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教育中的仪式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2-26
  • 阅读量8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自古中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尤为注重仪式。对个人而言,仪式具有记录生活经验的功能;对国家而言,仪式具有传承某种特定文化的功能。仪式可以传递特定文化氛围,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认可某种文化。结合仪式的功能及3-6岁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笔者强调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过程中的仪式,并以所在幼儿园开展的传统谢师礼仪式为例,分析了开展仪式对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教育;仪式


  近几年,国学在幼儿园掀起了一阵热潮,一时间不少幼儿园打着国学特色的招牌吸引家长的眼球,甚至将幼儿园园舍改造成私塾,仿效旧制,美其名曰振兴国学。这些形式化的国学教育不仅误导了家长,而且误读了国学的真正内涵。不少幼儿园老师们及家长将国学理解为用祖祖辈辈留下的“规矩”去约束幼儿的行为,这个错误的理解与国学真正提倡的“童蒙养正”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易经·序卦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两句话概括了“童蒙养正”,即事物在开始发展的时候,会有迷蒙,正如儿童的生长规律。因此,教育要慎重,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正确的方向。秉持着“童蒙养正”的思想,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展了一年多的国学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学教育,其中评价最高、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幼儿园开展的传统谢师礼仪式,这也启发笔者思考国学教育中仪式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仪式感的由来


  “仪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它既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自古中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乐仪式,其中最为完整的礼乐仪式就是周公制定的周礼。尽管周礼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但在百家争鸣时期为周礼赋予了“礼化”、“乐化”的内涵,所谓“礼化”是帮助人建立行为规范,而“乐化”则是帮助人培养内在的精神秩序。在现代文明中,社会对人行为的规范化要求不断提高,而行为的规范又离不开人精神世界的良好秩序感。由此可见,仪式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是必须存在的。


  弘扬传统节日在某种程度上是现代文明的一種仪式,当然传统节日的仪式也在不断地适应现代文明。以春节为例,辞旧迎新放鞭炮的仪式已经被时代淘汰,但贴对联、守岁祈福、拜年贺岁发红包的仪式还是保留了下来。贴对联的仪式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祝福,守岁祈福是人尊天敬畏自然的表现,拜年贺岁拉近了亲人间的感情。这所有的仪式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而且传承了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但除了春节,其他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就不那么强了。2007年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设定法定假日到印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件,10年过去了,除春节外,这些传统节日仍然抵不过洋节。年轻一代热衷于在平安夜互送苹果和礼物,但却不屑于在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菖蒲。


  那么开展传统国学教育是否也需要增添一些仪式?传统节日的仪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表演,对孩子而言更像是一场游戏。赋予这些传统节日仪式感能够让孩子们像玩游戏一样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仪式中获得庄敬的体验。这因此,我们在开展国学教育中注重仪式,也是一种以较为庄严的游戏形式向孩子传承国学经典。


  二、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仪式


  强调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仪式必须建立在“童蒙养正”的思想之上,即,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感在释放孩子天性的同时,告诉孩子正确的礼仪规范。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老师们总结到如若用命令式的口吻,硬性地去要求孩子遵守这些礼仪规范,是能在某一阶段实现成人的教育愿望。但长期来看,孩子没有从根本上去接受这些好的行为礼仪规范,一旦脱离成人的约束,他们便回归到天性。但当老师们赋予行为礼仪规范仪式感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以尊师为例,在多数家长都会教育孩子要对老师有礼貌、要悉心听从老师的教育。真正的尊师是建立在重道的基础上,所谓重道是指重视教育事业。在古代,重道特指为人师者要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但在现代,重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家长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传统的谢师礼仪式把尊师重道的思想传递给家长和孩子。


  谢师礼仪式的开展需要创设古香古色的物质环境:舞台背景中布置孔子的画像幕布,传递圣人的智慧;舞台上传统的笔墨纸砚与国画,营造宁静与素雅的氛围;博古架上摆上松树盆景,传递希望与生命的气息。这些物质环境打造的仪式感,让人肃然起敬、内心平静、行为上表现得大方、得体。


  仪式感的形成离不开物质环境的创设,但本质上所有的仪式都需要有内涵,否则仪式就流于形式。因此开展谢师礼仪式,需要前期行为礼仪规范的经验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孩子渗透尊师重道的思想,让孩子学会了面对长辈、面对老师、面对同辈所行的作揖礼。尽管这些礼节在日常交际中已经很少使用了,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懂得了对他人的尊重。


  当开展谢师礼仪式时,孩子们面向孔子三拜作揖寓意着尊师重道、饮水思源、智慧宏开;面向恩师,一拜作揖感恩老师的栽培之情。这些仪式让孩子们在这种严肃的场景中,懂得了真正的尊师重道。这些仪式对成人而言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代表着师生情缘的缘结,代表着家庭教育的任重道远,代表着孩子成长的美好时刻。


  也许有人会质疑,开展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国学教育是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但当你在现场,听到韵味十足的传统乐曲响起,看到孩子们有秩序地缓缓入场,感恩恩师教育时,你定不会否定孩子们的良好秩序感与感恩老师的真心,以及孩子们为这个仪式所做的前期努力。任何好的结果都需要充分的过程准备,仪式不仅是一个成果展示,而且是对过程努力的肯定。这是一个不断强化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也是“童蒙养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孩子而言,因为有了仪式感,而有了游戏与表演的含义。游戏带给孩子幸福感与参与感;表演带给孩子满足感与自豪感。这样的仪式,若被扣上“形式化”的帽子,则属于矫枉过正了。


  三、关于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仪式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会给人以某种暗示。我们开展国学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这些传统仪式,但这些仪式就如生活中的调味剂,具有锦上添花的功能。


  当仪式流于形式,国学教育便会变味。防制私塾,日日上学三叩九拜,课上摇头晃脑机械记忆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既不考虑国学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也不考虑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那么这些叩拜仪式、诵读仪式便流于形式。


  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相结合,通过符合现代文明的“礼化”和“乐化”的仪式,让每一个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本质上而言,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是一个教孩子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如何做一个好人的过程。仪式不过是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的调味剂,让每一个受国学教育者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中的优秀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