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化、国际化”的软件人才培养探索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409次
  • 评分4
  • 84
  • 0

专题主持人:王亚东

专题策划人:彭远红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01-01

中图分类号:G642

主持人简介:王亚东,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生物信息学》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知识工程、机器学习,ydwang@hit.edu.cn。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软件学院成立于2000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全国最早建立软件学院、最早招生的高校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在建院伊始,就提出了“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并提出学院建设目标:面向软件产业的发展与需求办学,加强国际化联合办学,全面与软件企业合作,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化人才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软件产业高层次人才,创哈工大品牌。

学院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工业实践、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等;形成五大系列不断线、专业方向有特色的基本架构。其中主要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工程、经济管理类等系列;主要专业方向包括网络通信工程与信息安全、服务科学与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媒体与语言信息处理、嵌入式软件及应用等。同时,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人才,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开辟国际合作渠道,与IT产业发达国家的大学或公司合作。目前,软件学院已经与美国、爱尔兰、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联合办学关系,积极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并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建立本科与硕士联合培养项目,为同学们建立了一个较丰富的国际化教学环境。

2008年,学院从教育部获准三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软件工程、服务科学及企业信息化、嵌入式软件及应用;2009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12年软件工程参加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第7。

目前,哈工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立足哈尔滨、拓展威海、延伸深圳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工业化、国际化、高质量的办学架构基本完成。在校生规模已达到1675人,已培养毕业生3968人。在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软件学院验收中,哈工大软件学院名列前茅,在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有着重要影响。

《计算机教育》始终关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于2015年第1期推出专题,详细报道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其中哈工大的培养体系和创业模式建设等文章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期特推出专题,详细报道哈工大软件学院在IT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工作、专业课程考试试卷设计与命题4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期望能很好地服务于一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