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业思想对我国农业改革的指导意义

  • 投稿xmen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754次
  • 评分4
  • 54
  • 0

山丹 红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20世纪70年代开始“三农”问题成了社会的关注点。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邓小平的农业思想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为发展农业和改革农业方面提出了很多方针和政策。本文通过深吸邓小平的农业思想的内涵,继续坚持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战略指导,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邓小平;农业思想;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非常重视和认真对待“三农”问题。他提出,农业是基础,必须要搞好。他从我国当时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提出了许多关于农业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解决农业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而且也为农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所以在新形势下的农业深化改革中也必须借鉴邓小平农业思想并继续发展和丰富邓小平农业思想是学者们的责任。

1 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基本内涵

1.1 农业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1)对于我国来说,农业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稳定,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2)对于我国来说,农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何况农业也是我国其他行业的基础。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搞好农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它行业发展。

以上两个强调的是农业的地位,也就是说农业是根本。不管农业有多落后或者有多发展,它永远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先把吃、穿、用的问题解决好了才可以谈工业现代化、城市化等问题。

1.2 发展农业要靠政策和科技

为了更加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邓小平提出了政策和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发展农业需要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撑和实施。关于农业体制方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于分配制度的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关于价格政策方面,要遵循价格规律,合理制定农产品价格水平。关于收入政策方面,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反对两级分化现象。关于区域经济政策方面,要实行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其次,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邓小平十分重视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所以提高各种效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农村要引进机械化方式耕种,这样又可以省力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所以,要坚持教育是基础,而科学技术是关键的概念。

1.3 从农业发展的方向来看:“两个飞跃”

(1)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第一个突破,而且要长期不变地遵循。人民公社很难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无法调动农民。所以我们要把土地承包给每户,这样就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生产效率。

(2)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耕种和生产社会化的需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渐渐地纰漏出了它的弊端,也就是说包产到户后把土地变得零碎化,这样很难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所以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土地合并、土地流转、土地股份的形式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2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2.1 农业经济的结构明显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力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明显增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以邓小平农业思想为指导,全国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农户为基本单位,农业生产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多层次的综合发展转变。农业开始产业化,多种乡镇企业瞬间兴起,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2.2 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物质技术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多数农村普遍运用机械化耕种,而且农民的科学知识也明显提高,不再盲目的种植,二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关注农产品市场走向来决定耕种的产品。这样不仅给市场提供足够的需求品,还明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村之间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研究,农业教育工作等迅速发展起来,为农业现代化加快了步伐。

2.3 农业发展地区间存在着不平衡状态

农业经济不管是国民经济之间还是东西部之间的发展都存在这明显的差距,导致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由于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发展却很慢。我国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及时的实施正确的指导,而导致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东西部贫富差距是我国目前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有东部地区的发展来带动并支援西部大开发来缓解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2.4 农业投入较低,农产品市场竞争较弱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而工业现代化还在原地踏步,无法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因为我国只重视对轻工业的投入二忽略了占重比例的农业投入。由于农业投入的少而导致了农业发展远比工业发展慢了很多,因此也影响了我国整体发展的水平。农业投入少所以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所以在市场中与其他产品的竞争很弱。无法提高农业的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 邓小平农业思想对农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

3.1 继续坚持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在新形势下,要想稳定大局,必须先解决农村的落后现象,农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上。首先,农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农业问题作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和振兴国家的头等大事。其次,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全国的小康社会。目前,城乡之间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要想控制这种现象,一定要制定好一些措施。第一,我国工业化基本上进入了正轨,所以要以工促农来发展农业。第二,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建设的力度。这就可以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抓紧对农业的发展,要千方百计使农民增产增收。所以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全国小康社会实现的前提和根本。

3.2 继续坚持依靠政策和科技

首先,农业发展依然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不能把农业技术盲目的引进农村来,而是要依靠学习和了解。其次,农业发展要与正确的方针、政策来指导。正确的国家政策会让农业发展的脚步加快,而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所以,中央政府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的状况来制定出更适合更准确的政策和方针来。要用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制定。一切要考虑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一切成果要让农民来享受。但人民也要遵守国家政策,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深化改革。

3.3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邓小平农业思想为农业现代化道路开辟了基础性的贡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仅以邓小平农业思想为指导,也要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飞跃,所以要巩固第一个飞跃的成果,总结经验和找出错误,为第二个飞跃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暴露出了它的弊端,所以我国制定了很多关于农业的政策来弥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来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我国农业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必由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吉元,韩俊.邓小平经济思想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2]李明远.邓小平的农业经济理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