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工程领导力 培养IT工程领军人才

  • 投稿汽车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09次
  • 评分4
  • 94
  • 0

李 东,尹胜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文章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历史与基础;分析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结构,提出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将会成为软件工程领军人才,指出培养学生工程领导力是国内一流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领导力;基于项目的学习;领军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02-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第38号(黑教高函[2013]331号)第一作者简介:李东,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Lee@hit.edu.cn

1 背景

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着力提升我国工科学生的工程素养。

作为教育部首批985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经过95年办学形成的“哈工大精神”,第一条就是: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因此,哈工大软件学院不仅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好“卓越计划”;而且要借“卓越计划”的东风,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软件工程师,为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世界一流工科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把培养工程领导人”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使命。例如,美国最好的工科院校之一麻省理工学院( MIT)就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一项所谓的“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旨在把MIT的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美国乃至世界工程界的领袖。

哈工大在培养工程领军人才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我国的航天工程、材料工程、机器人、IT等领域都活跃着众多的哈工大毕业生。曾任江南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兼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的黄永勤少将、微软(中国)公司原总经理高群耀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组主任研究员周明博士、百度公司副总裁王海峰博士等都是哈工大的毕业生。

2 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结构

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能力由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构成。

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程师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两种能力,就不能胜任“工程师”的称号;但是如果仅仅具备这两种能力,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工程师,一定会在解决复杂或疑难的工程问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卓越工程师,且具有工程创新能力。

经过培养与锻炼,这样的卓越工程师还是不少甚至很多的。以软件工程师为例,我国其实并不缺乏基础深厚、技艺精湛的软件工程师。如果给定他们一些高难的编程问题,他们会在让人满意的时间内,开发出很漂亮的程序。这些程序功能正确,占用空间小,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算法极其巧妙。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是被动地接受问题,没有引领技术发展、产业变革的胸怀和眼光。他们的才华并不能改变我国软件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状况。

在美国MIT的学者看来,上述工程师缺乏工程领导力。所谓工程领导力是指通过引领技术发明和创新,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新材料、新分子、新软件、新系统的创新概念、设计和实现,以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可见,工程领导力强调的是引领创新并将创新从思路转换到产品的能力,包括面向团队(人)的沟通能力和面向工程(物)的项目管理能力等。

众所周知,成就IBM公司计算机领域霸主地位的是其1961年开始研发的大型计算机System360。其名字中的“360”来源于“一个圆是360度”的概念,表示这台大型计算机将为用户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任何计算要求。这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当时可是闻所未闻,甚至是骇人听闻的。IBM公司为整个计划投入了50亿美元,这在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不折不扣的大手笔。

System 360在硬件设计上有很多创新,以至IBM不得不自己动手设计制造芯片,但更大的困难却来自软件——其操作系统OS/3 60的研发。投入OS/360研发的IBM软件工程师达2 000人(要知道30年后Windows2000也只动用了1 700名工程师),研发预算为5亿美元,超过了硬件研发的费用,这在当时是匪夷所思的。这项艰苦卓绝的软件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是当时年仅30岁的F.Brooks博士。OS/360的研发用了5 000个人年,尽管开发过程曾一度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软件开发泥潭”,但Brooks博士最终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任务。通过完成OS/360研发项目,Brooks锻炼并提高了他的工程领导力,也因此于1999年获得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

可见,实现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必须依靠工程领军人才,即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

实现软件产业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为此,哈工大制定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精英式”的内涵就是具备工程领导力。

3 卓越工程师工程领导力的培养环节

为了适应哈工大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需要,2012年软件学院对原有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就是关注工程领导力的培养,力争使哈工大软件学院的毕业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高级人才。修订的内容包括:

(1)改造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内容;

(2)引入旨在培养工程领导力的“基于项目的学习”;

(3)对个别优秀学生设置“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3.1 改造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1)我们将原有课程“计算机职业道德”改造成“IT职业素质”。

除了涵盖职业道德的内容外,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卓越大学生素质、卓越工程师素质和企业家精神。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大学生→工程师→企业家”的思路展开。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工程领导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会树立起成为未来IT行业领军人才的远大志向。

2)为大一新生增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设置专业导论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专业是什么、为什么学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内容)、怎么学(学习方法指导)、做什么(就业规划)”等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专业及其支撑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科学技术体系。

