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中师生话语权的失衡现象与理性重构

  • 投稿山羊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37次
  • 评分4
  • 95
  • 0

李振秋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课堂上话语权存在师生之间、学生个体间的失衡,以及学生个性被压抑的失衡和话语权目标性失衡等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教学理念缺失是关键。当前,必须从有利于学生人格发展、思想成长出发,回归课堂话语权的理性,实现师生话语权的协调,促进话语权的重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课堂话语权 失衡 协调 重构

[作者简介]李振秋(1969-),男,广西金秀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广西 南宁 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B29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107-03

在社会生活中,话语权被理解为掌控舆论发展方向的权力。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话语权是指师生和学生之间通过话语在教与学的交流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追求精神发展的权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课堂话语权此重彼轻、关系失衡现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师生话语权特别是学生话语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待这个问题,作为学校和思想政治教师,不应漠然视之,更不能小视,应在明晰其失衡问题,探究其发生原因中,促进师生话语权的协调发展,实现思想政治课堂中话语权的重构。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师生课堂话语权存在失衡现象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本应放开思维,敞开思想,畅所欲言,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交流与认知。但是,在实践中并非如此,常常出现学生话语权被漠视、弱化,甚至被剥夺,话语权被牢牢控制在了教师手中。同时,思想政治课堂中话语权失衡的现象是多重的,既存在于师生之间,也存在于学生个体之间;既有学生个性被压抑的现象,也存在话语权目标性丧失的失衡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政治课堂上,话语权存在师生之间的失衡。在现代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往往习惯于将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一一向学生表述出来。有的教师虽然也经常性地问询学生对自己授课的感受、认识以及意见,但总体来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步骤、程序仍然要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走,课堂上话语权被教师主宰的状况依然没有变。教学实践中有一种现象,一些教师自认为授课很精彩时感慨道:“学生们课堂上配合很好。”教师这种自我评价,道出了教师将学生话语权置于从属地位的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师生话语权关系上的此高彼低,上下等级,必然出现学生话语空间被教师挤占的现象,本质上造成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其主体地位的缺失,直接对学生产生心理的冲击,其结果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压抑。

2.思想政治课堂上,话语权存在学生个体间的失衡。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虽然运用学生发言、讨论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增加学生话语权的机会。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为了营造课堂氛围,也为了保证课堂的效率和减少学生发言中出现意外言论,教师往往将提问的对象集中到少数胆子大、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也少有给其他学生发言的机会。另外,在进行班级讨论或小组讨论时,教师不重视对内向学生的引导、启发,发表意见被少数活跃学生所垄断。因此,虽然一些班级的课堂气氛看起来热烈、活跃,实则效果不佳,话语权没有为广大学生所共同享有,这必然导致学生个体思想发展的不平衡。

3.思想政治课堂上,话语权存在学生个性被压抑的失衡。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师生的交流应当是心与心的碰撞。思想政治课堂中,师生话语交流不应当单纯为语言表象方面,而应当源于师生真情实感的流露。然而,在强调统一化、规定化传统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标准化的、格式化的话语解读方式几乎没有改变,经常运用缺乏个性化、感染力的情感话语,这样很难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话语回应。教师提的问题千篇一律,学生回答内容公式化的现象明显。“公共话语极度膨胀,私有话语被压抑”的问题比较严重,学生在课堂上少有大胆谈及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想法,很多时候学生话语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条件反射力量在催动。长此以往,学生思维被钝化,个体思想被同化,这种失去学生个性,失去学生真实思想和愿望的话语,不但不会带来学生思维发展的多元和创新,其结果也是非常可怕的。

4.思想政治课堂上,话语权存在目标性丧失的失衡。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和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辨真相,明是非,知事理,实现理论认知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话语的内容应选择其中的热点、难点作为话语重点,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政治教育的目标。但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防止有难度话题带来的学生失语或话语主题偏离,往往回避敏感问题、避开难点内容,甚至撇开教学要点,而选择那些学生容易自主理解的内容作为话语对象,这不仅会使学生降低交流的兴趣,更会导致话语权的目标性丧失,其教学效能、价值也会大为降低。

