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感的产生机制探析

  • 投稿胡杨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485次
  • 评分4
  • 24
  • 0

罗黄金 井 凯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330099)

摘 要:流畅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个体对正在从事的任务或接触到的事物表现出积极的乐趣,借此使得个体完全将注意力投注当前任务或事物的一类积极的情绪状态。在流畅状态中的个体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如自我暂时性的消失、活动与自我意识充分融合、集中精力从事任务、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对当前状况有高度的控制感、时间的错误感知等特征。本文介绍了流畅感的内涵及主要特征,探讨影响流畅感的因素,探析其产生机制。通过分析流畅感的产生机制,帮助探索如何促进个体出现流畅感,以利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流畅感;产生机制;Flow

当个体完全沉浸在一项任务中,并对活动任务全身心投入,完成任务过程得心应手,便可以达到一种任务与意识的高度融合,时间感会突然消失甚至忘我的境界,这种积极的感觉就称为流畅感(flow)。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便开始了对流畅感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定义,即当个体参与到一项有挑战的任务,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该任务,或者由个体发自内心的投入到自己具有相当的技能,所进入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理状态。虽然系统研究流畅感的人是Csikszentmihalyi,但是从其内涵来说,其实可以追溯到马斯洛所提出的“高峰体验”[1]。高峰体验是在他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时,与自我实现需要一起提出的,他认为高峰体验就是自我实现的瞬间体验,这种体验满足了个体发挥自身潜力[2]的需要。之后经过Csikszentmihalyi全面系统的访谈和理论研究,构建了流畅感的科学理论。

由于流畅感对于一个个体快捷并且有时效性的地完成当前任务,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体验,便于激发那个个体内部动机去完成活动任务,所以流畅感作为现代积极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研究领域。

1、流畅感的特征

研究发现,流畅感与主观幸福感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它强烈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并且有助于个体感受到愉快情绪、生活满意度和其他的积极情绪【3】。流畅感必须具备以下六个基本特征【4、5】:

(1)当前任务与自我意识高度融合。个体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任务之中,使得整个活动任务的参与过程几乎在一种相当顺畅的状态下完成;

(2)完成任务时精神高度集中。如果个体处在流畅状态,则更专注在活动任务当中,其将日常生活的各种打扰置于脑后,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

(3)自我意识出现丧失。当某些个体精神高度集中在某一事件时,事件以外的其他内容就无法进入个体的意识,包括对自我的意识,也将一并消失,此时,自我与事件将合为一体;

(4)对于活动的高度控制感。个体可以很好处理任务,感觉到任务所需的所有能力均具备,有信心解决问题;

(5)活动中提供精确的回馈。在活动进行个体可以轻易地得到所从事的任务所给予的反馈,这样就有利于下一个动作的顺利进行;

(6)个体本身自带目的性。处于流畅感的个体将不会计较是否可以从任务中获得外在的物质性奖励,任务本身将成为完成任务的动力;

(7)任务挑战与自身技能的平衡。当任务的难度和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达到接近平衡的状态,即高挑战水平和高技能水平的任务会把个体引入流畅状态;

(8)明确的活动目标。个体非常清楚自己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而从事当前的活动任务;

(9)时间感出现扭曲。一般在活动结束之后个体才发现已历经多时,所知觉的时间长度与真实的时间长度有较大差距。

2、影响流畅感的因素

早期研究者们将影响流畅感的因素进行独立研究,即认为流畅感只是与单独的某一个因素有关,例如与个体的自我肯定、情绪改善或愉悦体验等有关【6】。经过后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这种观点不再被大家认同。Kimiecik和Stein研究认为流畅感不是某一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个体和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据此,他们提出了个体情境流畅模型【7】。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有个体的状态性变量(如目标、状态注意和自我效能等)、 个体特质变量(如目标定向、特质焦虑等),而情景因素包括有活动任务本身的性质、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其他环境变量(如社会动机气氛、旁人的行为等)。他们认为流畅感是在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的。

