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游戏与特殊儿童的注意力训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11
  • 阅读量11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是人类一切技能习得的先决条件,特殊儿童往往都存在着各种注意力缺陷,生动有趣的家庭游戏可以把注意力训练结合得恰到好处。那么在儿童注意力训练中该怎么设计家庭游戏呢?通过生动的例子详细介绍了在特殊儿童注意力训练时家庭游戏的设计。


  [关键词]注意力;游戏;视觉注意;听觉注意


  作者:周虹1,周云风2(1.浙江省杭州市紫荆花学校,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省临海市特殊教育中心,浙江临海317000)


  一、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这个活动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表现出特定的属性、特征和形态;指向性和集中性统一于同一注意过程,确保注意的产生和维持。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是人类一切技能习得的先决条件,特殊儿童往往都存在着各种注意力缺陷,使他们无法通过一定的有意注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单一枯燥的注意力训练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生动有趣的游戏却可以把注意力训练结合的恰到好处。


  二、游戏的重要性


  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1)游戏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很多特殊儿童都有语言发展障碍,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儿童的口语能力。(2)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能力。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就是社会交往,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要让活动继续下去,就必须有互动,这就迫使儿童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3)游戏能促进幼儿身理发展。如追逐、攀登、走平衡木、跳绳等,可以锻炼儿童的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前庭觉、本体觉的发展;折纸、多米诺骨牌、夹玻璃球等,对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十分有益。总之,游戏能寓教于乐,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游戏有利于幼儿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累积生活经验,为幼儿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这些能力与儿童注意力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普通儿童一样,可因为自身发展较慢的因素,特殊儿童往往缺少足够的与人游戏的经验,家庭游戏可以对这一缺失进行一定的弥补。


  三、家庭游戏设计


  (一)训练的方法


  1.前庭失调,前庭觉是以前庭神经核为主要组成的神经体系,包括视、听、触、嗅、味等感觉,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以及这些讯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主要感知器是大脑中的三半规管,前庭觉发育良好可以让我们的头、眼、四肢、身体能相互协助,并作出一系列动作,它是人类学习的枢纽。当孩子的前庭发育不好时,孩子的学习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前庭发育不好的孩子有些对身体失衡特别敏感,不敢荡秋千,不愿坐摇摇椅;有些则相反,喜欢旋转或绕圈奔跑,经常跌倒等。本文将要介绍的是家庭系列的康复游戏。


  2.本体觉功能异常,本体感觉来自于阿拉丁语,意思是“一个人自己的”,它是机体的深层感觉,包括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主要感觉器官是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等。本体觉异常的孩子在空间方位的感知和动作方向、力度、速度的控制上都不好,他们往往左右不分,鞋裤反穿等等。例如,婴儿想要伸手拿玩具时往往在空中乱抓或者又左右乱晃把东西都划拉到地上。就是因为婴儿的本体觉还没发育好,他们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以及自己手部的动作控制不好。对儿童自身的成长来说,日常生活才是最好的训练,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参加室外活动,多和孩子玩玩游戏。


  3.视觉训练,人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信息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人类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来自于视觉,可见视觉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视觉训练根据儿童本身能力的不同,家长可以选择或设计不同的游戏。如,将其中相同的找出来,游戏可以由简到难,从最初的三张(其中两张一样)慢慢地增多。等到儿童有一定的配对能力后家长可以向更高难度挑战——找茬。例如,家长先画两条黑线,再在另外一张纸上画两条一样长一样粗细的红线或一红一黑,让儿童找一找不同。也可以下载些类似的游戏供儿童玩。


  4.听觉训练,听觉注意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普通儿童如果听觉注意有障碍,就会影响其学习,对特殊儿童适应社会的影响更大。训练特殊儿童的听觉注意力旨在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适能力。


  (二)训练的原则


  针对儿童的注意力训练,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1.以儿童为中心原则,尊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理解儿童的差异发展,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阶段性的连续发展,正是其“不成熟”才是发展的内驱力。在训练过程中家长不可以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是要尊重儿童的差异,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


  2.循序渐进原则,人的技能掌握或是机体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儿童的训练尤其如此,家长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增多。


  3.综合性原则,也就是高位统合训练,事实上任何一项训练都不是单一某一机体功能所能完成的,前庭觉的训练就与视觉、本体觉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设计游戏时,我们也尽可能让特殊儿童多感官参与,实现单位时间内训练效益最大化。


  4.保持一定强度的原则,任何一项有目的的训练都需要一定的强度来保证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的基础才能激发质变。原则上每个游戏的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