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特殊教育教学效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07
  • 阅读量6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把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特殊教育教学课堂,充分扩充了教学课堂的维度,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丰富,让实际教学效果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进行了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的改革尝试,为全面实现教学信息化、促进特殊儿童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条件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特殊儿童;教学效率


  作者:张小军(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广东广州51145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把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学校教育的课堂实际教学中,是特殊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体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理念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必将朝现代化、高效化的方向变革,最终促使教学效率的得到稳步提升。


  一、用信息技术建构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


  1.教学课堂是全新多元、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特殊儿童与多媒体教学信息平台共同建构了一个丰富的信息网络,教师与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都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平台互动、沟通和交流,自由地汲取知识,解惑答疑。


  2.教学课堂是整体参与、师生配合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教”或“学”不是简单割裂的事情,而是教师指导特殊儿童参与学习的完整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教师的系统引导和特殊儿童的主动参与,只有在特殊儿童完全投入到学中,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才能扩大教学活动的获益面,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课堂是互助协作的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变更了教师和特殊儿童在教学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确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两方和谐协作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前提下,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确保高效率地进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为达到民主,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


  4.教学课堂是内需外求的过程。作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新课堂,教师担当的角色应该有如导演,只是做好指导,不能代替特殊儿童的学习。要让特殊儿童自我完全掌握学习自主权,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便利地促成特殊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理清思路,开拓思维。


  5.教学课堂是整合化、体系化的过程。信息化新课堂与传统单一课堂模式相比,更具备体系化的特点。第一是课堂教学情境依靠多媒体应用而得到优化,造就了轻松活跃的教与学的氛围;第二是师生关系得到融洽,从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转变成平等、合作、民主的关系;第三是特殊儿童的习得知识的过程变得更优化,从被动接收知识状态转变成主动接收学习状态;第四是知识信息传达的方法和途径得到了优化,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工具转变成信息化下的多媒体形象呈现;第五是课堂结构和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


  二、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整合课堂教学


  1.使教学资源信息得到丰富。计算机互联网是一个超大的多元的信息资源库,特别是有丰富录像、声音、图片资源可以运用在教学上,它既可以再现不受时空限制的知识,又可以通过互联网系统把各种新知识及时地呈现出来。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资源,是教师的教与特殊儿童的学丰富多彩而又取之不尽的知识信息资源宝库。


  2.使信息交流渠道得到完善。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之后,课堂信息传授、传递、交流的途径由单向性变为多元化。同时,信息技术还使教学从平面信息传递转变为立体信息传递。这样既丰富了信息流量,又拓宽了交流渠道,从而促进了师生教与学的融洽与合作。


  3.使课堂教学信息活力得到增强。多媒体应用可以使知识借助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介形式,使静止的知识概念动态化,使抽象知识难点形象化,使课堂教学变的更生动,从而使知识更容易被特殊儿童理解和接受,更符合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


  4.使学习成效的反馈速度得到提升。在教学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可以随时获取资料、传授知识、巩固训练、测查评估、修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把长时间慢进度学习变为短时间快进度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培养了特殊儿童学习和运用知识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认知的空间维度得到扩大。多媒体技术具有收纳还原的功能,不仅可以将风光景色、飞潜动植收纳制作为电子信息储存,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还原呈现出来,还可以将人眼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的东西小到分子、大到宇宙变成眼前可见的情景,并加以生动演示。


  6.使学习心理过程变得愉悦。多媒体计算机以图片、录像、动画等元素形成的形象生动的情景、声情俱佳的画面和动静融合的场面,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非常易于引起特殊儿童的愉快和积极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教学课堂气氛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之中,最大效益地确保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7.使教材的范围与功能得到多样化的扩展。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课堂的使用,使教材的范围打破了传统的纸质课本形式,音频、录像、动画、光碟媒介等也丰富起来。这些新型动态教材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知识资料,优化了知识传授方式,而且还改变了教材的传统存在形式,为教材的丰富和活用开辟了新的思路。


  三、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为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架构,需要从这几方面去把握:(1)充实知识信息量;(2)增加课堂时间上有效教学知识的比例;(3)补充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减少无效且浪费时间的教学行为;(4)切实采用好能吸引特殊儿童的知识信息;(5)照顾到整体特殊儿童,保证教学受益面;(6)注重调动特殊儿童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用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要实现以上目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把课堂教学的各个因素能有效和谐的整合,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整体功能。将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时期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和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并使之与传统教学媒介、教材教具等因素优化组合,通过教师、特殊儿童的支配使用,形成一种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充满活力、与特殊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相吻合的教学过程,从而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具有独到的特点:(1)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和特殊儿童可以从多元化、大容量、动态化的信息中选择符合自己认知需求的东西。有了丰富的高质量的资源保证,就能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2)促进不同层次的特殊儿童学习。信息技术综合技术应用于课堂后,在教师的主导下,可以开展丰富形式的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特殊儿童感官和心理,改变了封闭学习造成的沉闷被动局面,在一堂课中,不同层次的特殊儿童都可以广泛受益,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特殊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3)情境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组合,可以将微观、远程、抽象的知识内容,用生动模拟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拉近时空距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最终使特殊儿童认知心理得到改善和加强,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


  综上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特殊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目标、有效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绝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

  [2]吴疆,陈瑛.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2008.

  [5]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