文化渗透,试图建立其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全球文化”。这种全球文化实际上是英语文化,实际上就是美国文化,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对外交流,大肆输出精神文化产品,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等。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损害他国本土文化的目的,实现对全球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认同的挑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的实力,控制着世界的文化市场,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蚀。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除了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外,其依附着的文化特色如精美包装、商标设计理念、营销模式、商业运作等有着很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让很多消费者在品味这些美食时,不可避免的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所感染、所认同。而在我国,对类似麦当劳这类快餐感兴趣的,正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由于他们的价值取向、荣辱观模糊不清,较为容易的将这些文化移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中,根植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反映到思想观念上,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传统文化意识的消蚀和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蔓延。照此下去,会导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根基的动摇。

(三)信息交流网络化蔓延的趋势

随着当今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更新和发展,已达到日新月异的地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已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手段。这些国家利用发达的科技及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全球化的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侵略,从情感、心理、行为、观念等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较大的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基础产生较大的负作用。由于大学生处在青年时期,世界观、人生观等尚未完全定性,知识结构尚未完善,社会阅历尚未丰满,思想认识尚未成熟,极易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弱化甚至抵触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和正确的思想引导。长此以往,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不可避免会产生抵触甚至抗拒。国家、民族意识界限较为模糊,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三、加强高校文化安全的对策

(一)高校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高地,首要的政治任务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内不良思潮的清理。一方面,加强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力,在科学解读、正确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研究,促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再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些理论成果“三深入”。即深入课堂、深入教材、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将人文社会科学纳入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再通过资源整合、调整学科结构等,加强对高素质科研教学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的队伍。此外,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与我们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在继承上发扬和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和袭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往往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再加上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文化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所以,高校必须要清醒认识到这点,把它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关系到民族存亡的高度去认识,利用各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意识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确立独立性、自主性的文化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到高校文化环境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增强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提高文化自觉。

我们今天虽然也积极提倡学习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传统,但必须用辩证的思维和方法客观对待。既要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避免将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与狭隘的民族主义相混淆,又要坚决避免和制止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我们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全球化的观念,又要不断强化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对披着糖衣炮弹的合法外衣坚决予以抵制。

(三)大力宣传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大力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灿烂成果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培育大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及使命感,才能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

一方面,在高校内大力加强以民族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灌输式教育,作为增强民族文化传播的主渠道;立足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中国特色、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的文化产品,让众多大学生喜闻乐见和广为传播,最终构建起防止外来文化侵略的防控体系。另一方面,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去感受、领悟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魅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心理上真正认同,自觉的接受并加以宣扬。此外,高校应通过增设大学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增强高校的人文氛围,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熏陶,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文明进步、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尊严感。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