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接地气”人才——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探索物流专业建设之路

  • 投稿杨文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93次
  • 评分4
  • 56
  • 0

文/本刊记者 高由东 杭 梅 特约通讯员 刘 俊

“求真、笃行”是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的校训,“求真”即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笃行”有两层意思,一是切实履行所学,二是行为淳厚、踏实本分。学校依托毗邻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龙潭港及龙潭物流园区的地理优势,抓住南京市物流发展布局中重点推进龙潭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等机遇,大力发展物流专业。物流专业自2000年开设至今,不断探索适合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2010年、2014年该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推进物流专业建设;以接地气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以校区合并为契机,强化实训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物流人才。

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

学校在2000年开设了物流类方向专业,在南京市同类学校中开设较早。专业开设之初,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训课和实训基地,参加物流技能大赛成了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强动手能力的一大途径。同时,师生在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还能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口碑,打响物流专业的名气。

当时,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要想在技能大赛上赛出成绩,必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要过硬。为此,教师们积极参加学校、市里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以学校尧化校区为例,该校区目前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7人参加了技能大赛教练员的培训,2名参加了南京市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通过校内外的各种培训,教师们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从参加省技能大赛至今已获得2金5银1铜的好成绩。

教师在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物流专业技能教学特点,将参加日常课程技能训练的学生数控制在10人左右,进行技能小班化教学,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设备操作和技能训练。从中挑选优秀学生参加校级竞赛,再从校级竞赛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技能集训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训练。在市级比赛开始前夕,集训队员进行参赛资格争夺竞赛,胜出的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技能大赛。

与此同时,物流专业还围绕技能大赛展开技能教学改革,将物流师职业标准、大赛标准导入课程,编写技能大赛类校本教材,并以此进行日常教学。还设计与大赛内容融合的操作项目,完善了项目化的教学。另外,学校还建立竞赛长效保证机制,多年来坚持每年举办技能节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技能竞赛氛围。技能节上,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现有的物流专业常规性的竞赛项目有物流理论知识、物流单证处理、进出库以及汉录数录等。对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学校给予奖励,并作为种子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南京市物流技能比赛。

“通过勤学苦练,在‘2011年苏物杯省级物流技能大赛’中,学校3名学生获得大赛银牌,1名教师获得大赛铜牌;2012年省赛中获得4银1铜;2013年省赛中获得1金2银2铜;在2014年省赛中获得1金2银2铜;在2015年省赛中获得4银2铜。”物流专业主任刘俊说。物流专业获奖数在南京市职业学校中每年都能排在前2名,以技能比赛为引领,推动了物流专业的建设发展。

以接地气为目标改革教学

物流行业是新兴产业,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建设起步较晚,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具体从事哪些岗位也不清晰,因此容易造成课程设置过于繁杂,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为了培养接地气的物流专业人才,学校深入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国家级开发区前十强,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之一,也是国家级长江航运物流枢纽。开发区重点发展光电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国际化的高科技产业。区内企业借助龙潭深水港、尧化门编组站铁路枢纽、南京禄口机场和沪宁高速4种运输方式走向国际。在深入了解南京经济开发区的物流企业情况后,学校领导意识到这些企业所需的是一批熟悉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的一线人才,于是与江苏真维斯有限公司、南京港务局港务四公司、南京中理外轮理货有限公司等建立产学关系,成立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指导物流专业建设。

根据前期调研得到的信息,学校明确了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应物流岗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仓储与配送、运输业务等岗位群的工作,能够胜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通过这一目标改革,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更接地气。仓储与配送方向主要培养收货员、保管员、理货员、物流中心单证员、客服专员等;运输业务方向主要培养调度员、配载员、送货员、跟单员等。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调整了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入学第一年,主要进行德育、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和人际沟通等能力,所以一年级增加了会计学基础和人文素质课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还在专业技能的任选课中安排物流单证处理课程,让学生了解国际结算中应用的单据、文件、证书等,凭此处理货物的支付、运输、保险、商检等。学生入学的第二年,学校适当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相应增加专业课程比例。如仓储与配送方向的学生除学习配送作业等方面的课程外,还要学习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以适应现代物流对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选修叉车操作技能课。在第三年第一学期,学校安排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实操课,并结合物流类资格证书考试进行相应的培训,学生需要考取物流员、仓管员、叉车操作等证书。最后一学期,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课改小组教师利用去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了解并收集物流业发展的动向和市场行业的需求,先后编写了《装卸搬运训练》《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实训课程的教材。

以校区合并为契机强化实训

记者在该校尧化校区采访的当天看到,虽然学校已经放假,但仍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在学校参观。他们是该校迈皋桥校区物流专业的学生,结束了上午的期末考试,下午经学校安排到尧化校区来参观,家长们对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做一个了解,重点是来参观物流专业的实训室,这是学校为迈皋桥物流专业班级搬到尧化校区做的准备措施之一。在这次参观之前,他们还在学校的组织下,先后参加了学生会和家长会,会议内容都是学校为获得这次顺利搬迁所做的动员。

自2009年起,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拥有了三个校区,尧化校区重点发展中职教育,迈皋桥校区以高职教育为主,栖霞电大则以开放本科和奥鹏远程教育为主。物流专业被分散在尧化和迈皋桥两个校区。迈皋桥校区占地面积小,难以建成规模化的实训室,因此物流专业的实训室全部在尧化校区。迈皋桥校区物流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实训条件,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毕业后进入物流企业工作后更加发觉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相反,尧化校区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企业普遍反映他们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童礼荣说:“随着物流业发展日趋成熟,能力强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因此将迈皋桥校区物流专业合并到尧化校区势在必行。”据悉,迈皋桥校区物流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下学期开始将陆续搬进尧化校区,与尧化校区的学生共享实训资源。

在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和家长们参观了尧化校区的四大实训场地,分别是运输作业实训室、叉车实训中心、物流单证制单机房、仓储与配送集训室。每个实训室配有实训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在运输作业实训室,有先进的基于CIS的运输、配送优化实验系统和条码扫描终端设备、运输小车等。另外有从美国进口的手持式RFID系统,该系统具有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能够快速地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的功能。叉车实训中心,拥有叉车、托盘等设施。物流单证制单机房配有物流单证技能考核系统等。仓储与配送集训室配备了工业级别的手持终端、固定式RFID系统,以及定制的各种相关设备,学校还按照标准的工业配置来装配工位操作台。学生们通过这次接触,打消了原先对尧化校区的一些疑虑,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适应新校区,并积极进入实训室训练。

在过去,一节课一位教师要带着班上40名左右的学生去一个实训室操作,每个学生只有几分钟的操作时间。2013年,学校调整了实训方案,将每班学生分成3个组,每个小组由一位教师负责,去不同的实训室进行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效率。实训室的设备使用率达到了100%,不仅能够满足日常教学,还能满足实训课和技能大赛使用。在迈皋桥校区班级搬过来之后,学校仍将采用这种办法,分小组进入各个实训室。

据童礼荣介绍,学校未来新校区建设规划已经完成,预计于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到时候学校所有专业师生将会在一所占地近200亩的新校区工作,那时的硬件条件将会更好,学校设置4个系部,每个系部将有相对独立的区域,包括教学、实训全部配套设施,根据职教现代化要求进行建设,办学条件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学校有信心将物流专业建设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