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工学合一模式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改革实践初探

  • 投稿王陶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94次
  • 评分4
  • 19
  • 0

文/安丽红?樊春玲

摘?要: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以校企合作、工学合一为载体,“教学做练”四位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企合作?企业项目融课程?内置岗位?知识、技能与素养于一体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笔者学校近几年在该课程中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合一的改革实践,经过教师、学生、企业及社会学习者四类人群的实践检验,该课程改革适应专业发展要求,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随企业技术发展,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一、课程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从专业培养定位上看,企业急需大量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专业人才,这些岗位要求他们安装工艺标准规范,调试过程完整准确,维修安全准确规范,都需要该门课的培养和提升。

从专业培养目标上看,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是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合一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序化并安排教学活动,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教学做练”四位一体,促进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以具体工作任务为中心,从“企业真实任务”着手,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以工作内容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岗位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规范企业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以严格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工作对接,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教学安排上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与岗位相适应,以生产为对接,以校内外实训条件为依托的原则确定了九个涵盖常见的车、磨、钻、铣、镗五类机床的学习任务。

三、课程改革的构思与设计

教学设计上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将6S理念、劳动态度、团队协作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学中将课堂企业化,突出工学结合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工作来学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企业化工作。

教学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学做练一体、顶岗实习等模式,同时以学习任务为单元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通过图片、动画、视频、虚拟实训等方式,提供“学中做,做中学”的实际案例以及操作方法。

除了软件,硬件方面也要配套。在教室中划分教学、资料查询、工作、仓储、成果展示等区域,同时拓展利用校内机加工车间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也是关键一环。为此,我们不仅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还聘请校外专家、能工巧匠、企业管理者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梯队。

四、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实施中以工作任务为引导,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具体工作过程是学生先明确任务,再根据任务要求制订可行计划,接着准备实习工具器材,再严格遵守作业规范作业施工,安装或者检修完毕后,自检,填写相关表格,交付相关部门验收,清理现场,归置物品。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反馈。以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学习任务为例:

1.明确任务

通过工作情境引入企业车床安装单,学生领到任务后,明确工时、工作内容、小组分工等要求,准备好包含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等资料。

2.现场勘查

小组分别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记录勘察的电源、控制柜等信息,手绘各自布置图,小组讨论并表述用AutoCAD软件展示的最优布置图。

3.制订计划

根据学习工作经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工作页企业化表格讨论中修订工作计划,准备学习工作用品。

4.施工准备

通过查询资料及教师的讲解,掌握安装过程、明确安装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

5.现场施工

各组分工协作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作业完毕后清理现场,填写验收技术文件,完成项目验收。

6.总结评价

各组展示工作成果,交流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从教师、个人、小组三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综合评价。

五、课程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企业项目融课程,企业管理进课堂,工学结合的深度与层面进一步挖掘与完善。学生在职业化环境中体验到工作全过程,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升,形成完整的职业思维并构建工作思维。同时在工作中学生团结协作,相互认可,保持较高兴奋点。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双方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教学也由散件向半成品、成品化转换,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均受益,这是教育改革一次成功的尝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先涛.与企业实际结合的机床电气控制[J].电子制作,2013(16).

(作者单位:安丽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市技师学院;樊春玲,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