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眼中的企业研究院实习——以微软亚洲研究院“双导师”培养为例

  • 投稿雨人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254次
  • 评分4
  • 32
  • 0

杨沐昀,赵铁军,李 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随着企业实习在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中的日益普及,企业和企业研究院正逐渐成为“第二校园”。为总结评价学生在IT企业的实习效果,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接受“双导师”制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对其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经历进行调研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对大学校园学习与企业研究院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企业实习;第二校园;双导师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19-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计算机创新型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GXM_HLL201204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计算机专业拔尖人才的高起点国际化培养模式”( GJ2201301002)。

第一作者简介:杨沐昀,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信息检索,ymy@mtlab.hit.edu.cn。

1 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到IT企业实习已经成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普遍选择。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大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都希望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在心仪企业实习的机会。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校企联合培养通道,以学期甚至学年为单位在企业进行访学。很多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二校园”。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企业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实现“学以致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实际上,高校的任何一个工学培养方案里都会包括各种实习环节:大有毕业实习,小有课程实习。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实习环节多在校内的实习车间或实验室完成。近年来,随着IT企业间技术竞争日益加剧,为吸引人才,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凭借真实的应用需求、丰富的现实数据、规范的管理方式、先进的计算设备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研究氛围,逐渐成为计算机学科大学生实习方式的首选。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近年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已将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人才培养实施策略。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常态”。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出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真正的“卓越工程师”和“工程领军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新领域。

从目前关于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情况看,“知行合一”“CBE理论”等理论层面的探索已经比较深入,校企“全程合作”“深层合作”等模式设计也较为充分,“双导师制”“校外实习基地”等培养措施纷纷出台,也有很多归纳总结毕业论文、基地建设、质量评估等实践教学环节经验的论述。然而,上述研究都是从学校、教师等教育主导者的角度出发,而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却鲜有文献探讨。

2 微软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培养模式

调研对象是近几年接受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 MSRA)“双导师”模式培养的学生。该模式源于2000年双方在科研方面的合作——微软一哈工大机器翻译联合实验室,这是微软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唯一一个机器翻译方向的联合实验室,于2004年被教育部纳入重点实验室管理体系并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语言语音教育部一微软重点实验室”。科研合作伊始正值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探索,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尝试将优质的科研资源引入教学环节,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MSRA以其高学术水平的团队以及成熟的国际公司运作机制,成为受到师生青睐的合作伙伴。双方随着学术交往的深入和访问实习学生的增加,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并于2010年正式签署“微软一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建立了“本硕博”一条龙的“双导师”培养模式。

在“双导师”模式下,学生在本科第4年可以选择进入MSRA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可选择一位MSRA正式受聘于校方的兼职博导作为导师,并配一位校内副导师(一般为微软导师的校内合作伙伴),在校内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可用大部分时间在MSRA进行访问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这一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整合双方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受到教师、学生和企业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含软件专业)学生共计59人次赴MSRA访问学习,其中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39人(其中26人在本科4年级就已经进入研究院实习)。

为了解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我们将调查对象限定为近几年在本科4年级进入MSRA完成双导师培养的13名学生。从年龄上看,这些学生都属于90后,这是以往学生调研中尚未涉及的学生群体。他们都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其中6人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放弃攻读博士而选择硕士毕业就投身工业界,另外7人将在MSRA继续访问学习直至博士毕业。

3 调研与结果分析

由于本次调研涉及的学生数量不多,我们采取由学生会请他们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实习感受、帮助低年级学生选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教师视角的干扰,获取学生的真实印象和客观感受。从收到的13份反馈材料来看,学生在MSRA实习期间主要有4方面的突出感受。

3.1 与校园学习的最大不同

与校园生活的区别是全部学生都在反馈材料中首先提及的一点,可见微软亚洲研究院访学经历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是比较有冲击性的。学生提到最多的4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节奏快。在校内实验室,通常没有硬性时限要求,一个小系统可以做一个月,做不完还可以再拖一个月;而在研究院,正式项目一般是和创新工程组合作,项目每个细节的完成时间都经开会讨论敲定,每一个延迟都将影响其他人的工作。学生在严格的时限要求压力下必须保持极高的工作节奏,在初期会对这种“一个deadline接着一个deadline”的工作强度不适应。另外,在学校,一名教师通常指导多名硕士、博士生,并且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因而与学生交流的频率相对较低;而在MSRA,导师一般每天都会和学生进行交流,这在客观上也是对学生工作进度的一种督促,让学生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2)面向产品。在校学术工作一般来自于各种基金项目,所要完成的内容较为理想化,对应用价值的考虑相对较少;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多来自于企业产品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得以更多地接触企业中的真实技术研发,把所学习的知识和现实产品联系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3)涉猎广。在MSRA不需要像在学校一样面对很多课程、实验和作业压力.有更多自由学习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一些MSRA的学术讲座。这些讲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的是请国际计算机领域大师介绍领域前沿或整体走向;有的是请在读的优秀博士生介绍某一项目的具体技术;有的是请资深工程师介绍工程项目或研究经历。

(4)资源丰富。MSRA的硬件条件十分优越,单台服务器有上百个计算核心,有TB级别的内存、超越Titan的超级GPU以供图形计算使用,更可以调动云计算平台Azure和Cosmos上大量的虚拟机处理海量数据。在数据资源方面,MSRA不仅可以提供微软Bing搜索带来的大量数据,还可以对额外的数据提出购买需求,甚至可以制订一个自己的标注标准,请专业的标注人员标注,以满足对特殊数据的需求。