二、思想政治课堂中出现的师生话语权多重失衡现象有其多种致因

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堂话语权的失衡问题,不是某一个原因所致,这些现象的存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1.教师主体的强势,使得学生话语权被削弱。在主体间性哲学理论下,师生都居于主体的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的主体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在现实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存在占有教学信息不均衡的问题,教师往往占据优势,而学生处于劣势,这必然导致教师与学生在话语权上的不平等现象。同时,无论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现代教学视角下,教师都存在忽视、超越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这更使得学生的话语权被漠视、削弱。

2.教师调控的失调,导致学生个体间话语权的失衡。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话语权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不同学生存在认知、理解、总结、表达等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话语上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优秀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敏捷、乐于表达,他们往往在课堂平等的话语机会中占据优势,夺得话语的主动权,并在自我表达中再次激活其思维,丰富其理念。长此以往,其话语在班级学生群体中也往往被权威化,由此其话语权优势愈加明显。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为了推进课堂的顺畅发展,注重借助优秀学生的话语优势,而不注意调节优势话语学生群体与弱势话语学生群体之间的话语机会,使得优秀学生话语权的凸显,弱势学生话语权愈加弱化,从而导致学生个体间话语权的失衡。

3.教学内容的真理化,使得学生话语个性化被磨灭。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其携带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隐含性话语,它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并对学生的话语反馈产生着重要影响。然而,无论思想政治课教材还是教师所选取的教学资源中,很多概念的解释、原理的阐发、规律的总结等在常规思维模式下都是固定不变的,很多问题处理的思路、方式方法也给出了固定模式,也可以说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呈现出真理化的特征。教师在传递给学生时,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选择,并且教师也往往用这些固化的解释、总结、答案和规律等对学生进行学习评定。学生即使有其他不同的话语,也处于弱势影响地位,其抗衡的力量也是微弱的。受此影响,必然出现学生话语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

4.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效率,导致学生话语权效能的低下。当前,思想政治课内容多,课时少,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课堂的教学效率,往往在让学生实施话语权的过程中避重就轻,让学生讨论、.交流一些浅显的内容,而忽视了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关注,由此也导致话语权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辨析问题、深刻理解等方面的效能被削弱。

三、回归思想政治课堂师生话语权的理性,促进师生话语权重构

思想政治教学中,师生课堂话语权关系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影响到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的发挥,对教学有效性产生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出发,回归思想政治课堂话语权理性,实现话语权的协调,促进话语权的重构。

1.明晰师生角色,促进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话语的协调。思想政治教学的主题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注重消除师生之间话语权事实上的不平等,减小优秀学生与其他学生话语权优势的落差,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话语的协调。作为教师,要积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改变话语方式,善于运用积极性、建设性、征询性语言,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实现师生话语权平衡;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要倾人情感,积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敞开心扉,敢于在话语中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要重视学生群体的平衡发展,给每一个学生充足的发言权、交流权,尤其要特别关注内向学生、不善发言学生,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引导他们逐步树立话语信心,构建起课堂中各主体间话语权的平等关系。

2.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话语的开放性发展。当前,应转变教学中标准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教学思维,变革教学理念,大力倡导课程内容、结构与功能的拓展,促进教师教学资源的挖掘、开发与凝练,重视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融于教学内容中。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教科书作为唯一依据,要围绕教科书涵盖的理论观点,拓宽理论分析、问题认知的视角,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话语范围,使教学内容成为话语开放的信息载体。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传输过程中,要分过程、分步骤、看时机,讲究信息传递的策略,通过优化话语交流技巧,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式、体验式学习。在给学生提供理论观点的过程中,不能一语中的地将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应当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思考,促进他们在深入探索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在交流中不断拓展话语空间。

3.找准关键内容,进行重点话语互动。为了防止话语权运用中的目标性失效,提高学生对关键教学内容的学习,思想政治教学中应重视教学主体间的交流。尤其在运用话语权的过程中,要找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以促进分析、突破瓶颈,加强理论升华为目标,分主题、分层次进行话语互动。教师应通过教学设计,进行问题设置、互动形式、交流环节设计,提高学生在话语交流中对问题的理解、认识水平,实现学生话语权的效能。

总之,话语权不是教师的私权,更不是教师话语权威的“走秀”,亦不能为少数学生独享,要突出学生话语权的地位,提高学生话语权的质量,以达到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反思、认知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