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2-24
  • 阅读量15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概念的提出,教育信息化2.0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成为当今教育系统性革新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来说,这既是发展机遇,也对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带来的改变,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对策——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专业技能培养方法、提升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培养


  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2.0是实现历史新跨越的内在需求,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2.0促进教育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构,已经逐步成为变革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品质的内生变量,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2.0给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挑战。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否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符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所需求的专业人才?能否在当前难得的黄金时代取得快速发展?这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带来的改变


  教育信息化2.0不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教学的辅助工具和简单的支持手段,它不是对教育系统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修修补补,也不是用信息技术来加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2.0将对教育带来以下革新性改变。


  (一)“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成为日常教学支撑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大平台,整合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学习空间、教与学支持系统以及学习评价系统,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开展掌握式教学、精准教学、智能学习、个性化学习等网络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优质教育。同时,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基于平台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发展新评价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二)教育信息化应用向深度融合发展


  教育信息化应用将从目前较低层面的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创新发展。突破碎片式、辅助式、修补式、局部改良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突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新,强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建为重点,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學关系,实现“融合创新”。


  (三)数字化教育大资源实现共享共建


  通过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转变。


  (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


  学校和教育部门将建成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教学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与应用等工作的能力。


  二、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影响极大,因此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提出新的挑战,对专业学生的能力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2.0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要让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信息素养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信息思维和信息意识,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使其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是教育信息化2.0应用的重要技术或工具,充分利用这些新兴技术改善教与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要能熟练使用各种新兴教学技术、设备和工具,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搜集、选择、加工、处理和教学应用等方法。


  (三)提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开发者,既要了解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理念、教与学理论、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等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技术和工具。当前,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偏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必须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才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需要。


  (四)掌握信息化教学应用策略和方法


  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教室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为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供了环境支撑;移动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形式,不断改变着教与学的模式;大数据与分析技术为精准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相应的教学应用策略和方法。例如,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应用策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和精准化教学等。


  三、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增加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的内容模块。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加入适当的课时,增加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策略等相关内容。


  增加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内容模块。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加入适当的课时,增加微课慕课的设计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内容。


  增加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容模块。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开设“教育软件与平台设计开发”相关课程外,还要开设“极简教学技术”“移动化学习设计与应用”等课程。


  增加提升信息素养的内容模块。当今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这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尤为重要。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技术导论”课程中加入适当的课时,增加信息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相关内容。


  (二)改革专业技能培养方法


  1.通过“校内外共建”整合教育信息化实践实习基地


  一是建设校内教育信息化实验实践基地。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步分阶段进行建设。硬件环境上,主要包括智慧教室、录播互动系统、即时反馈学习终端、交互一体机、智慧教育系统、虚拟仿真、3D动漫、教育机器人等实验室的建设;软件环境上,引进中小学教育云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智慧教育测评系统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二是加强校外信息化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选择省内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信息化教育公司作为见习实习基地,便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观摩学习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推动专业知识能力应用融合。同时,对于难以在现场进行见习实习的情况,设计开发相应的见习实习信息化互动平台,以代替现场见习实习。


  2.通过“案例示范”学习信息化教学新技术


  根据教育信息化2.0发展情况,采用“案例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模仿和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教学媒体、教学平台、教学工具等。教学媒体是指智慧教室系统、录播系统、一体机、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教学平台是指UNU、学习通、雨课堂、课堂派、爱课堂等智能教学平台以及钉钉、腾讯会议、CCtalk等在线直播平台,教学工具是指概念图软件、录屏软件、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以及各种学科软件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3.通过“真实项目”提升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对接本地中小学校的实际教学需要,以“开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为载体,采用真实项目、导师指导的形式,驱动学生设计开发微课、慕課、微视频、动画、课件等各种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锻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情境中,提高实战能力。同时,引导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积极了解、选择、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资源,如国家教育资源网、K12教学网、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学而思网校、猿辅导、作业盒子、作业帮等,鼓励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学会搜集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并通过实际操作,为未来教育教学做好准备。


  (三)提升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


  1.通过“观摩学习”了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通过组织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观摩或线上观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课堂直播、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开设有关信息化教学的讲座等活动,让专业学生了解当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情况,关注一线教师在开展日常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实际技能,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锻炼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为今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奠定基础。


  2.通过“任务驱动”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成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关键着力点。通过任务驱动如“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微课设计比赛”“设计信息化教学环境”“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教学设计”等,帮助专业学生领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设计策略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具体教学设计方法,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3.通过“实战演练”训练信息化教学能力


  结合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利用微格教室、远程视频、虚拟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战演练,并对实战演练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提出改进和提升的方向。通过“实战演练”活动,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2.0必将深刻影响着教育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推动教育教学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建。我们应当重视教育信息化2.0给教育技术学专业带来的机遇,根据教育信息化2.0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积极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向前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