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源竞争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 投稿文风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228次
  • 评分4
  • 52
  • 0

李俊

[摘要]招收高质量的新生,是高校招生工作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影响考生选报学校的因素,提出了解决生源竞争问题的有效策略,包括恰当定位高校的发展战略,优化专业结构;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升高校知名度;完善招生制度建设,加强招生过程管理;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招生 生源竞争 策略

[作者简介]李俊(1974-),男,四川德阳人,宜宾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学原理研究。(四川 宜宾 64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宜宾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问题探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Q1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卜0036-03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规模扩招。从高校的数量看,199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学校有1071所,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有2491所;从招生人数看,199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为1548554人,2013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为6998330人;从毛入学率看,1999年全国高校的毛入学率为10.5%.2013年毛入学率增长到34.5%。①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巨大变化,处于办学主体地位的高等学校受到了全社会的密切关注。高等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已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高质量的生源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招生工作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政策,争取优质生源。

一、影响考生选报高校的原因分析

1.高校的综合实力。“高校综合实力”是指高等学校的发展力、资源力、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等多种力量的综合。综合实力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认同。可以说,高校的综合实力是影响考生择校的首要因素。

2.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相结合,这种就业方式的变革对学生选报专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危机感,促使学生不得不关注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欢迎度”,那些就业前景乐观、发展态势较好、预期待遇优厚的专业自然成为首选。

3.招生宣传工作的深度与广度。高校的宣传工作是否扎实,可从学生获得的信息是否对称上看出来。招生人员开展宣传工作时,应尽可能细致、真实地介绍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学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理想的高校。

4.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在校学生的生活圈子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往往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因此,招生宣传必须重视与家长、教师的信息沟通,也可以利用往届校友的现身说法,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5.家庭经济状况。高校招生实行并轨制以来,收费的高低一直是考生及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许多出生于下岗工人家庭、单亲家庭以及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学费相对较低的学校。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来说,则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作为择校的重要前提。

二、解决高校生源竞争问题的有效策略

1.恰当定位高校的发展战略,优化专业结构。第一,恰当的定位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战略来看,高校逐渐进入转型分类发展阶段。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恰当的定位是做好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点。对于规模庞大的生源市场来说,每一层次的高校必然对应相应的目标市场。只有对目标人群进行准确定位,高校才能在生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高等学校要做到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发展等基本目标上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区域经济与社会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③

第二,科学预测人才需求,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招生专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其服务社会的契合度呈高度正相关。怎样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怎样让学科专业体系与地方产业市场形成更密切的联系?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来说,一是根据传统专业不断扩大的内涵,对专业进行适度包装。例如,可以将教育技术专业改为“数字媒体技术”,将新闻专业改为“新闻与信息传播”。同时,也可以细分传统专业的方向,使其更具导向性。例如,将英语专业细分为“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和翻译英语”,将应用化学专业细分为“化学工程和制药工程”等。二是及时申报新专业。高等教育虽然暂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新的需求仍不断出现。及时申报新专业,是高校回应社会需求的一种途径。例如,笔者所在高校最近两年就新增了“知识产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合理编制招生计划。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管理模式是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指标总数,高校再根据指标总数编制专业计划。在编制招生计划时,一方面,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招生政策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与学校的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育人的优势;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用,服务于社会。④比如,对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可以多投放一些采矿方面的专业计划;对东部沿海的省份,可以多投放一些金融方面的专业计划。

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升高校知名度。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已发展到2400多所,每年大致招收600多万人,但是,社会地位的提升并不一定就带来社会知名度的提升。要提升学校知名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必须认真分析生源竞争的形势,合理选择新闻媒体,建立与传媒的广泛联系,全面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从而在优质生源的争夺中获得优势。

第一,保证宣传资料的真实性。考生报考高校志愿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的招生宣传资料,宣传内容是否真实,不仅影响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度和学校声誉,还影响考生的切身利益及新生报到率。现实工作中,有一些学校容易以点带面,故意夸大某一方面的优势,甚至弄虚作假。这种虚假宣传只会带来短期利益,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高等学校要在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下,以符合国家法律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为标准,保证招生资料的客观、真实。

第二,注重宣传的全面性。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对报考高校到底了解多少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5%的考生和家长不了解或不太了解高校实际情况,仅有4.5%的考生和家长十分了解高校情况。可见,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择校并不以掌握的信息为基础,而更多地依据经验和主观印象。因此,高校在制作宣传资料时,要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在面对面进行招生宣传时,必须全面、透彻地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勿引起误解与歧义,更不能有意误导。

第三,准确定位宣传对象。按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来看,各高校对应一本、二本、三本、一专及二专的层次,每所高校的招生计划也都对应相应层次的目标群体。高等学校必须认真分析本校的学生群体,慎重选择宣传重点地域、重点类型的中学,明确宣传工作的期望目标。如果目标群体定位不准,就会影响宣传效果。

3.完善招生制度建设,加强招生过程管理。第一,完善招生制度建设。招生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高校招生工作而言,首先要完善招生工作领导责任制。应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进一步落实校长的领导责任,要求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校长签发。其次,加强招生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从录取工作的分工来看,一般设录取咨询组、录检组、纪检监察组。各组的工作职责必须以制度化形式加以规范,用制度来制约权力。

第二,加强招生过程管理。一要规范招生工作流程。招生工作涉及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因此,在宏观层面,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法规;在微观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也要求各高校必须制定详细的招生章程,对本校招生工作的每个环节有具体的操作规范,真正让招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及时发布招生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考招生工作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及网络化,各高校的招生服务质量也逐步提升。为此,各高校要加强招生信息网站的建设,发布一些反映学校办学水准的经典事件、工作成绩和有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等信息,使高校的招生信息网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让考生和家长能够多方面地了解高校,提高网站内容的点击率,增强网站的宣传效果。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高校与考生之间的信息对称尤为重要。三要接受社会监督。招生录取工作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必须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为防止录取工作暗箱操作等违纪现象的发生,纪检部门应向社会公布信访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的监督,切实保证录取结果的公正与公平。

第三,加强招生服务人性化。首先,在志愿填报阶段,侧重解说填报志愿的有关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评估高校和专业的发展愿景,认真评价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实力。无论是接待来访、网络留言还是电话咨询,都要认真解答考生的疑虑,以高度的责任感获得考生的信任感,争取让潜在的生源群体更加稳定。其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坚持把考生的合理需求与国家的录取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以严格执行录取政策和招生章程为原则,坚持公平竞争,把考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理想,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利益需求。最后,在新生入学阶段,对于因调剂志愿或随意填报志愿而导致对现有专业不满意的考生,要做好专业思想教育,采用转专业的方法,满足其专业愿望,稳定生源。

4.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高校收费实行并轨制以来,合理的学费标准也是影响生源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基本实行学分制收费,即各高校在省级物价管理部门指定的学费范围内,综合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各科类各专业的学分学费标准。因此,高等学校要充分研究自身的特点,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自身的办学水平,采用学科专业的组合定价策略。以同一层次的两所高校为例,一所处于省会城市,一所处于一般地方城市,如果学费标准一样,省会城市的高校在生源市场占有率上更有优势。此外,高校应积极建立有效的学生资助体系,如引进各种社会资金,设置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及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这些措施可以抵消学生的部分学费支出,降低他们的教育成本。对于那些因贫困原因即将流失的生源来说,这些措施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