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 投稿投研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55次
  • 评分4
  • 16
  • 0

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 张大峰 张会菊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化学》课程特点,通过分析教学现状,确定了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提出调整《大学化学》知识体系、革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化学应用主题讲座、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等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可行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36-01

作者简介:张大峰,男,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化学;张会菊,女,汉族,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合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索”(编号:2013JG020)和“《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4JG015)的研究成果。

《大学化学》是面对非化学相关专业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构建高校工科学生的化学观念,丰富其知识结构,培养其全面工程技术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基础化学知识及其应用,注重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引导其从化学角度看待工程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作为知识拓展,本课程也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展现当代化学的魅力和前沿问题,及其在解决诸如能源、环境、生命等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问题方面的不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科学素质。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化学》课程的开设,在课时安排及教材选用方面没有统一标准,百花齐放。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化学》的授课学时逐步减少,作者所在单位更是将其课时缩减至32学时(16理论+16实验学时)。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更造成了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的显著下降。座谈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与其所修专业相距较远,且理论过多,缺乏实用性,反映出目前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存在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教育改革环境,要求调整建立新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以保障在缩减教学课时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成为《大学化学》教学工作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结合实际,改革教学内容

1.调整教学知识体系。目前,《大学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主要由基础知识、生活应用、实验教学三部分构成。基础知识涵盖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基本定律、溶液、电化学)、化学动力学、元素化学等内容,生活应用主要介绍化学与环境、能源、国防、生命、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与应用,实验涉及基础化学仪器操作、经典化学反应等。如前所述,我校课堂教学课时已缩减至16学时,短时间内不能将以上内容全部讲授给学生,结合多年授课经验,我们确定了加强基础、注重工程应用、建立工科学生化学观念的教改思路。将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整理,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揉和,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最大的知识量。

2.编写新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内容安排既要保证基础化学知识的传授,又要体现化学与各专业的联系,以适应各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大学化学》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教材更应祛粗取精,增加有用的知识,去掉陈旧过时的内容,合理安排知识难度和讲解方式,使学生易于课堂听讲和自学。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好的教材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我们将依据国家“九五”重点教研课题——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工科大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汲取国内各版本教材的优点,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继承我校出版的《大学化学及实验》教材的思路和特色,编写出与时俱进新教材。

三、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学习能力。《大学化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应该将传授知识作为思维训练的载体,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应是首位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尝试推行工程案例教学,同时结合化学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应用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1.引入比较法和类比法教学。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事物也应具有相似属性的推理方法。《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引入比较法和类比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常数”的概念贯穿于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涉及标准平衡常数、酸碱常数、溶度积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等。从定义式来比较,标准平衡常数和酸碱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均反映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都和平衡体系中粒子的浓度、压强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把这几个常数归纳到一起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比较速率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速率常数反映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和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不同,但它们的变化规律又有相似性,如与温度的关系,前者是阿伦尼乌斯方程式,后者是范特霍夫方程,二者在表达式上相似,解决的问题也相似。这样,利用比较法和类比法,可以将基础知识的大部分内容织成一个网,便于理解和记忆。

2.开展化学应用主题讲座。《大学化学》课程的内容极其丰富,在向学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化学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否则会觉得知识如死水,和生活没有任何关联,找不到学习该知识的价值,所以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化学应用介绍。可以考虑将理论知识、最新科研成果、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化学事件等相结合,集中开展主题讲座,争取利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最大的信息。

3.建立大学化学课程学习网站,使用好网络教学平台。为了解决下课后学生与老师见面机会少、沟通不便,无法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现实状况,考虑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大学化学》课程学习网站。教师可以将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及答案、教学视频等诸多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提问与解答,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同开发使用的Sakai网络教学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能够提供课程资源共享、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讨论、学习记录、以及各类统计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互动式、协同式、多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推广使用,我们已将其成功引入《大学化学》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反映良好。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和课程特征,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彦伟,孙广,等.大学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11-112.

[2]王枫,张会菊.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1,(2):173-174.

[3]徐虎,张敏,等.提高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6):48-51.

[4]关润伶,张建洲,等.工科无机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高教论坛,2009,(9):74-76.

[5]张秀云.综合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4,(4):26-26.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