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业务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 投稿Andr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00次
  • 评分4
  • 67
  • 0

煤矿职工业务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文/王晓磊

摘?要:通过调研发现,安阳矿区煤矿职工业务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职工素质普遍较低,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培训投入过少,培训机构与矿井配合力度不够,煤矿企业盲目追求持证率,培训效果检查走过场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煤矿职工?业务培训?效果?原因

近年来,安阳矿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究其根源是职工素质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如何强化职工的素质?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有效的培训。培训工作是企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培训部门是企业的第一车间,提高培训效率,培训部门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笔者认为,安阳矿区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煤矿职工素质普遍较低

煤矿职工素质较低不仅表现在学历上,而且反映在职工的综合素质方面。就河南北部矿区而言,多数煤矿企业的职工在综合素质上还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在对安阳矿区的5对矿井进行调研后,笔者发现矿井工人,特别是长期从事一线工种的职工,对当前的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在思想上还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观点,普遍认为煤矿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能干好,根本不了解科技的发展。有的职工甚至不愿意提高机械化程度,他们认为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需要的人员就会减少,他们将面临下岗,所以,在进行新设备推广培训时,他们的抵触心理很重,不愿学、不想学,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有限

目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各矿井普遍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模式:一是新职工入矿培训。按照规定,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72个学时,全部采用脱产学习,虽然在学时上能够符合规定,但是,通过深入主焦矿、龙山矿调研,发现新职工培训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教师迟到早退现象严重,甚至个别矿没有按专业配备教师。二是一般工种半脱产培训。按照规定,一般工种每年要进行不少于20学时的再培训,培训模式为半脱产。但是,煤矿职工往往每天要工作10余个小时,升井后早已疲惫不堪,根本没有经历再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就算参加培训,也是昏昏欲睡。三是一般工种实操培训。安阳鑫龙各矿井早在2011年就开始重视职工的实操,5对矿井全部建立了地面实操基地,公司要求每天不少于2个工种进行实操,时间不少于4小时,但绝大多数矿井都存在应付心态,实操培训流于形式,对参培职工的实操考核把关不严,没有按照下发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甚至造假资料应付检查。

在目前的培训管理中,有很多矿企没有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考什么用什么”的原则,也没有要建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三个层次的全员培训格局,没有让各系统、各专业人员“各跑其道”,更没有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培训形式千篇一律,效果自然很差。

三、培训机构与矿属单位配合不够,培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各级培训机构由于受到公司的牵制,在安排培训时间时,往往不能体现坚决的态度,没有统一性、固定性和前瞻性。另外,培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师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意志和宝贵的献身精神,还要精通所学科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安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安全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四、矿企盲目追求持证率,盲目推行“一人多证”制度

持证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矿井的技术水平和人才结构,但前提是每一个证都是实实在在取得的。在现实的培训中,很多职工为了拿到证,只把题目答案记住,搞题海战术,以考试获得60分为目的,认为只要及格就万事大吉,考完就忘。一部分职工拿到证后,根本没有从事相关工种的工作,而是从事其他工作,导致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当在持证有效期内再从事对应岗位时,一些规定和操作方法都生疏了,易导致“三违”。这样的做法在煤矿中曾经盛行一时,这种错误的想法置职工生命安全于不顾,是极其危险的。

五、培训检查存在弄虚作假,走过场的现象

近年来,安阳矿区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很多,例如,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理念、“双基”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一通三防”、机电管理、顶板管理、防治水、技术创新和“四新”教育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虎头蛇尾,考核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考核制度不细、不严、形式单一,考核结果很难反映真实的培训效果。

总之,在培训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只有知道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新的方法、新的突破口,才能取得培训的真正效果。

[作者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