流畅感的非独立论(或称相互作用论),被后期的研究者们充分发展和完善,并据此提出了各自关于流畅感的三通道模型、四通道模型和八通道模型【9】。

3、流畅感的产生机制

任俊等人的分析【9】认为流畅感的产生机制是由于某些个体意识中具有一种自带目的性的内在动机活动方式,它使得自我意识内容和结构相协调。此外,前文提到,研究者认为个体所具备的个人技能与任务挑战之间的关系是产生流畅感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就是当个人技能与挑战平衡同时高,或者同时低,则个体更可能体验到流畅感,这正三通道模型的主要思想内涵。该模型最早是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但是这个早期的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流畅感的出现,于是Massimini和Carli在1986年进一步发展了一个四通道模型理论[10]。这个理论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的,该理论提出挑战与技能的关系存在四种可能性,只有技能与挑战同时高平衡时个体才能感受到流畅,而技能与挑战的低平衡只能导致冷漠体验。当然,该模型也有其缺陷,就是没有具体说明技能和挑战是如何平衡的。

为了进一步科学化流畅感,Csikszentimihalyi等人提出了后面的八通道模型[11],该理论认为当任务难度过高时,个体不一定出现焦虑,反而可能会出现高度觉醒的状态;而当任务难度只是稍大于个体自身技能时,个体出现担忧等心理体验;当个体的能力远远胜过任务难度时,将不会产生厌烦体验,而是产生轻松感和控制感等心理体验。可见,八通道模刑在比前两者更为科学,也更符合我们的实际。

通过对流畅感特征分析以及影响流畅感产生的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个体在每一项日常活动中都体验到流畅是可能的【12】。总结起来可以看出,为了出现流畅感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只有当个体面临的挑战与自身拥有的应对技能相匹配时,个体才会有流畅感,挑战超过个体技能或者太小都会无法产生这种感觉。

第二,尽量使正在进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所谓结构特征【13】,是指一个活动应该具有相应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明确的目标和规则。总得来说就是,参与者要明确自己将要达到的高度,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同时活动本身需要给活动者提供足够直接的即时反馈,使他能了解到自己已经获得了哪些成长或技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的方向,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第三,确保个体以良好的状态应对事件。良好的状态不仅包括个体身体状况良好,而且包括对自身的评价是积极正确的,其情绪状态保持正面乐观。当个体以这样良好的状态应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时,其全部的应对方式和可用资源将会得到空前利用,有助于其产生流畅感。

第四,努力完善个体人格。每个个体都拥有激发流畅感的能力,但是体验的次数和体验的质量存在个体差异的,这是因为个体人格方面的因素在影响这个体的体验。Csikszentimihalyi将那种更易产生流畅感的人格成为“自带目的性人格”【14】。拥有这种人格的个体要比其他类型个体更频繁、更强烈地获得流畅感,个体喜欢享受生活,他们只是为了内在目的而做事,并非受外在目标的驱使。因此,培养这样的人格有助于个体产生流畅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Finneran, CM, Zhang, P. Flow in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promises and challeng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15(2):82–101.

2.Csikszentimihalyi.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per& Row, 1990: 31- 32.

3.Csikszentimihalyi,Hunter. Happiness in everyday life: The uses of experience sampl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3, 14(2) : 185- 199.

4.Csikszentimihalyi. Optim al experien 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7 - 32.

5.Jackson SA, Eklund RC. Assessing flow in physical activity:The flow state scale -2 and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 2.Journal of Sport & Experences Psychology, 2002, 24 (2) : 133-150.

6.曹新美.积极心理学中流畅感理论评介.赣南师范学院报,2007,4:25-28.

7.Kimiecik JC, Stein GL, Examining flow experiences in sport contexts: Conceptual issues and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2, 4(2):144- 160.

8. Jackson, SA.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flow state in elite athlet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6(7).

9.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1(17):210-217.

10. Rupayana, DD.flow and engagement:different degrees of the same?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Kansas state University.2008.

11. Nakamura J.CsikszentmilialyiM.Tlie concept of Flow.In C. R. Snyder, S J. Lopez (Eds.)The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89-103). New York:Oxford Press.2002.

12.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3. Csikszentmihalyi M, Abubamdeh S,Jeanne N. Flow.In Elliot,J. Andrew, S. Carol,&V Martin(Eds),handbook of competence and motivation(pp. 598-60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5.

14. Carr A.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Hove and New York:Brunner-Routledge of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4.