(2)专业及其支撑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历史、现状和动态,包括标志性成果、重要事件、人物、目前热点问题、知名研究机构、所面向行业和知名企业等。

(3)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领域、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

(4)校本专业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重点介绍著名教授)和著名校友。

在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的课堂上,学生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的哈工大计算机学科著名教授和著名校友,了解到这些“IT工程领军人才”是怎样炼成的,树立起成为未来“IT工程领军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2014年底,该课程已开课4期,其中有3期是由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软件工程学科带头人徐晓飞教授亲自授课,深受学生好评。目前,徐教授正在将此课程建设成慕课( MOOCs),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热爱软件工程专业。

3)将原有的必修课“IT企业管理”和选修课“IT创业管理”合并成新的必修课“IT企业创业与管理”。

原先,只是有志创业的部分学生选修“IT创业管理”,其他学生对IT创业不了解,也不关心。即便个别学生有IT创业的念头,也往往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放弃。新课程的设立使每个学生对IT企业创业与管理的所有环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创业团队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得团队合力最大化。

3.2 引入“基于项目的学习”

所谓“基于项目的学习( project basedlearning,Pj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型学习方式;它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是一种新型探究性学习模式。

学生通过项目构思与设计、组建团队动手与实现、探索研究与创新等一系列活动,自主地获得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组核心人员的工程领导力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事实上,很多杰出校友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在哈工大受到的教育,也得益于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得益于实际项目的训练和培养。因此,把“完成实际项目”——这个培养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前到大学的教学中来,在大学里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卓越计划”明确要求的“学生在企业‘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就是基于项目学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哈工大软件学院在本科培养体系中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课程,具体内容见表1。

3.3 开设“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给少数优秀拔尖的学生(不超过学生数的5%)创造成为未来IT工程领军人才的条件,在哈工大本科生院的统一部署下,软件学院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了“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的要点就是,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在高水平的校内导师和高级别的基地导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培养基地顶岗实习一年,实习内容同时包括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两部分。

培养基地的遴选标准为:世界500强的IT企业,国内排名前10名的IT企业或者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校内导师负责给学生在学业、生活、心理上进行指导;基地导师负责在技术、职业规划、领导力提高等方面,给学生“工业型、个性化、精英式”的指导。

进入培养基地前,学生必须担任一次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并至少选修2门哈工大管理学院的高水平师资开设的领导力培养相关课程,如“项目管理”“组织行为与团队建设”“领导力与沟通”“领导力理论与实务等”。

首批“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有IBM中国研发中心、中软国际和东软集团。2014年,腾讯公司也成为“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已有1名学生在培养基地完成了导师安排的系列专题学习和全部实习环节,经导师鉴定合格,并最终通过学院组织的毕业答辩,顺利完成了领军人才培养,进入哈工大软件学院继续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另外,还有3名学生正在培养之中。

4 工程领导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在专业教育之外,学院还积极开展面向工程领导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具体活动包括:

(1)企业家论坛。为了让学生领略工程领军人才风采,培养学生立志成为工程领军人才的愿望,学院邀请知名IT企业高管来校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领略企业文化和创业经验,了解IT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哈工大校友、亿阳集团总裁邓伟博士、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等著名企业家先后做客软件学院企业家论坛。

(2)青年校友论坛。针对学生中存在“工程领军人才高不可攀”的顾虑,学院邀请软件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的心得和毕业后的成长经历。通过与优秀校友的交流,同学们感觉到“工程领军人才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同学就是未来的工程领军人才。”

(3) IT企业行。每年暑假,学院组织部分优秀学生走访一些著名IT企业,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IT产业,激发他们成为工程领军人才和产业报国的愿望。

5 结语

自2000年12月创办以来,哈工大软件学院坚持“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关注工程领导力的卓越软件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11月,在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软件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上,2004届硕士毕业生、北京积木创联科技有限公司雷勇总经理当选“十佳软件工程硕士”。2009届本科毕业生、烟台寒武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王士博当选“十佳软件工程本科生”。

我们相信,秉承“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哈工大软件学院毕业生一定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IT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在他们中间,一定会不断涌现出IT行业中的领军人才,铸就哈工大“卓越工程师摇篮”的美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雷环,爱德华·克劳利.培养工程领导力引领世界发展:麻省理工学院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概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77-83.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 18-22.

[3]李东,马培军,赵岩,基于项目学习的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A1): 74-77.

(编辑:彭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