3.2 实习中的挑战

这一方面在学生反馈材料中出现的次数仅次于“与校园生活的区别”,提及最多的依次为以下几方面。

(1)具体方向不熟悉。进入MSRA后,学生会被分配到一个个有具体研究方向的小组里。对于刚刚加入项目的本科生来说,由于在校期间接受的主要是计算机领域的通识教育,对本小组的具体研究方向可能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尽快完成“扫盲”并从一个较小、较简单的项目人手,了解该方向的基本工作。这也通常是学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开发环境不适应。MSRA是隶属于企业的盈利性质的研究院,有一套自己使用的代码以及工具。学生在校期间用的都是开源工具或者其他常用工具,对于工程代码的一些细节要求会感到不适应,需要对这些新的、有些是在MSRA以外无法接触到的内容进行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工作难度大。与学校常常使用的标准数据集不同,MSRA常常需要使用非常大的数据集。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一项简单工作也会变得有难度。例如,对于简单的排序任务,通常一个大一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但是如果排序的对象是TB级数据,任务就会变得复杂,需要各式各样的优化;为处理各种复杂任务,经常需要使用各种云计算平台上的虚拟机。

(4)代码阅读能力要求高。除了技术上遇到难题,学生还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对代码进行重构时,需要利用到较早以前已经写好的代码,但是写原始代码的人可能是已经离开的前员工或实习生,即便能够联系到本人,但由于时间太久,原代码编写人也往往记不清楚代码的细节。诸如此类的情况一旦发生,对接收入的代码阅读能力就是相当大的挑战。

(5)竞争压力大。在MSRA实习,周围的每一个实习生都非常优秀。学生在工作中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特别是与别人的出色工作相比较的时候难免感到沮丧,但这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在你追我赶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获得新进步、掌握新技能。

3.3 实习的最大收获

(1)开阔眼界。本科生在校期间对计算机专业了解不深,加入联合培养项目后,不仅能够对计算机领域的大致分类有较为详尽的了解,而且会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内容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并能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

(2)拓宽知识面。联合培养能训练学生作为开发人员或研究人员所需的基本素养和知识能力,这些是在学校里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在项目中,学生能够接触到cosmos、azure这样的大数据计算平台,学习到更多关于海量数据处理的技术。

(3)提升学习能力。校内学习大多通过教材或文档资料,对知识的讲解较为系统和详细,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而学生在MSRA参与的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所需知识一般无法从现有教材中获得,需要查阅各种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学习与总结归纳的难度更大,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

(4)获得成就感。经过联合培养,很多学生取得了丰硕成果。有的学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上线系统并且在微软的Tech Fest上吸引众多关注,获得微软研究总部研究员的一致好评;有的学生参与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最终使产品得以上线应用;有的学生全程参与论文的投递,了解了一篇学术论文产生过程的方方面面;有的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独立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

3.4 学生体会

2008级鲍同学:“去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我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在该领域能够保持state-of-the-art,因此我把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发表论文上。现在还没有论文发表(博士阶段),深感压力,需要更加努力拼搏。虽然目前正在实现目标的路上,但是也有额外的收获,如在硕士阶段就能够投中论文、参加会议就是我没有想到的”。

2008级白同学:“我的目标主要是多发表paper到top conference,同时也很希望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入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只发表了一篇top conference paper,一篇在投,对整体进度不是很满意,但在研究院,自己实现的一些系统被采用,我还是很高兴的”。

2009级吴同学:“开始进入这个联合培养项目的时候,对这个项目非常不了解。最初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目标,抱着做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因此走了很多弯路,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如果在来之前能多看到一些资料,带着明确的目标,那么一定会让我有更高的效率,学到更多的技能”。

2010级汤同学:“参加这个项目是希望过过研究员的瘾,学习如何系统地做科研工作。来了以后感受到真正的科研是什么样的,也收获了人生第一篇paper。有一个小缺憾就是没有和组里的外国专家好好练口语,错失了难得的锻炼口语和结识大师的机会”。

2010级周同学:“原本参加这个项目之前希望能学习到更多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并且发表一篇论文。在这个项目中确实学到很多,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发表论文,不过在和优秀学生一起实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进的动力”。

4 结语

高等教育要根据培养目标,为培养对象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工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需求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范围之广、对生产生活影响之大都是其他技术所不及的,这必然倒逼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企业作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校园”,日益受到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作为世界一流的计算机基础研究机构,在致力推动本领域技术研发的同时,主动与高校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的新环境;其实习生来源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大、合作成果之丰,堪称“第二校园”的优秀典范。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之联合培养计算机领域高级人才已经超过10个年头,而近年开展的“双导师”制更是将校内外资源有机整合,创新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梳理学生的访学感受之后,笔者援引不少学生文中提及的文字作为结语:“总的说来,联合培养项目对学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帮助学生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找到方向、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经过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段时间的访学生活,虽然承受了压力,但是亲身参与了研究院进行中的项目,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在做研究上,学生在mentor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有很大收获,希望‘微软一哈工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双导师制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在今后扩大规模,惠及更多学生,为哈工大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博士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林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10): 10-11.

[2]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7-23.

[3]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 100-104.

[4]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4): 20-22.

[5] Microsoft Research Connections Blog. Joint lab marks 10 years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EB/OL]. [2015 -05 -18].http://blogs.msdn.com/b/msr_er/archive/201 5/0 110 6/j oint-lab-marks-1 0-years-of- collaborative-research-in-natural- language-processing.aspx.

(编辑: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