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升级下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468次
  • 评分4
  • 91
  • 0

华 艳1,梁矗军2

(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语创系 江苏 无锡 214153;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现状,介绍专业群建设思路,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抓住产业升级新契机,阐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法和具体实施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产业升级;高职;计算机专业;专业群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ZCZ35)。

第一作者简介:华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多媒体计算机应用,5329371@qq.com。

0 引 言

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紧贴社会经济发展。“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结合点,专业建设要及时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高职教育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无锡市已形成新材料、旅游度假、现代商贸、电子信息、物流、文化创意、纺织及服装、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装备等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成为重点发展的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如何抓住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从全局角度出发,建立与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群,创新专业建设途径与内容,以期更好地培养产业升级下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各高职院校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包括5年制高职)开设的计算机类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软件)、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计算机及外设编修)等,这些院校计算机专业之间充满了竞争,各种问题也随之逐渐显现。

1)没有与学校原有专业特色交叉融合,失去原有办学特色。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学习计算机技术成为热潮,各高职院校纷纷随之开设计算机专业,没有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没有与学校已有的特色专业交叉融合,只是随意地、粗放地开设计算机专业。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建设计算机专业时,定位不明确,缺乏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缺乏长期整体规划,专业建设缺乏层次性和稳定性;过分追求“职业导向”,各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趋同现象很明显,当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时,不能及时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办学特色。

2)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不能有效进行专业调控。

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容易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比如2007年,由于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旺盛,高职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但2009年由于物联网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产业结构随之调整,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随之下滑。目前计算机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逐年减少,而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却快速增长,随着计算机行业对就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标准已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且专业定位不准,不能有效进行专业调控,造成了学生就业困难、专业对口率不高。

3)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专业软硬件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强。

相对于高校,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实训设施条件滞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教学质量的管理主要由教育领域的权威机构监控,而接收这些教育“产品”的企业很难参与其中。因此,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很好地与行业企业需求契合,所用教材也远远落后于计算机行业发展趋势。以上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强,教育质量不高。

2 区域产业升级趋势下良好的发展新契机

按照无锡市“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到2015年,将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1]。这意味着无锡市将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给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1)区域产业转型的方向带来产业与专业的匹配新契机。

根据无锡市的产业集群规划,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向都有利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因此,各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在进行集群建设时要把握区域产业转型的方向和新的契机,把握专业结构、规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

2)行业需求发生变化带来产业与专业的结合新契机。

经研究分析《无锡市2012年紧缺专业人才调查研究报告》《无锡市2013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结果显示:①行业需求市场特征明显,随着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设计类人才人才仍然是重点需求,物联网与云计算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电子信息行业、文化创意行业、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招聘需求旺盛;②随着无锡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市场分工愈加细化,岗位需求分类也愈加明确,新兴的具备较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咨询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开始紧俏,如商务服务行业、物联网与云计算行业等。

由于行业需求随着无锡产业结构层次在变化,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集群建设也应结合软件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大力培养无锡新兴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2]。

3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建设思路

1)注重职业能力,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合理调整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结构和比例,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课程内容紧跟计算机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发展,结合生产服务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构建核心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行业基本从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迁移能力。

2)针对区域产业升级人才需求变化,设置多层次培养模式。

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多层次培养模式。在培养适应大多数计算机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型人才的基础上,重点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生产维护和售后服务的技术服务型人才,加强培养高端计算机企业所需的辅助研发型人才。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建设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校内外结合进行“双师”培养,一方面聘请新兴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或担任兼职教师到院校开展专题讲座或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另一方面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从而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4)建设“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实训基地,积极推进产教结合。

院校应积极与当地计算机类企业紧密合作,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学生在校内学习时,为其营造企业职业氛围,实训过程企业化;实训管理按市场化要求进行成本核算,加强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等。结合企业需求,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校内外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产教结合。

5)提升专业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为区域经济服务是专业群建设的目的,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师资、场地和设备,针对社会需求开展培训,积极参与周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拓宽专业建设领域,促进专业群建设,从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3-4]。

4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建设

1)对学校现有计算机专业进行梳理,建设专业群。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包含计算机专业(动漫、软件),会计专业,商贸专业等专业,这些专业各有特色。在结合这些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我们又认真学习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构建计算机专业群,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业:

(1)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培养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数据处理及信息维护,Web与手机端开发人才。

(2)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平面设计、广告创意、三维设计、影视动漫人才。

(3)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设计与管理、企业信息化、网络营销人才。

2)适应产业升级,确定群内专业的发展规划。

如前所述,随着无锡产业结构层次的变化,计算机专业集群建设应结合软件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使专业建设形成梯度,培养出技术工人型、技术服务型、科学研发型人才。我们的专业发展规划详见表1。

3)根据专业规划,构建群内模块化课程体系。

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主要根据“学习、使用、应用/服务、管理/设计”的递进原则进行构建,构建动态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可以在学习后期按照专业方向的需要实现模块的组合与取舍。

(1)以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专业通用课程模块可在计算机专业的各方向通用,该模块课程属于计算机专业入门课程,包含软件、硬件和多媒体等多方面知识,这样既利于合理利用师资,又能使学生快速全面地了解计算机专业。具体精选课程有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程序设计基础、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电子商务等。

(2)适应专业素质全面发展要求,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主要针对计算机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深层次学习,要求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有初步了解,并能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具体课程应包含某一方向的基础性理论课程,强调理论为主,实践为辅。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课程模块: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小型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训、Java程序设计、利用JSP开发Web系统、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②数字媒体课程模块: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动画原理、flash动画设计;③电子商务课程模块: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互联技术、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动态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市场营销。这些课程模块设计成基础能力部分和提升能力部分,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高层互选。

(3)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构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是学生在掌握本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设置的提高课程,针对性更强,其核心课程应积极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课程模块:Java小项目设计与开发, Android手机开发技术;②数字媒体课程模块: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处理软件应用、广告与多媒体产品设计;③电子商务课程模块: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应用、企业信息化实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

(4)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构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模块针对就业岗位需要,开设的课程紧贴企业用人需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课程模块:计算机产品策划/营销/推广, Android手机端面程序开发;②数字媒体课程模块:影视产品制作及宣传、动漫游戏设计与开发;③电子商务课程模块:网络营销策划、计算机文化创意/营销/推广。该模块一般在4年级开设,强调实践加岗位实训。

结构合理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才能在产业升级的形势下使专业群在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等方面显示集群优势[5]。

5 结 语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新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优势,结合原有的办学特色,探索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努力把计算机专业群建设做优、做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政府.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计划[S]. 锡政办发, [2011]288号.

[2] 胡逸, 薛梁. 无锡市2012年紧缺专业人才调查研究[J]. 人事天地, 2012(4): 17-19.

[3] 刘霞. 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3): 116-121.

[4] 顾京. 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J]. 教育与职业, 2012(17): 16-17.

[5] 刘国红, 熊凯. 关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J]. 职教论坛, 2011(29): 38-40.

(编辑:赵 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